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改进
1
作者 谢民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聚合反应 逆转录 RT-PCR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肠道病毒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崇淼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晓昌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 建立了一种利用通用引物RT-PCR技术检测水中肠道病毒的方法.利用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B3型作为参考病毒株,根据肠道病毒RNA5′非编码区中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序列来设计通用引物.比较了M-MLV酶和AMV酶的逆转录效果,AMV酶能够成功地从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中逆转录病毒RNA,更适于实际应用.对比研究了PCR过程中的退火温度,c(Mg2+)等因素对RT-PCR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退火温度55℃,c(Mg2+)为2 mmol/L的反应条件,优化了RT-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水样中接种的连续稀释的病毒,确定了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38 CCID50.考察人工污染的地表水、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样品发现,检测灵敏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应用在实际环境的肠道病毒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RT-PCR) 通用引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肿瘤微转移 被引量:9
3
作者 房殿春 王东旭 罗元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76,共2页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肿瘤微转移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房殿春王东旭罗元辉关键词肿瘤转移;聚合酶链反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0.4临床资料表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肿瘤细胞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肿瘤微转移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房殿春王东旭罗元辉关键词肿瘤转移;聚合酶链反应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0.4临床资料表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微转移则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聚合反应 逆转录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敏航 姜孟孟 +6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反应 骨髓增殖性疾病 PDGFRB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 被引量:10
5
作者 倪穗 余晓巍 +3 位作者 王建平 雷爱莹 曾地刚 吴雄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9-493,共5页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参照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序列,根据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巢式PCR引物,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如何快速检测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的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巢式RT-PCR扩增获得279bp的特异性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巢式RT-PCR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分析,结果证实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0.1pg的鱼类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RNA。初步建立了VHSV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可为VHSV的检测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巢式逆转录聚合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乙型脑炎诊断中的建立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淑军 余光开 +1 位作者 张建军 彭建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nested -PCR、IgM捕获法ELISA(MacELISA)进行检测。 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成功检测出JEVRNA ,经1 5 %凝胶电泳 ,出现特异性条带 ,符合预计值 4 0 0bp。结论 RT -semi-nested -PCR对检测JEV感染 ,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条件 ,都是合理的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鉴定疟原虫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锡敏 林世干 +3 位作者 陈冬燕 崔宜庆 童重锦 王善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94-896,共3页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建立能同时检测和鉴定恶性疟、间日疟及混合感染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现场采集血样检测。先以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1对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特异性引物,建立RT-PCR检...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建立能同时检测和鉴定恶性疟、间日疟及混合感染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方法,并用于现场采集血样检测。先以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1对针对恶性疟原虫的特异性引物,建立RT-PCR检测恶性疟原虫方法,在此基础上,增加1条针对间日疟原虫的种特异性引物,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能够同时扩增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特异片段。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模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分别被扩增出预期大小为359bp和449bp特定扩增带,健康人血样和空白对照均未见扩增带。用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对现场采集128份血样进行检测,与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609%,14份镜检为阴性的发热病人全血标本中2份RT-PCR检测为间日疟阳性。RT-PCR检测疟原虫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疟疾诊断、镜检质量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逆转录聚合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新生儿病房柯萨奇B_3病毒感染 被引量:4
8
作者 鄂文 刘叔平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检测柯萨奇病毒B3(CoxB3)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北京某医院31对(62例)疑似有母婴传播性CoxB3感染的新生儿和母亲血样进行CoxB3病毒的RNA检测。结果:62例样本经血清学检测,只有...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检测柯萨奇病毒B3(CoxB3)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北京某医院31对(62例)疑似有母婴传播性CoxB3感染的新生儿和母亲血样进行CoxB3病毒的RNA检测。结果:62例样本经血清学检测,只有1例新生儿CoxB3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61%。经RT-PCR方法检测,62例血样中有12例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9.35%;其中4对母、婴均阳性,2对新生儿阳性、母亲阴性,还有2对母亲阳性、新生儿阴性。其余23对母婴均为阴性。结论:RT-PCR法对于早期CoxB3感染检测的阳性率优于血清学检测方法,对确定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参考价值,同时可以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在新生儿中的爆发。RT-PCR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特点,是快速、有效检测CoxB3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婴儿 新生 逆转录聚合反应 病房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刚 王飞 +2 位作者 郭日波 柯伟民 罗慧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2,共2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1位于碱基序列的第1953~1972位,引物2位于第1788—1806位。反应产物为185bp,内含Hae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2%琼脂糖中电泳...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乙型脑炎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1位于碱基序列的第1953~1972位,引物2位于第1788—1806位。反应产物为185bp,内含Hae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2%琼脂糖中电泳。本法可特异性地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并可检出少至5TCID_(50)的病毒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逆转录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青 丁彦青 +2 位作者 张福明 李国新 张素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 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为临床肿瘤分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以CK2 0mRNA为标志物 ,应用RT PCR对 2 0例常规病理检... 目的 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 ,为临床肿瘤分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 以CK2 0mRNA为标志物 ,应用RT PCR对 2 0例常规病理检查未检见淋巴道转移的结直肠癌及其所属 186枚淋巴结进行了检测。结果 有 8例 (4 0 % ) 5 4枚 (2 9 0 3% )淋巴结呈现阳性扩增 ,对照的非癌淋巴结呈阴性。结论 RT PCR是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反应 检测 结直肠癌 淋巴结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酶在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抗污染-联体聚合酶链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绍财 张瑞 +1 位作者 李俊强 魏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逆转录-抗污染-联体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并优化尿苷酶(Uracil-DNA glycosylase,UDG)的抗污染剂量和抗污染时间。方法:逆转录-抗污染-联体PCR技术的第1次PCR实行...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逆转录-抗污染-联体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并优化尿苷酶(Uracil-DNA glycosylase,UDG)的抗污染剂量和抗污染时间。方法:逆转录-抗污染-联体PCR技术的第1次PCR实行逆转录-抗污染-PCR同步化;第2次PCR经分层蜡处理进行全程抗污染,并应用该技术扩增HCV cDNA,制备全含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TP)的DNA(dU-DNA)为模板,作为UDG实验室抗污染质控对照并验证该联体PCR检测HCV RNA灵敏度,用DNA-酶免疫测定技术检测HCV cDNA。结果:抗污染实验结果证实,0.2u的UDG在37℃和42℃40min均可达到抗污染的效果。对高浓度全dU-DNA模板也有良好的抗污染效果。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用HCV RNA浓度为2.110×105copies/mL的血清,稀释到10-4倍后仍可检测出HCV RNA。结论:应用该逆转录-抗污染-联体PCR技术进行全程抗污染,减少了因程序中多次加样造成的污染,为HCV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RNA提供良好的防污染和抗污染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 肝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患者血CK19 mRNA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黎明 吴晓宇 +2 位作者 赖卫强 朱珊珊 李招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了解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患者75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41例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结果:75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 目的:了解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患者75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41例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结果:75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12600±73100)copies/mL,其中39例阳性,阳性率为52%。健康志愿者未检测到CK19mRNA。CK19mRNA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CK19mRNA阳性组中CK19蛋白阳性者显著多于CK19mRNA阴性组(P<0.05)。结论:外周血CK19mRNA可作为结肠癌辅助诊断指标,定量检测外周血CK19mRNA有助于结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转移 逆转录聚合反应 CK19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哮喘患者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梦璋 梁剑辉 徐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法,监测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L-10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切法构建IL-10内标分子,用已知量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对哮喘组... 目的:建立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法,监测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L-10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切法构建IL-10内标分子,用已知量的该内标分子,通过竞争性RT-PCR对哮喘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的诱导痰和外周血IL-10 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诱导痰和外周血绝大多数未检测到IL-10 mRNA,部分缓解期患者有少量IL-10 mRNA表达。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和诱导痰均有IL-10 mRNA表达。结论: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过程与IL-10基因表达有关,且存在IL-10转录水平的合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逆转录-聚合反应 白细胞介素-10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14
作者 廖杰 赵玉兰 +2 位作者 董芳霆 杨军 郝秀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1-492,共2页
建立了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反应液直接进样, 用 T S K gel D E A E N P R 柱分离, Tris H Cl 缓冲溶液(p H 90)氯化钠线性梯度洗脱,于 260... 建立了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反应液直接进样, 用 T S K gel D E A E N P R 柱分离, Tris H Cl 缓冲溶液(p H 90)氯化钠线性梯度洗脱,于 260 nm 处检测。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 M N)磷脂酶 A2 m R N A 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 聚合反应 磷脂A2 PMN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Ⅲ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15
作者 李刚 王飞 +2 位作者 郭日波 柯伟民 廖育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2位于核苷酸序列的1139~1158位,引物1位于1453~1471位,反应产物为333bp,内含1个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酶切后有128 bp和199 bp两个片段。...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Ⅲ型登革病毒基因。所设计引物在E基因组,引物2位于核苷酸序列的1139~1158位,引物1位于1453~1471位,反应产物为333bp,内含1个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酶切后有128 bp和199 bp两个片段。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2%琼脂糖中电泳。采用RT-PCR法可测出少至5个半数组织细胞培养感染量(TCID_so)的病毒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反应 登革病毒 特异性研究 E基因 组织细胞培养 引物 敏感性 限制性内切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MN/CA9基因的表达
16
作者 王银萍 王贵民 +1 位作者 薛世泉 邹亚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7-780,F0002,共5页
目的:克隆、分析ICR小鼠MN/CA9基因序列,并检测MN/CA9基因在ICR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分别取ICR小鼠小肠、肝、肾、脾、胃、胸腺、心脏、卵巢、肺、胰腺、肌肉、皮肤、子宫和膀胱新鲜组织,采用胍尼啶异硫氢酸呱酚氯仿提取法(GIT)提... 目的:克隆、分析ICR小鼠MN/CA9基因序列,并检测MN/CA9基因在ICR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分别取ICR小鼠小肠、肝、肾、脾、胃、胸腺、心脏、卵巢、肺、胰腺、肌肉、皮肤、子宫和膀胱新鲜组织,采用胍尼啶异硫氢酸呱酚氯仿提取法(GIT)提取总RNA。合成cDNA的第1链和第2链,连接EcoRⅠ载体,EcoRⅠ末端磷酸化,XhoⅠ消化,将cDNA构建到ZAPexpressvector进行包装、种植培养,筛选、切取噬菌体,使用引物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MN/CA9基因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使用人类MN/CA9基因片段做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探针,筛选1·47×103大肠埃希菌落,杂交后发现一阳性cDNA信号,序列测定确定其含1671bp核苷酸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AB086322),这个序列与人类的MN/CA9(基因序列号Z54349)有69·1%的同源性。在引物P521-P1193区间,MN/CA9基因在小鼠小肠、子宫、肌肉、胰腺、心脏、肺、胸腺、脾、肾、卵巢、胃和膀胱组织表达均较强,在皮肤和肝脏不表达。结论:MN/CA9基因在ICR小鼠组织中的表达与人类基本相同,可以用ICR小鼠进行MN/CA9基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A9基因 逆转录聚合反应 小鼠 近交I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
17
作者 李秉胜 陈英剑 +3 位作者 张强 范长春 郑吉波 蔡锦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兔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水平。方法建立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治疗兔股骨火器伤骨折的动物模型和BMP-2 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兔火器伤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水平。方法建立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治疗兔股骨火器伤骨折的动物模型和BMP-2 mRNA表达水平的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取断端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标本标本中BMP-2 mRNA水平。结果在对照组,创伤后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在1周开始增高,在第2周达到高峰后下降,第4周即可恢复正常。而实验组,受枪伤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在第3周表达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慢,表达量也偏低(P<0.05)。结论BMP-2mRNA SYBR G reenⅠ荧光定量RT-PCR可以很好地反应枪击伤对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枪击伤后的兔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慢,表达量也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骨折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 实时荧光定量 逆转录聚合反应(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肝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玉霞 丛斌 +2 位作者 彭郁葱 尤红煜 刘福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 建立特异、灵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结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MHV),采用MHV-3,MHV-A59病毒株感染DBT细胞,37℃培养,待细胞出现病变时收集提取病毒RNA。依据M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高度保守区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果可见147bp的鼠肝炎病毒产物特异扩增带。敏感性实验检测到10pg的鼠肝炎病毒RNA,同时用ELISA方法对照。结果提示应用RT—PCR技术结合探针杂交检测鼠肝炎病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势。本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肝炎病毒 探针杂交 逆转录-聚合反应 RT-PCR 扩增 RNA 特异性引物 病毒株 病变
全文增补中
CK19 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循环乳腺癌细胞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文胜 王雅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评估细胞角质蛋白CK19mRNA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Ⅰ/Ⅱ期和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各77例,40例非肿瘤志愿者。每例取1.5ml外周静脉血,小量血总RNA快速抽提纯化,RT PCR扩增产物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测序,对比其在不同分期乳腺癌... 目的评估细胞角质蛋白CK19mRNA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Ⅰ/Ⅱ期和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各77例,40例非肿瘤志愿者。每例取1.5ml外周静脉血,小量血总RNA快速抽提纯化,RT PCR扩增产物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并测序,对比其在不同分期乳腺癌中的阳性率。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证实扩增产物为目的片段。Ⅰ/Ⅱ期和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分别为19.48%(15/77)和40.26%(31/7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5%(2/40)(P=0.037,P=0.001),且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05)。结论CK19RT PCR是检测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较好方法,对治疗决策可能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K19MRNA 逆转录聚合反应 循环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直接从人群基因组DNA筛选HLA-DR_4基因
20
作者 孙欲晓 朱乃硕 +1 位作者 陈诗书 吴雪昌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322-326,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外周血DNA抽提方法,并用于多聚酶链反应(PCR),对HLA-DR_4 基因进行定型.同时与一些经血清学定型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证实PCR方法更为可靠.对56例上海地区随机正常人DNA样品进行PCR定型,结果显示DR.阳性率为21...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易、快速的外周血DNA抽提方法,并用于多聚酶链反应(PCR),对HLA-DR_4 基因进行定型.同时与一些经血清学定型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证实PCR方法更为可靠.对56例上海地区随机正常人DNA样品进行PCR定型,结果显示DR.阳性率为21.4%,DR_4 基因频率为0.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聚反应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