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支架逆行置入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体会
1
作者 曲军 郑树江 +2 位作者 安海泉 田迎春 管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逆行置入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行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6例,结石均位于L3~5平面,6例患者结石直径1.5~2.0 cm,平均直径1.8 cm。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目的 探讨输尿管支架逆行置入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行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6例,结石均位于L3~5平面,6例患者结石直径1.5~2.0 cm,平均直径1.8 cm。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均失败。取石成功后,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结果 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时间115 min;术中失血量10~25 ml,平均失血量15 ml;术后未出现漏尿,于术后3~5 d拔出腹膜后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5.8 d。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可作为ESWL失败患者的补救措施,结石取净率高、损伤较小、安全可靠,同时术中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逆行 后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支架置入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海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97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97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变化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00%(48/50)略高于对照组96.31%(44/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均显著改善[TBIL(110.24±60.05)μmol/L,DBIL(82.43±46.19)μmol/L,ALT(86.79±39.30)IU/L,AST(53.65±35.81)IU/L,ALP(216.83±127.74)IU/L,GGT(196.52±100.64)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CD3+(70.24±5.62)%,CD4+(37.74±3.85)%,CD4+/CD8+(1.35±0.12)],而CD8+的水平则明显降低[CD8+(27.9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ERCP支架置入对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明显,以及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老年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原辉东 洪慧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MOJ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67例和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组53例。ERCP组给予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PTCD组给予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30(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ERCP组和PT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60/67)和92.45%(4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37/38),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23/29);PTCD组低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位梗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22/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LT、AST、TBIL和DBIL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上述4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MOJ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 胆道支架 恶性阻塞性黄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3例报告分析
4
作者 倪安 徐光海 毛翠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尿道手术均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待感染控制、肾功能好转后,二期... 回顾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3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经尿道手术均失败,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待感染控制、肾功能好转后,二期通过经皮肾通道顺行置入导丝,再沿导丝推入支架管的方法均取得成功。随访6~18个月,预后良好。对于输尿管狭窄患者,首选方法为经尿道采用镜体扩张、球囊扩张、内切开、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等方法治疗,但某些特殊病例只能采用经皮肾顺行置入支架管的非常规方法,此办法能够解除输尿管梗阻患者的积水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且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经皮肾顺行支架管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置入联合综合护理在妊娠期肾绞痛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璐 王春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综合护理对妊娠期肾绞痛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3名妊娠期肾绞痛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并给予综合护...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综合护理对妊娠期肾绞痛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3名妊娠期肾绞痛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并给予综合护理,收集包括年龄、症状、尿路结石位置、手术效果、心理状况和妊娠并发症的数据,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应用措施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痊愈率为78.26%,好转率为13.04%,无效率为8.7%,总有效率为91.3%。干预后肾集合系统情况、WBC水平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红细胞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HAMA评分均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中,发生膀胱刺激征1例,双“J”管移位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结论输尿管支架置入联合综合护理对妊娠期肾绞痛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综合护理 妊娠期肾绞痛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96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君伟 甘澍 +3 位作者 向松涛 白遵光 古炽明 王树声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姑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该院行姑息手术治疗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姑息手术,71例(74.0%)患者成功于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25例(26....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姑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该院行姑息手术治疗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姑息手术,71例(74.0%)患者成功于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25例(26.0%)患者双J管置入失败,转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3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术前肌酐平均为(532.3±287.5)μmol/L,术后稳定后肌酐平均水平为(109.4±2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8例,目前仍存活31例(45.6%)。71例第1次顺利置入双J管患者中,19例(26.8%)在后期随访治疗过程中因为反复堵管或双J管更换失败,转为肾穿刺造瘘术。19例患者从第1次置入双J管至转为行肾穿刺造瘘术平均时间为(12.3±7.5)个月。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患者整体预后较差,治疗上应选择既能最大限度保证引流通畅,又能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尽量减少带管及换管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首选姑息手术方式为逆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疾病相关性输尿管梗阻 逆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姑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继燃 朱莎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112-115,共4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临床常用技术,ERCP后胰腺炎(PEP)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总体来说,直肠常规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积极水合、胰管支架置入、新型导丝引导插管对预防PEP是有效的。上述预防措施均需要施术者根据临床经...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临床常用技术,ERCP后胰腺炎(PEP)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总体来说,直肠常规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积极水合、胰管支架置入、新型导丝引导插管对预防PEP是有效的。上述预防措施均需要施术者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情、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需积极提高手术技能,尽可能地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非甾体类抗炎药 胰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皓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动静脉留 输尿管导管 逆行 灌洗液 肾积液 手术中 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疾病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10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输尿管阻塞 输尿管梗阻 肾移植 支架 激活作用 患者 核因子 治疗后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