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鼠蓝斑内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文君
周凯翔
+1 位作者
张晨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8-554,共7页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内,三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全脑突触前神经元的分布;同时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标记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观察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狂犬病毒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将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注入vl PAG后,脑内大量的核团,如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 PFC)、前扣带回皮质(ACC)、LC等,均可观察到大量密集分布的突触前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到LC内存在密集分布的TH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且部分TH阳性神经元同时与狂犬病毒标记的神经元共标,证实LC和vl PAG之间存在纤维联系。结论: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 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镇痛效应以及慢性痛状态下觉醒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斑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2
作者
吕培源
冯慧洁
+4 位作者
张蓬鑫
彭霏
薛懿珈
阮彩莲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转基因小鼠右侧vlPAG内,两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ZI内的分布。结果:将RV注入vlPAG后,在VGluT2⁃ires⁃cre小鼠ZI的吻尾方向上均可观察到逆标的突触前神经元分布;GAD2⁃ires⁃cre小鼠逆标神经元只见于ZI吻侧部,但Sert⁃ires⁃cre小鼠ZI内少见RV逆行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结论:ZI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或GABA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疼痛或恐惧样行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定带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蓝斑内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赵文君
周凯翔
张晨
董玉琳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四大队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三大队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8-55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087
81571000)
+1 种基金
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2016KW-019)
第四军医大学青年英才项目(4139C4IAA1)
文摘
目的:在v Glu T2-ires-cre小鼠脑中利用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蓝斑(LC)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 PAG)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v Glu T2-ires-cre小鼠右侧vl PAG内,三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全脑突触前神经元的分布;同时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标记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观察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与狂犬病毒逆行标记的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将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注入vl PAG后,脑内大量的核团,如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 PFC)、前扣带回皮质(ACC)、LC等,均可观察到大量密集分布的突触前神经元。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观察到LC内存在密集分布的TH样免疫阳性神经元,且部分TH阳性神经元同时与狂犬病毒标记的神经元共标,证实LC和vl PAG之间存在纤维联系。结论:LC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 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镇痛效应以及慢性痛状态下觉醒的维持。
关键词
蓝斑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Keywords
locus coeruleus
ventrolateral column of the periaqueductal gray
retrogradlly transmonosynaptic virus
noradrenergic neuron
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2
作者
吕培源
冯慧洁
张蓬鑫
彭霏
薛懿珈
阮彩莲
董玉琳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四大队
延安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五大队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045)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YBSF⁃156)。
文摘
目的:利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ires⁃cre、谷氨酸脱羧酶2(GAD2)⁃ires⁃cre和羟色胺转运体(Sert)⁃ires⁃cre小鼠结合重组狂犬病毒介导的逆行跨单级突触追踪技术,研究未定带(ZI)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内特异性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方法:首先将辅助病毒注入转基因小鼠右侧vlPAG内,两周过后将重组狂犬病毒(RV)注入相同区域。一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RV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在ZI内的分布。结果:将RV注入vlPAG后,在VGluT2⁃ires⁃cre小鼠ZI的吻尾方向上均可观察到逆标的突触前神经元分布;GAD2⁃ires⁃cre小鼠逆标神经元只见于ZI吻侧部,但Sert⁃ires⁃cre小鼠ZI内少见RV逆行标记的突触前神经元。结论:ZI神经元发出投射至vlPAG,作用于其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或GABA能神经元,该通路可能参与了疼痛或恐惧样行为的调控。
关键词
未定带
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
逆行跨单级突触病毒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2
γ⁃氨基丁酸
5⁃羟色胺
小鼠
Keywords
zona incerta(ZI)
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lPAG)
retrogradely trans monosynaptic virus
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VGluT2)
γ⁃aminobutyric acid(GABA)
5⁃hydroxytryptamine(5⁃HT)
mouse
分类号
R7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鼠蓝斑内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的联系
赵文君
周凯翔
张晨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鼠未定带至PAG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吕培源
冯慧洁
张蓬鑫
彭霏
薛懿珈
阮彩莲
董玉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