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玉湘 马丽娜 薛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本院眼科门诊收治的64例(7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均... 目的分析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本院眼科门诊收治的64例(7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泪道逆行置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6.34±4.12)分钟,患者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跟踪随访6个月,患者均预后良好,治疗总有效率达97.22%。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效果确切,且手术操作相对便捷,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泪道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劲 周秀珍 +3 位作者 肖琼 彭伟 蒋莉 席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2-754,共3页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 目的分析骨性泪道的解剖因素对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后对71例(75眼)原发性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结果患者骨性泪道平均长度为(13.52±0.49)mm,最小直径为(3.38±0.34)mm,手术治愈率为62.6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性泪道长度及最小直径影响泪道逆行置管术的预后。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了解患者的泪道解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泪道 泪道逆行置管术 原发性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劲 彭伟 +3 位作者 肖琼 周秀珍 蒋莉 席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mm及最小直径大于3.1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mm及最小直径大于3.1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者为B组(26例),未达到以上条件者为C组(24例)。3组患者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对照组(43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为65.75%,低于对照组(88.37%)(P<0.01)。A组患者手术治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直径大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泪道 泪道逆行置管术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硅胶引流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朕 柯敏 +2 位作者 文小凤 郭别川 魏谭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硅胶引流管在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单眼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根据放置引流管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A)组和泪道扩张引流管...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硅胶引流管在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单眼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根据放置引流管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球头硅胶管逆行置管术(A)组和泪道扩张引流管逆行置管术(B)组,术后3~6个月拔管,随访18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操作难易度及复发率。结果完成随访者75例纳入疗效分析,A组39例,B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眼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手术成功率为94.9%(37/39),B组为88.9%(32/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A组有1例、B组5例拔管困难。随访期间,A组有2例、B组有4例复发。结论两种不同硅胶引流管在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中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而在拔管过程中球头硅胶管拔管较泪道扩张引流管相对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硅胶管 逆行置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华 肖湘华 +1 位作者 潘士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氉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1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41例(41眼),同期行泪道逆行置管术患者104例(104眼),从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疗效等方面对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92.7%,住院时间(12.0±1.2)d,手术时间平均120.0min,手术及住院费用(2862.5±53.1)元;泪道逆行置管术组治愈率89.4%,无需住院,手术时间平均8.0min,手术费用(854.0±23.6)元,二种术式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疗效果一致,但泪道逆行置管术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逆行置管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