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病毒示踪技术观察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1
作者 刘法东 段红梅 +4 位作者 郝鹏 赵文 高钰丹 杨朝阳 李晓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双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同时2μl滴度为1×10^10的PRV-mRuby注射到右侧坐骨神经上;CTB组将2μl浓度为1μg/μl的CTB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5d后观察病毒标记结果.结果:单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右侧DRG也观察到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但数量明显少于左侧(P<0.01).双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和PRV-mRuby标记的神经元,且有部分神经元被PRV-EGFP和PRV-mRuby同时标记.CTB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CTB标记,DRG中枢突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此外,L2脊髓中背根神经节中枢突的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单侧PRV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腰骶髓后连合核(DCN)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L2腰骶髓后连合核也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结论:Wistar大鼠的左右侧DRG神经元之间存在交互支配的现象,两侧DRG神经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突触联系,而是通过后连合核等中间神经元跨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逆行示踪技术 背根神经节 突触联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神经元向前扣带回皮质中部区域的投射(英文)
2
作者 柳琳 张勇 +5 位作者 张浩强 刘基德 冯宇鹏 李云庆 李金莲 张富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用逆行标记方法观察脑干神经元向皮质扣带回中部(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cingulate cortex,MCC)的纤维投射。方法:立体定位注射法将0.06-0.08μl的4%荧光金(Fluoro-gold,FG)注射至MCC(Bregmma:+0.2,-0.3,-0.8 mm)部... 目的:用逆行标记方法观察脑干神经元向皮质扣带回中部(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cingulate cortex,MCC)的纤维投射。方法:立体定位注射法将0.06-0.08μl的4%荧光金(Fluoro-gold,FG)注射至MCC(Bregmma:+0.2,-0.3,-0.8 mm)部位,7 d后处死大鼠,含4%多聚甲醛的磷酸缓冲液(PB)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制作30μm厚度的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G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并计数。结果:MCC与皮质间有广泛的联系,包括与同侧、对侧和扣带回内部的联系。在脑干中缝核簇、蓝斑、被盖腹侧区、被盖背内侧区及中脑中央灰质(α部)均可观察到FG逆标神经元的分布,以上FG标记神经元以同侧为主,对侧较少。结论:以上核团向MCC的投射表明MCC接受来自脑干神经元的广泛投射,提示MCC神经元的活动受到脑干众多结构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扣带回 脑干 逆行示踪技术 荧光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