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鼠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至前扣带回的投射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邢珂珂
曹鹏
陈涛
-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五大队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一大队
-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1-50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09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杰出青年基金(2019JC-21)。
-
文摘
目的:利用Retro Beads逆向示踪荧光微粒介导的逆行性示踪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小鼠蓝斑(LC)内传出至前扣带回皮质(ACC)的神经元形态及分布特点。方法:于成年雄性C57小鼠的左侧ACC注射含红色荧光微粒的Retro Beads,动物存活一周后灌注取材。并结合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特异性标记LC内的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LC内Retro Beads逆行性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并记录TH阳性NE能神经元与逆行标记神经元之间的共存情况。结果:将含红色荧光微粒的Retro Beads注入小鼠左侧的ACC后,可以观察到双侧LC内均存在逆标的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蓝斑的背外侧部,以同侧为主,且由吻侧至尾侧逐渐减少。利用TH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到LC内存在密集分布的TH阳性神经元,且90.3%的Retro Beads标记的神经元呈现TH阳性,证实了LC内TH阳性神经元向ACC的传出投射。结论:小鼠LC内的NE能神经元存在向双侧ACC的投射,该投射通路可能对疼痛和瘙痒在内的感觉的调节及相关情绪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蓝斑
前扣带回
逆行性示踪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小鼠
-
Keywords
locus coeruleus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retrograde tracing
noradrenergic neurons
mouse
-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