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分布式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东风 于希宁 宋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对球磨机系统控制的逆系统控制方案和基于分布式人工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 ,给出了适于分布式控制的模糊工况划分方法 ,并对逆系统控制进行鲁棒PID综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所建模型和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新的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制粉系统 球磨机 动态数学模型 分布式神经网络 逆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门开度的神经网络广义逆系统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腾 戴先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25-27,52,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广义逆系统的汽轮发电机汽门开度控制策略 ,在无需系统模型参数和状态反馈的情况下 ,可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大范围线性化 ,从而实现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控制。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仿真表明 ,应用该控制策略可显著地增... 给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广义逆系统的汽轮发电机汽门开度控制策略 ,在无需系统模型参数和状态反馈的情况下 ,可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大范围线性化 ,从而实现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控制。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仿真表明 ,应用该控制策略可显著地增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汽轮发电机 广义逆系统控制 汽门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槽浮选作业液位的逆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楚云飞 徐文立 万维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58,共4页
浮选槽液位是浮选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艺指标 ,液位控制有较高要求。大多数浮选槽都是通过阀门来控制液位的 ,阀的非线性给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很多浮选作业是多槽串联的 ,系统内耦合性强、相互影响大也是液位控制的... 浮选槽液位是浮选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艺指标 ,液位控制有较高要求。大多数浮选槽都是通过阀门来控制液位的 ,阀的非线性给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很多浮选作业是多槽串联的 ,系统内耦合性强、相互影响大也是液位控制的另一难点。为了解决这些困难 ,提出了多槽浮选作业液位的逆系统控制方法 ,仿真实验说明 ,该方法能完全抑制扰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槽液位 逆系统控制 液位控制 非线性系努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运输系统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推力逆系统控制
4
作者 付子义 陈杰 +1 位作者 王新环 夏永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7,共2页
由于垂直运输系统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在机械设计上的特殊要求,动子的尺寸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文章针对2个定子与动子长度间3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受力的分析,提出了推力逆系统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动子长... 由于垂直运输系统用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在机械设计上的特殊要求,动子的尺寸设计受到很大的限制。文章针对2个定子与动子长度间3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受力的分析,提出了推力逆系统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动子长度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运输系统 推力逆系统控制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动子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逆系统控制方法的电液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镇 谢英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
针对电液可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α阶逆系统控制模型。该方法适合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离线建立变气门逆系统的辨识模型,然后将SVM逆系统串接在原系统之前,构成伪线性系统。仿真... 针对电液可变气门系统的升程控制,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α阶逆系统控制模型。该方法适合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离线建立变气门逆系统的辨识模型,然后将SVM逆系统串接在原系统之前,构成伪线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的α阶逆系统控制模型,对电液变气门系统的升程,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逆系统控制 变气门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电机同步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国海 康梅 +2 位作者 尤德同 张浩 王富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造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逆系统,将此逆系统与原系统相串联构成复合伪线性系...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造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逆系统,将此逆系统与原系统相串联构成复合伪线性系统.即两电机同步系统被线性化且已解耦成速度和张力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速度环为y=s-1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张力环为y=s-2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再分别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对速度环和张力环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电机同步调速系统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机同步系统 逆系统控制 解耦控制 神经网络 张力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 TCSC 非线性控制器 被引量:7
7
作者 何丹 戴先中 +3 位作者 李乃湖 陈珩 范玲玲 陈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说明这种TCSC控制器结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器 逆系统控制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控制与逆系统在无人机直接侧力控制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欣 潘常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无人机直接侧力控制的关键是实现无人机运动参数的解耦。逆系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解耦方法,但其对模型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H∞控制与逆系统的集成控制结构,对系统的输出解耦控制和鲁棒性分别进行分析,解决了传... 无人机直接侧力控制的关键是实现无人机运动参数的解耦。逆系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解耦方法,但其对模型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H∞控制与逆系统的集成控制结构,对系统的输出解耦控制和鲁棒性分别进行分析,解决了传统的控制结构框架下系统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不能兼容的矛盾。最后,通过对某型无人机的直接侧力控制仿真验证了这种新型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系统控制 H∞控制 飞行控制 直接侧力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变桨距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 被引量:66
9
作者 耿华 杨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30-137,共8页
为实现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该文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和逆系统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桨距角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由逆系统标称部分和鲁棒补偿部分组成,逆系统标称控制器可以使非仿射型非线性标称风机模型的输入?输出动态跟踪其参考模型动... 为实现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该文基于奇异摄动理论和逆系统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桨距角鲁棒控制器。该控制器由逆系统标称部分和鲁棒补偿部分组成,逆系统标称控制器可以使非仿射型非线性标称风机模型的输入?输出动态跟踪其参考模型动态;鲁棒补偿输入可以消除参数不确定性、风速检测误差和发电机转矩扰动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控制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在风速波动时有效控制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水平,并且对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桨距角控制 非仿射型系统控制 逆系统控制 鲁棒控制 功率水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模型参考逆方法控制
10
作者 付子义 赵文涛 王新环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19,共3页
由于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存在边端效应、铁心开断、初级绕组分布不对称等,具有很强的耦合性。文章对此提出采用模型参考逆方法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兼有模型自适应控制及逆系统控制等方案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结构方面的特殊性,存在边端效应、铁心开断、初级绕组分布不对称等,具有很强的耦合性。文章对此提出采用模型参考逆方法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兼有模型自适应控制及逆系统控制等方案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达到同一性能要求下,该控制方案简单,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模型自适应控制 逆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based impedance control for 5-DOF flexible joint robots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根良 谢宗武 +3 位作者 黄剑斌 刘宏 蒋再男 孙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07-815,共9页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backstepping method that has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e new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technique and the backstepping.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technique can resolve the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at is caused by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in the model, and the problem can bring a complexity that will cause the backstepping method hardly to be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multi-joint robot.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as proved in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at was set up on the 5-DOF (degree of freedom) flexible joint robot. Tracking errors of DSC-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that were 2.0 and 1.5 mm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which were 3.5 and 2.5 mm in directions X, Y in free space, respectively. And the anticipant Cartesian impedance behavior and compliant behavior were nchieved successfully as depicted theor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esian impedance contro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BACKSTEPPING PPSeCo flexible joint rob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und control for speed and tension multivariable coupling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一鸣 刘乐 +1 位作者 李建雄 常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29-538,共10页
To weaken the nonlinear coupling influence among the variables i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a compound control(CC) strategy based on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proposed. Firstly, invari... To weaken the nonlinear coupling influence among the variables i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a compound control(CC) strategy based on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proposed. Firstly, invariance principle was used to realize static decoupling between the speed and tension of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The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time variation of steel coil radius and rotational inertia of the left and right coilers, as well as the uncertainties, a CC strategy that is composed of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 and global sliding mode control(GSMC) with backstepping adaptive was proposed,which further realized dynamic de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control for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closed-loop system is global bounded stabl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of a 1422 mm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by using the actual data,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other control strategies,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C strategy was shown by th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ible cold strip mill speed and tension system decoupling invariance principle compound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glob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13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46-1955,共10页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nd q-axis current dynamics of the SHAPF system were decoupled and linearized into two pseudolinear subsystems. Then, an optimal feedback controUer was designed for the pseudolinear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resulting zero dynamics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current dynamics c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ir reference states and the zero dynamics can be b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robust against load variations and system parameter mismatches, its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nverse system method optimal control zero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