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1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2 位作者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3期54-58,72,共6页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地层有继承性发育的多级次坡折带,且在各地层沉积时期坡折带的作用方式及大小存在差异。在坡折带识别及分析其与有利目标圈闭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在具快速充填史的中小型断陷湖盆中,逆源坡折带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即逆源坡折的倾斜程度及其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夹角大小控制了逆源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源坡折带
砂体分布
沙三段
陈家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控砂模式
被引量:
4
2
作者
杜庆祥
郭少斌
+2 位作者
曹中宏
张晓龙
李媛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南堡凹陷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复杂,砂体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为了明确砂体分布规律,首先对南部缓坡带构造-沉积背景进行研究和岩心相观察,识别了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而通过对南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沉积学研究和地震地质解...
南堡凹陷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复杂,砂体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为了明确砂体分布规律,首先对南部缓坡带构造-沉积背景进行研究和岩心相观察,识别了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而通过对南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沉积学研究和地震地质解释,发现沙一段砂体同时受到顺源和逆源两种同沉积断裂坡折带类型控制。其中,顺源坡折带控制了断槽物源通道的走向,逆源坡折带改变了水流的流向,阻止了砂体的运移。据此,建立了南堡凹陷南部缓坡带沙一段同沉积断裂的控砂模式,得出沙一段砂体具有"沙垒田凸起供砂,断槽物源通道输砂,逆源坡折带阻砂和同沉积洼槽带聚砂"的发育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缓
坡
带
沙一段
断槽
逆源坡折带
控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1
作者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公司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3期54-58,72,共6页
文摘
坡折带理论是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应用中的新发展,前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顺源坡折方面,认为顺源坡折附近是低位域的有利发育区,易于形成地层岩性圈闭,而对于逆源坡折带控砂却很少提到。在对陈家洼陷的研究中,发现该区沙三下亚段中上部地层有继承性发育的多级次坡折带,且在各地层沉积时期坡折带的作用方式及大小存在差异。在坡折带识别及分析其与有利目标圈闭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在具快速充填史的中小型断陷湖盆中,逆源坡折带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即逆源坡折的倾斜程度及其与沉积物搬运方向的夹角大小控制了逆源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分布形态。
关键词
逆源坡折带
砂体分布
沙三段
陈家洼陷
Keywords
reversed slope breaks
sand body distribution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Chenjia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控砂模式
被引量:
4
2
作者
杜庆祥
郭少斌
曹中宏
张晓龙
李媛姝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6-006)~~
文摘
南堡凹陷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复杂,砂体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为了明确砂体分布规律,首先对南部缓坡带构造-沉积背景进行研究和岩心相观察,识别了沙一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而通过对南部缓坡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沉积学研究和地震地质解释,发现沙一段砂体同时受到顺源和逆源两种同沉积断裂坡折带类型控制。其中,顺源坡折带控制了断槽物源通道的走向,逆源坡折带改变了水流的流向,阻止了砂体的运移。据此,建立了南堡凹陷南部缓坡带沙一段同沉积断裂的控砂模式,得出沙一段砂体具有"沙垒田凸起供砂,断槽物源通道输砂,逆源坡折带阻砂和同沉积洼槽带聚砂"的发育特点。
关键词
南堡凹陷
缓
坡
带
沙一段
断槽
逆源坡折带
控砂模式
Keywords
Nanpu sag
gentle slope zone
First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faulted trough
reversed slope-break zone
sandbody development model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逆源坡折带的控砂作用——以陈家洼陷沙三段地层为例
袁书坤
王英民
陈振岩
魏水建
刘文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控砂模式
杜庆祥
郭少斌
曹中宏
张晓龙
李媛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