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掩推覆构造的地震波照明与观测系统优化 被引量:53
1
作者 董良国 吴晓丰 +3 位作者 唐海忠 陈生昌 杨锴 刘守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1期40-47,共8页
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应该基于 CRP 点而不是 CMP 点。为此,对基于 CRP 点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波动方程地震波照明结果,利用照明... 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逆掩推覆构造广泛分布。在这些地区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应该基于 CRP 点而不是 CMP 点。为此,对基于 CRP 点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波动方程地震波照明结果,利用照明统计、双程波照明或单程波照明方法,确定针对某勘探目的层的地面最优炮点分布范围;利用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模拟,分析特定目的层各 CRP 点的覆盖次数以及照射能量的分布情况;综合地下各目的层不同炮检距地震道对各 CRP 点的覆盖次数和能量贡献分布曲线,确定这些目的层的最优检波器排列方式和排列长度。以玉门油田 JX01逆掩推覆构造模型为例,对面向目标的地震波照明和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勘探目标更好地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掩推覆构造 地震波照明 观测系统 共反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逆掩推覆构造三维地球物理模型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勤耕 胡善政 +3 位作者 黄有晖 杜均国 何伟 周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9-1364,共6页
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发育典型的逆掩推覆构造,油气勘探潜力大。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需要根据三维模型正演成果优化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其中三维地球物理模型的构建是关键。为此,综合已有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近地表调查... 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发育典型的逆掩推覆构造,油气勘探潜力大。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原始地震资料,需要根据三维模型正演成果优化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其中三维地球物理模型的构建是关键。为此,综合已有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近地表调查资料等,依据不同分区的地质、地震反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地质模型;利用微测井调查结果、VSP资料等对模型进行速度赋值;利用三维弹性波动方程数值模拟验证所构建三维地球物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所建的三维地球物理模型比较直观、准确地反映了近地表结构及地下速度场变化,模拟单炮记录与野外采集单炮吻合度高,为观测系统参数论证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逆掩推覆构造 三维地球物理模型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逆掩推覆构造地区地震观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志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复杂高陡逆掩构造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构造均复杂 ,若采用同一种观测系统施工 ,难以适应构造多变的情况 ,甚至不能获得目的层的反射资料。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表层结构 ,应进行分段观测系统设计。对激发效果差的山地地段 ,则采用将炮点... 复杂高陡逆掩构造地区由于地表及地下构造均复杂 ,若采用同一种观测系统施工 ,难以适应构造多变的情况 ,甚至不能获得目的层的反射资料。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表层结构 ,应进行分段观测系统设计。对激发效果差的山地地段 ,则采用将炮点和检波点向相反方向移动、将山体区的炮点移动至平坦地段 ,保持地震反射资料CMP位置不变的观测方式。本方法在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地区应用 ,明显地提高了资料信噪比和生产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逆掩推覆构造地区 地震观测系统 研究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严叔澜 陈绵琨 +1 位作者 朱振道 刘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29,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 准噶尔盆地南缘阿什里地区紧邻北天山造山带前缘,受北天山造山系逆冲构造作用的影响,区内构造变形十分强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证实,该区逆掩推覆构造现象普遍,阿什里地区头屯河构造西侧较大范围的石炭系露头为逆冲推覆、遭受剥蚀后残留的外来岩块。结合前人对准南地区侏罗纪沉积演化、盆地格局和三叠系、侏罗系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分析研究成果,笔者建议对准南地区盆地边界南扩,以侏罗系分布范围划定盆地南界。除前人普遍认识到北天山前缘存在三排背斜构造带之外,证实紧靠北天山盆山结合部还存在一排以头屯河背斜为代表的背斜构造带,对提升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阿什里 逆掩推覆构造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苏邦煤矿区逆冲断层之成因机制及其控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泉霖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苏邦煤矿区F10 6 断层的成因机制及控煤作用 ,不同学者对其认识不一。从该断层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来分析 ,印支期的滑覆运动应是其主要成因。其后的早、晚期侧向挤压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逆掩推覆构造。由于其上盘的含煤地层滑动系统经... 苏邦煤矿区F10 6 断层的成因机制及控煤作用 ,不同学者对其认识不一。从该断层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来分析 ,印支期的滑覆运动应是其主要成因。其后的早、晚期侧向挤压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逆掩推覆构造。由于其上盘的含煤地层滑动系统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的破坏已失去勘探价值 ,而其下盘的含煤地层相对保存完整 ,应为主要勘探对象。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层 成因机制 苏邦煤矿 控煤作用 运动 逆掩推覆构造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的层照明能量的炮点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虎 尹成 +3 位作者 李瑞 徐峰 陈光明 李轩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1,18,共4页
在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地区,激发与接收条件差,目的层反射能量不匀,导致采集的地震数据信噪比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思路,即基于地震波照明模拟结果,采用局部加密炮点、规则布置接收排列的方式。方法原理是:通过正... 在复杂地表和复杂构造地区,激发与接收条件差,目的层反射能量不匀,导致采集的地震数据信噪比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非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思路,即基于地震波照明模拟结果,采用局部加密炮点、规则布置接收排列的方式。方法原理是:通过正常炮距的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照明能量最小位置,进行局部炮点加密,求得目的层照明能量均匀性最高的炮点组合。以塔里木盆地某逆掩推覆构造二维模型和南海白云凹陷崎岖海底模型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二维情况下,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很好,照明能量分布均匀;在三维情况下,加密炮的效果要弱于二维情况,但照明能量分布的均匀性得到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层 地震波照明 能量分布 炮点 设计方法 ENERGY based 模拟结果 逆掩推覆构造 海底模型 均匀性 局部加密 二维模型 塔里木盆地 应用效果 试验结果 设计思路 能量最小 接收条件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