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郁 侯予 +1 位作者 赵红利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39,共5页
针对开式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热力性能展开理论分析,建立压缩机、膨胀机和回热器3大部件的制冷机系统模型。就部件性能和流程选择、环境温度、制冷温度等系统参数以及压比等设计参数对空气制冷机性能和COP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证明... 针对开式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热力性能展开理论分析,建立压缩机、膨胀机和回热器3大部件的制冷机系统模型。就部件性能和流程选择、环境温度、制冷温度等系统参数以及压比等设计参数对空气制冷机性能和COP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证明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压力比πopt^4使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最大。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制冷机效率的改进方案,对系统参数和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空气制冷机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布雷顿循环微型低温制冷机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瑾 熊联友 +2 位作者 侯予 吴刚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1-74,共4页
在目前广泛采用的低温制冷循环中, 以透平机械为主的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有望能够满足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低冷量、高性能、高效率的特殊要求,成为空间制冷的一种选择。总结了近几年空间用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的研究成果,表明由 ... 在目前广泛采用的低温制冷循环中, 以透平机械为主的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有望能够满足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低冷量、高性能、高效率的特殊要求,成为空间制冷的一种选择。总结了近几年空间用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的研究成果,表明由 D C A C转换器、微型离心式压缩机、微型透平膨胀机及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组成的微型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是一种有前途的微型低温制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微型 低温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朝辉 侯予 +2 位作者 熊联友 杨金焕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8,共6页
从火用的角度分析了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系统的火用损失 ,建立了空气制冷机各部件的火用损失模型 ,计算出了空气制冷机的火用效率 ,指出了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措施。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空气制冷机 YONG效率 制冷流程 Yong损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性能分析(一)——数学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可 侯予 +1 位作者 杨金焕 陈纯正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12期39-42,共4页
对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进行了性能分析 ,建立了空气制冷机各部件的数学模型。该项研究对于空间宇航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空气制冷机 数学模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箔片径向气体轴承的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 被引量:3
5
作者 熊联友 吴刚 +3 位作者 侯予 王瑾 刘井龙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2,共4页
设计了一台小型透平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 ,并将一种新型的箔片径向气体轴承应用在该制冷机系统的透平膨胀机上。通过试验 ,对空气制冷机的机械性能及热力性能进行了考核。
关键词 空气制冷机 落片轴承 透平-逆布雷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性能分析(二)——模型的求解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可 侯予 +2 位作者 杨金焕 姚艳霞 陈纯正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对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各个部件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 ,并对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对比 ,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空气制冷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螺杆膨胀机制冷系统的逆布雷顿循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 吴玉庭 马重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45-250,共6页
利用气体膨胀制冷可获得较大的温降,具有广泛应用于工业节能领域的潜力,研究和开发小型逆布雷顿循环制冷系统对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逆布雷顿循环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是否加回热器、膨胀... 利用气体膨胀制冷可获得较大的温降,具有广泛应用于工业节能领域的潜力,研究和开发小型逆布雷顿循环制冷系统对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逆布雷顿循环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分析了是否加回热器、膨胀机绝热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些工作为研发这种小型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单螺杆膨胀机 热力学过程 数学模拟 回热器 绝热效率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布雷顿(Reverse-Brayton)循环空气制冷机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予 王瑾 +2 位作者 熊联友 刘井龙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2,共6页
采用逆布雷顿循环的空气制冷机在普冷和深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而且随着国际上对CFCs工质的限制 ,对环境无污染的空气制冷机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对逆布雷顿循环低温制冷机的研究有利于空间和宇航制冷技术的发展。... 采用逆布雷顿循环的空气制冷机在普冷和深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而且随着国际上对CFCs工质的限制 ,对环境无污染的空气制冷机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对逆布雷顿循环低温制冷机的研究有利于空间和宇航制冷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对逆布雷顿循环制冷机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低温工程研究所搭建了逆布雷顿循环的空气制冷机系统多功能试验台 ,可对透平膨胀机、换热器和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机 逆布雷顿循环 试验台 空气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CO_(2)逆布雷顿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
9
作者 周娇乐 李昊 王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离心式逆布雷顿循环(CRBC)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势能-压力能转换的制冷循环,工质在旋转管内的离心和向心流动实现高效压缩和膨胀过程,为提升气体制冷循环的效率提供了潜在可能性。以CO_(2)为制冷工质,水为冷却介质,建立了离心式逆布雷顿制... 离心式逆布雷顿循环(CRBC)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势能-压力能转换的制冷循环,工质在旋转管内的离心和向心流动实现高效压缩和膨胀过程,为提升气体制冷循环的效率提供了潜在可能性。以CO_(2)为制冷工质,水为冷却介质,建立了离心式逆布雷顿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火用]分析,研究系统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分布情况,为系统的评估及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送风温度下,加热器进口温度存在优化可能,系统最大[火用]损率出现在离心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和向心绝热膨胀流动过程,分别约为20%,空气冷却过程和离心绝热压缩流动过程的[火用]损率较小且与加热器进口温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离心式逆布雷顿循环的[火用]效高达19.2%,远高于CO_(2)逆布雷顿循环的8.1%、开式空气逆布雷顿循环的4.9%和闭式空气逆布雷顿循环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布雷顿循环 CO_(2)制冷循环 超重力场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动态降温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祥雄 孙皖 +1 位作者 刘炅辉 侯予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1,共6页
建立了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系统时间相关数学模型,对系统动态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主要部件板翅式换热器及透平膨胀机动态回热及降温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不同入口压力、温度、流量及... 建立了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系统时间相关数学模型,对系统动态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阐述了系统主要部件板翅式换热器及透平膨胀机动态回热及降温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不同入口压力、温度、流量及不同换热面积和膨胀机效率下的动态温降特性曲线,讨论了部分参数对系统动态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入口流量,提高系统入口压力可以加快系统降温速度和最大温降;此外,系统设计时采用较大的回热换热器面积和提高膨胀机效率也是实现更大温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机 透平膨胀机 逆布雷顿循环 动态降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动态温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君伟 孙皖 +2 位作者 李斌 李涛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3,101,共5页
为了研究空气制冷机的动态温降特性,对采用工作轮直径为24mm的小型透平膨胀机和板翅式换热器的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实验台进行了改进。采用高真空绝热冷箱对制冷机进行绝热,可使绝对压力低于10-3 Pa,得到的设计制冷温度为-150℃。对... 为了研究空气制冷机的动态温降特性,对采用工作轮直径为24mm的小型透平膨胀机和板翅式换热器的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实验台进行了改进。采用高真空绝热冷箱对制冷机进行绝热,可使绝对压力低于10-3 Pa,得到的设计制冷温度为-150℃。对不同进口参数和采用不同直径风机轮的制冷机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透平膨胀机的实际温降曲线;以实验系统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相应的理论温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风机轮尺寸对空气制冷机动态温降过程的影响较大,实验的最低温度低于-150℃;所建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系统温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机 逆布雷顿循环 透平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炀 张华 +2 位作者 盛健 余鑫泉 杨其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机械制造技术和热回收技术的发展,促使环境友好的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空气制冷循环原理,阐述了回热、双级压缩、双级膨胀、级联、正压负压循环、开式闭式循环、混合工质循环7种系统的构成、性能、... 机械制造技术和热回收技术的发展,促使环境友好的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空气制冷循环原理,阐述了回热、双级压缩、双级膨胀、级联、正压负压循环、开式闭式循环、混合工质循环7种系统的构成、性能、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并对回热技术(无回热、一级回热和二级回热)、正压负压循环、开式闭式循环进行对比;归纳了膨胀机、换热器、除湿装置3个关键部件的优化方法、优缺点及发展现状;总结了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系统 逆布雷顿循环 回热 除湿 系统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冷中子源系统的氦制冷循环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锋 厉彦忠 +1 位作者 王斯民 蒲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20,325,共6页
为向冷中子源装置氢系统提供17.5 K的低温冷源,设计了逆布雷顿循环的液氮预冷模式和4种膨胀机预冷模式,并对这5种循环模式进行热力分析和分析,获得了各循环模式下的主要热力参数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热力性质.结果表明:带液氮预冷和前... 为向冷中子源装置氢系统提供17.5 K的低温冷源,设计了逆布雷顿循环的液氮预冷模式和4种膨胀机预冷模式,并对这5种循环模式进行热力分析和分析,获得了各循环模式下的主要热力参数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热力性质.结果表明:带液氮预冷和前置式并联膨胀机预冷2种模式的热力性能最好,效率最高;对于膨胀机预冷循环,并联模式优于串联模式,前置式优于后置式.循环系统损失部位主要在压缩机、膨胀机和换热器,减小这3部分损失的途径有以下方面:改善循环,减小系统氦的质量流量;提高压缩机的等温效率、膨胀机的等熵效率;改善换热器的内部温度、温差、压力分布及物流分配.本研究为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氦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数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中子源 逆布雷顿循环 [火用]效率 [火用]损失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制冷循环预冷的氢液化流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钧杰 王凯 +6 位作者 张志宇 尹路 王峰 俞华栋 卢涵 植晓琴 邱利民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2,45,共7页
为寻求简单可靠的预冷方法作为氢液化高能耗替代,提出一种基于氮气逆布雷顿循环预冷的氢液化流程,相比于混合工质预冷循环,该流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氢液化系统。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该流程的热力学模型,并利用Globalsearc... 为寻求简单可靠的预冷方法作为氢液化高能耗替代,提出一种基于氮气逆布雷顿循环预冷的氢液化流程,相比于混合工质预冷循环,该流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氢液化系统。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该流程的热力学模型,并利用Globalsearch求解器进行了优化分析;经对各种预冷方式的计算比较,氮气循环的能耗(2.68 kWh/kg)介于混合工质及液氮预冷之间,但其总热流比混合工质预冷更少。通过进行优化计算,该流程在传统液化系统的基础上能耗显著降低,能够达到8.33 k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液化 氮气膨胀循环 流程优化 逆布雷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船舶再液化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博洋 陈爱玲 王瑞宣 《船海工程》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阐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蒸发气再液化的必要性,分析再液化技术原理和再液化系统。对传统蒸汽动力装置船舶和带再液化装置的低速柴油机动力装置船舶分别进行燃料费用、LNG消耗费用、维修保养费用、设备投资比较计算,得出每年节约费用、动... 阐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蒸发气再液化的必要性,分析再液化技术原理和再液化系统。对传统蒸汽动力装置船舶和带再液化装置的低速柴油机动力装置船舶分别进行燃料费用、LNG消耗费用、维修保养费用、设备投资比较计算,得出每年节约费用、动力装置投资节约费用、提高运输量等重要参数,并在经济性上给予了充分论证。对再液化装置的可靠性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际数据证明液化装置装船后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船舶 再液化技术 逆布雷顿循环 再液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BOG再液化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静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考虑到再液化技术被广泛用于回收LNG船的蒸发气(BOG),以保持货舱的温度和压力,对提高液体货物系统的安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回顾BOG再液化系统的应用,对不同类型的再液化系统原理、功能和配置形式、技术要点和再液化能力分... 考虑到再液化技术被广泛用于回收LNG船的蒸发气(BOG),以保持货舱的温度和压力,对提高液体货物系统的安全性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回顾BOG再液化系统的应用,对不同类型的再液化系统原理、功能和配置形式、技术要点和再液化能力分析对比得出,深冷式再液化技术在系统简单、响应时间和变工况运行方面优势显著,再液化能力动态调节、压缩膨胀机组和多股流换热器的开发是再液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低温工况下的密封设计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 BOG再液化 BOG压缩 深冷 逆布雷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风家用空气制冷系统性能测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喆锋 李金波 +4 位作者 陈双涛 杜顺开 徐振坤 高卓贤 侯予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解决空气制冷技术对气源的依赖问题,同时简化系统回收膨胀功,本文以高速电机驱动的无油气浮轴承压缩-膨胀一体机为核心部件,搭建了采用开式逆增压循环的全新风家用空气制冷系统实验台,可实现膨胀机、压缩机进出口的温度、压力、流量测... 为解决空气制冷技术对气源的依赖问题,同时简化系统回收膨胀功,本文以高速电机驱动的无油气浮轴承压缩-膨胀一体机为核心部件,搭建了采用开式逆增压循环的全新风家用空气制冷系统实验台,可实现膨胀机、压缩机进出口的温度、压力、流量测量,并可与焓差室对接,获得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送风参数。在标准空调工况下进行了多个转速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额定转速为38000 r/min时,制冷量为1.6 kW;送风温度随转速升高而降低,制冷量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基于该特点,空气制冷系统有直接送风和送风温度可调的优势,使空气制冷技术在新风空调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风 空气制冷 逆布雷顿循环 透平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制冷机非稳态降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葵 姚艳霞 +2 位作者 杨金焕 王可 陈纯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2,共8页
以逆布雷顿回冷循环为实验流程,对实验工况下的空气制冷机非稳态降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回冷空气制冷机非稳态数学模型,经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为以后小型空气制冷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以逆布雷顿回冷循环为实验流程,对实验工况下的空气制冷机非稳态降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回冷空气制冷机非稳态数学模型,经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为以后小型空气制冷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冷机 非稳态降温特性 布雷顿回冷循环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精馏模拟实验平台的研制
19
作者 张召 张梅梅 +2 位作者 朱伟平 贾启明 龚领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6,共7页
针对目前低温精馏多采用小型低温制冷机作为冷凝器冷源而难以满足工业应用中大规模处理精馏原料的问题,提出将大型低温制冷机应用于低温精馏的方案,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逆布雷顿循环的低温精馏模拟实验平台,同时满足了冷凝器、再沸器... 针对目前低温精馏多采用小型低温制冷机作为冷凝器冷源而难以满足工业应用中大规模处理精馏原料的问题,提出将大型低温制冷机应用于低温精馏的方案,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逆布雷顿循环的低温精馏模拟实验平台,同时满足了冷凝器、再沸器和冷屏的负载模拟要求,解决了回收再沸器冷量过程难以模拟的问题。对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测试,可在20 K温区为冷凝器提供约600~1200 W的制冷量,回收再沸器的冷量,并为冷屏提供500 W以上的制冷量,透平膨胀机效率均在70%以上。本文结果验证了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应用于低温精馏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温制冷系统 低温精馏 模拟实验平台 逆布雷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