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泵叶轮逆向工程软件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小平 施卫东 +2 位作者 李伟 刘厚林 谈明高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逆向工程能为水泵叶轮的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快速成形、产品数字化加工制造以及优化设计等提供直接的几何模型支持.在VC++6.0平台上,应用MFC,ADO,OpenGL,VTK等开发工具,利用模块化编程技术,针对从工业CT获取的叶轮高精度断层切片图... 逆向工程能为水泵叶轮的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快速成形、产品数字化加工制造以及优化设计等提供直接的几何模型支持.在VC++6.0平台上,应用MFC,ADO,OpenGL,VTK等开发工具,利用模块化编程技术,针对从工业CT获取的叶轮高精度断层切片图像序列,通过图像预处理、二维图像处理以及二维几何处理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编程完成了叶轮断层图像序列表面轮廓的三角面片三维重建及半边结构边界模型的叶轮三维实体转换,开发出了具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的水泵叶轮逆向工程软件ReImpeller.应用该软件重建得到了精度较高的叶轮三维模型,以STL数据格式导出并进行快速成型,重建的叶轮零件与其原型相比,形状误差仅为0.64%,表明ReImpeller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叶轮 工业CT 逆向工程软件 VISUAL C++ ReImpelle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软件的选取与模型重构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晓兴 刘德平 《工具技术》 2012年第6期36-38,共3页
模型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工作流程;重点介绍了逆向工程软件的选取,即根据点云的复杂程度,采取单一软件或多种软件交互式地进行;通过典型实例详细论... 模型重构技术是逆向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工作流程;重点介绍了逆向工程软件的选取,即根据点云的复杂程度,采取单一软件或多种软件交互式地进行;通过典型实例详细论述了模型重构技术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模型重构 逆向工程软件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软件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伟华 李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以某高空无线电高度表的微处理器实时控制软件研制为背景 ,探讨了实时软件逆向工程技术。提出并实践了“再生源程序—再结构系统框架—再设计支持”的实时软件逆向开发过程 ,并开发了相应的工具软件 ,拓展了软件逆向工程的概念。实例取... 以某高空无线电高度表的微处理器实时控制软件研制为背景 ,探讨了实时软件逆向工程技术。提出并实践了“再生源程序—再结构系统框架—再设计支持”的实时软件逆向开发过程 ,并开发了相应的工具软件 ,拓展了软件逆向工程的概念。实例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成果 ,使该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高高度从 75 0 m提高到 1 5 0 0 0 m,误差低空为± 1 %、高空 ( 1 0 0 0 0 m以上 )为± 2 % ,符合实际要求 ,并首次使用模拟、数字两种显示方式 ,成果设计定型鉴定并进入批量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逆向工程 再生源程序 再结构 高空无线电高度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逆向工程的GLR优化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福 金茂忠 +2 位作者 陈志泊 陈飞翔 赖昌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2-20,共9页
GLR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自然语言的处理分析,较少应用于软件逆向工程领域的语法分析。针对软件逆向工程领域的语法分析特点,分析传统确定性分析算法的局限性,阐述采用GLR分析算法的目的。通过实例剖析GLR算法的主要性能瓶颈,从分析表构造... GLR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自然语言的处理分析,较少应用于软件逆向工程领域的语法分析。针对软件逆向工程领域的语法分析特点,分析传统确定性分析算法的局限性,阐述采用GLR分析算法的目的。通过实例剖析GLR算法的主要性能瓶颈,从分析表构造、分析动作执行等多个层面对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面向软件逆向工程的GLR优化算法。该算法已在一个可视化语法分析器自动生成环境中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分析无二义性输入串时,该优化算法与传统的LALR(1)文法具有可比性,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R分析 语法分析器 GLR优化算法 软件工程 软件逆向工程 分析器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实验性使用原则在软件逆向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文蕾 薛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98,共5页
逆向工程是软件产业中经常使用的科研方法,软件逆向工程行为是否能够应用专利实验性使用原则进行侵权抗辩关系到我国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总结了国内外专利实验性使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判断是否适用专利实验性使用,应从三个方面... 逆向工程是软件产业中经常使用的科研方法,软件逆向工程行为是否能够应用专利实验性使用原则进行侵权抗辩关系到我国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总结了国内外专利实验性使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判断是否适用专利实验性使用,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应用这个理论对软件逆向工程行为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软件逆向工程可以有条件地适用专利实验性使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实验性使用软件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逆向工程技术在2.4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研制中的应用
6
作者 饶正周 易凡 +1 位作者 金志伟 杨兴锐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9期54-56,61,共4页
为解决2.4 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中存在几个没有源代码的C语言执行模块严重制约系统平台升级的问题,采用软件逆向工程技术研制新的替代模块。介绍了模块重新研制的步骤方法、软件调试方案等,给出程序改造后的实际控制曲线。试验数据结果表... 为解决2.4 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中存在几个没有源代码的C语言执行模块严重制约系统平台升级的问题,采用软件逆向工程技术研制新的替代模块。介绍了模块重新研制的步骤方法、软件调试方案等,给出程序改造后的实际控制曲线。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风洞流场和模型姿态控制精度达到或优于原来系统的指标,并已投入风洞试验实际应用,证明软件研制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控制 软件逆向工程 控制程序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软件逆向工程数据库系统设计
7
作者 陈昊鹏 李伟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11-12,23,共3页
通过分析软件逆向工程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面向对象的软件逆向工程数据库系统,介绍了针对软件逆向工程数据而构造的数据类的形式,最后讨论了软件逆向工程数据库的结构和维护等技术。
关键词 软件逆向工程 软件工程 面向对象 数据库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magic软件的鼠标包装壳逆向设计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同方 赵世平 谢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7,共3页
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含义及其基本工作流程,利用三坐标测量机、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和CAD软件UG对某一鼠标包装壳进行了逆向设计。
关键词 逆向设计 MAGIC软件 包装 鼠标 GEO 三坐标测量机 逆向工程软件 CAD软件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扫描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建立多植体空间位置信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毋育伟 曹佳 +7 位作者 韩飞 温奥楠 高梓翔 李德利 唐志辉 钱军 赵一姣 王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石膏模型中多植体空间位置信息的建立方法,为比较不同方法获取的植体空间位置信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6名8个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患者,通过开窗夹板式聚醚橡胶制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扫... 目的:探讨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患者石膏模型中多植体空间位置信息的建立方法,为比较不同方法获取的植体空间位置信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6名8个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患者,通过开窗夹板式聚醚橡胶制取印模,灌制石膏模型。通过模型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输出三角网格数据(stereolithography,STL)作为参考模型数据库。探讨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中,确定单个植体和多颗植体的空间位置信息的可行性。结果: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的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了单个和多颗植体的修复基台平面、中心线、中心点,并用这3个参数完成了石膏扫描数据与牙列缺失患者术后CBCT多颗植体的空间位置比较。结论:在Geomagic Control X软件可以获取多植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比较植体三维空间的位置偏差和角度偏差,本研究为比较多颗植体空间位置信息比对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失 种植 修复基台平面 中心线 中心点 逆向工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现状、挑战和展望
10
作者 王雷 袁野 王国仁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3-2682,共40页
设计模式检测是软件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设计模式检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前景.首先,简要介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领域的发展历程,讨论并... 设计模式检测是软件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设计模式检测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前景.首先,简要介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领域的发展历程,讨论并总结了设计模式的检测对象和特征类型,给出了设计模式检测评估指标.然后,总结了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现有的分类方法,引出了分类方法.根据设计模式检测技术发展的时间线从非机器学习设计模式检测、机器学习设计模式检测、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设计模式检测这3类方法出发探讨了当前软件设计模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当前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最后,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指出了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早期的非机器学习方法到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再到现代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应用,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该领域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前景,对于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检测 研究综述 机器学习 预训练语言模型 软件逆向工程 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DOS代码软件逆向再利用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11
作者 陈行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29,16,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MS—DOS环境下代码软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问题,对代码再利用技术提出了一种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并提出了正实现的开发模型,对已实现的有关逆汇编模块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代码 软件逆向工程 MS-DOS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前馈神经网络对软件理解中函数调用序列的混沌识别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万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5-237,共3页
对有噪声小数据量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是目前国内外许多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小数据有噪声的时间序列计算最大李亚谱诺夫指数,可判断该序列是否存在混沌现象。本文首创将这一算法经转换应... 对有噪声小数据量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是目前国内外许多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利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小数据有噪声的时间序列计算最大李亚谱诺夫指数,可判断该序列是否存在混沌现象。本文首创将这一算法经转换应用到软件逆向工程过程的分析中,结果表明,软件逆向工程过程分析中出现的函数(或类)调用序列有些存在、有些不存在混沌现象,这为理解软件系统构建高层结构和抽取重用信息而开发新方法与新技术找到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逆向工程 神经网络 LYAPUNOV指数 函数调用 混沌识别 有噪声小数据量 时间序列 软件理解 前馈神经网络 函数逼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magic系列软件亮相CIMT2009
13
作者 淡蓝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10期26-26,共1页
2009年4月6日,在CIMT2009展览会期间,杰魔(上海)软件有限公司展出了Geomagic系列软件。该软件主要分为计算机辅助检测软件Geomagic Qualify和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关键词 GEOMAGIC 检测软件 逆向工程软件 计算机辅助 展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中演化阶段的分类法
14
作者 朱劼 高建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9-793,811,共6页
从逻辑设计的角度,研究了一种分类方法,用于对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类。该方法基于UML区分算法,将系统的一系列相邻版本的源代码所对应的逻辑设计UML类模型进行比较,产生一组描述两个版本之间结构层面上所发生修改的变化记... 从逻辑设计的角度,研究了一种分类方法,用于对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类。该方法基于UML区分算法,将系统的一系列相邻版本的源代码所对应的逻辑设计UML类模型进行比较,产生一组描述两个版本之间结构层面上所发生修改的变化记录。从系统中每一个独立的类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每一个类生成一个演化雏形。使用该分类方法将每个类的演化雏形高层次地抽象为若干独立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分 演化 演化阶段 逆向软件工程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子程序的依赖性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宝文 张挺 陈振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78-1184,共7页
程序依赖性是一种重要的程序分析、理解与维护方法 ,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及软件逆向工程的各个方面 ,但递归子程序间的依赖分析一直是依赖性分析中的难点 .为此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递归子程序间的依赖性分析方法 ,它首先分析子程序内部... 程序依赖性是一种重要的程序分析、理解与维护方法 ,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及软件逆向工程的各个方面 ,但递归子程序间的依赖分析一直是依赖性分析中的难点 .为此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递归子程序间的依赖性分析方法 ,它首先分析子程序内部的各种依赖关系 ;然后 ,结合子程序调用图分析子程序参数间的依赖关系 ;最后 ,通过模拟递归子程序的执行过程来分析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利用该文提供的方法可得到比较精确的递归子程序间的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分析 递归子程序 程序依赖性 软件工程 软件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切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勇翔 李必信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软件逆向工程和维护通常是一种繁复的任务,它需要对程序的大量阅读,透切理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产生了大量有关程序理解的技术,而程序切片技术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程序切片技术(Program slicing)最早由MarkWeise... 软件逆向工程和维护通常是一种繁复的任务,它需要对程序的大量阅读,透切理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产生了大量有关程序理解的技术,而程序切片技术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程序切片技术(Program slicing)最早由MarkWeiser提出,他论述了通过遍历程序依赖图(ProgramDependence Graph,PDG)得到过程内切片(intrapro cedural slice)的技术。此后,Horwitz通过将PDG扩展为系统依赖图(System Dependence Graph,S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切片 面向对象 软件逆向工程 软件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踪式智能反汇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龙杰 谢晓方 +1 位作者 袁胜智 李洪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244,共3页
研究了嵌入式系统文件反汇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进行跟踪式智能反汇编的关键算法。首次采用二叉树结构对代码扫描过程进行跟踪处理,给出了生长二叉树的递归遍历算法,克服了传统反汇编过程中建立大量数组、链表以及图表的缺点;... 研究了嵌入式系统文件反汇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进行跟踪式智能反汇编的关键算法。首次采用二叉树结构对代码扫描过程进行跟踪处理,给出了生长二叉树的递归遍历算法,克服了传统反汇编过程中建立大量数组、链表以及图表的缺点;通过对二叉树的逆向浏览,解决了间接转移指令的寻址问题,并给出了寻址算法;最后,给出了数据区边界校验算法。对于进行程序反解及软件逆向工程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智能反汇编 反汇编算法 二叉树 软件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编译控制流恢复的形式描述及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蕾 王开铸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7-91,共5页
反编译是软件逆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流恢复是C反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描述了验证反编译结果与原程序功能等价的模型;其次从数学角度提出了C编译和反编译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并给出其性质(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根据... 反编译是软件逆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流恢复是C反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描述了验证反编译结果与原程序功能等价的模型;其次从数学角度提出了C编译和反编译控制结构的数学模型并给出其性质(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根据对C控制语句编译结果的分析,以扩展的BNF形式描述了C控制语句反编译的约束属性文法;最后给出并说明了C反编译控制流恢复的算法及其运行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编译 C语言 软件逆向工程 控制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式通风服衣下空气层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钱静 赵蒙蒙 党天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39,共7页
为研究服装开口方式和风扇风速对通风服衣下空气层的体积、厚度及分布的影响,采用三维扫描法得到人体和服装的几何模型,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模型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条件下空气层厚度和体积的差异,以及空气层的分布规律。... 为研究服装开口方式和风扇风速对通风服衣下空气层的体积、厚度及分布的影响,采用三维扫描法得到人体和服装的几何模型,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模型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条件下空气层厚度和体积的差异,以及空气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风扇风速对平均空气层厚度的影响比开口方式更明显;风扇风速对整体和局部空气层的厚度影响显著,风扇风速越大,一些部位的空气层厚度越厚,且分布得更加均匀;从胸部和腰部2个部位空气层的二维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随风速和开口的改变,胸部的空气层厚度变化并不明显,而腰部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服 三维扫描法 逆向工程软件 分布规律 空气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静态程序切片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龙杰 谢晓方 袁胜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5-707,71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静态程序切片算法,并应用到软件逆向工程中。在处理目标程序的过程间调用时,通过建立参数影射关系表,将过程间调用转换为过程内调用,简化了建立程序依赖图的复杂度;在归纳分析目标程序变量类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代数运算...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静态程序切片算法,并应用到软件逆向工程中。在处理目标程序的过程间调用时,通过建立参数影射关系表,将过程间调用转换为过程内调用,简化了建立程序依赖图的复杂度;在归纳分析目标程序变量类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代数运算法则,对程序中的线性运算代码进行等价变换,缩减了切片程序的规模。最后通过具体的切片实例,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切片 软件逆向工程 程序依赖图 数据依赖 控制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