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梅益文 回丙伟 郭鹏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2-24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配准过程对专家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及是否具有训练、学习过程这两个角度,将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大类,并对两类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基于几何特征的配准和深度学习的配准,然后介绍配准结果的通用评价指标以及常用的成对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最后总结目前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AR-FAST角点检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妍 余淮 +1 位作者 杨文 李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6,共7页
合成雷达孔径图像配准作为变化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的基础,对多时相SAR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AR-FAST角点检测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选用迭代引导平滑算法抑制斑点噪声对角点检测的影响;然后,以检测点为圆心,选择合... 合成雷达孔径图像配准作为变化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的基础,对多时相SAR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AR-FAST角点检测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选用迭代引导平滑算法抑制斑点噪声对角点检测的影响;然后,以检测点为圆心,选择合适的检测半径,在圆周上选取检测窗口,统计与检测点不相似的窗口数量,判断检测点是否为角点;最后,对候选角点进行分析,根据其强度分布特点进一步剔除误检点。实验结果表明,SAR-FAST可以检测到足够数量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角点,应用于图像配准,也能获得较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角点检测 特征描述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并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勋 孙权 李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50-5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核平台对SIFT算法进行优化,克服了SIFT算法计算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SAR图像特点,首先对源图像进行空域增强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SIFT...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核平台对SIFT算法进行优化,克服了SIFT算法计算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SAR图像特点,首先对源图像进行空域增强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SIFT算法完成特征点并行提取,并利用欧氏距离以及RANSAC算法完成特征点的匹配与消除误匹配,最终实现SAR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在保证配准精度的同时降低配准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空域增强 并行优化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KICA-SIFT特征的合成孔径图像多尺度配准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向增 田铮 +1 位作者 史振广 陈占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86-2196,共11页
针对合成孔径(SAR)图像的配准,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FKICA-SIFT)的多尺度配准方法。首先,根据特征点的Hessian矩阵构建仿射不变SIFT描述子。接着,利用FKICA提取该描述子的独立成分得到新的描述子FK... 针对合成孔径(SAR)图像的配准,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FKICA-SIFT)的多尺度配准方法。首先,根据特征点的Hessian矩阵构建仿射不变SIFT描述子。接着,利用FKICA提取该描述子的独立成分得到新的描述子FKICA-SIFT。然后,利用该描述子对Steerable滤波后的各层带通合成子图像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匹配。最后,采用由粗到细的匹配策略逐步优化变换参数,实现图像的多尺度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对有较大仿射变化的SAR图像,当阈值小于0.7时,该方法的匹配正确率大于85%,阈值小于0.5时,匹配正确率可达90%以上,配准精度达到亚像素水平,优于SIFT,PCA-SIFT,ICA-SIFT及SURF等相关方法。使用该方法准确地检测出了地震前后唐家山堰塞湖水域的变化情况,基本满足了SAR图像变换检测前精确配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承兰 高勋章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8,共12页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布不同的多个天线获取成一定视角差的多幅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复图像,实现目标散射中心的二维分辨,然后通过干涉相位处理,恢复出目标散射中心的真实三维分布。本文综述了InISAR三维成像的理论框架,回顾了In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对图像配准、相位解缠绕、运动补偿、斜视、基线配置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对InISAR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相位解缠绕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何校正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昕 苏国中 +1 位作者 谢文寒 卢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66-170,共5页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SAR图像的应用情况并不尽人意。实际应用的雷达图像正射纠正方法,特别是密集三角形格网的数字微分纠正方法需要大量纠正控制点,但是,雷达图像噪声和目标边缘模糊使自动匹配的选点算法难以成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纠正控制点选点方法,用以提高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该方法包括纠正区域控制点影像建库、灵活交互操作机制设计和点匹配操作。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雷达图像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几何校正 影像 地面控制点影像库(GCP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的端到端配准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坤 贠泽楷 +1 位作者 胡粲彬 项德良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04,共16页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述难点,该文设计了一种端到端的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网络。文章主要贡献包括:提出基于局部像素偏移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出多样性峰值损失监督训练关键点提取网络中响应权重分配部分,并通过检测像素偏移量来优化关键点坐标;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卷积核采样位置的描述符提取方法,利用稀疏交叉熵损失监督训练网络中描述符匹配。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配准方法,该文提出的算法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效果显著,平均误差降低超过65%,正确匹配点对数提高了3~5倍,运行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图像 特征描述符提取 旋转鲁棒性 像素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
8
作者 贾蕾蕾 刘利民 董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41,共14页
针对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几何差异、辐射差异和斑点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算法。首先,建立高斯尺度空间,利用偏移均值滤波和双线性插值建立图... 针对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几何差异、辐射差异和斑点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算法。首先,建立高斯尺度空间,利用偏移均值滤波和双线性插值建立图像自相似性方向图;然后,在最大和最小自相似性图上进行加速分段特征测试(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 FAST)特征点检测,获取角点和边缘特征;再者,基于最小自相似性索引图和等面积策略构建描述子,并提出描述子多方向转换方法和批量生成方法;最后,利用最邻近距离比算法和快速抽样一致性算法识别正确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可见光和SAR图像配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结构信息 多方向转换 批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相干变化检测的高精度SAR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寇秀丽 陈杰 +2 位作者 王志锐 冯亮 李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在重航过飞行条件下,由于机载平台飞行高度和姿态不稳定导致实际飞行航迹偏离理想航迹,使得多航过影像对之间存在相对形变,尤其是在沿航线方位存在伸缩,导致同名点对应位置存在较大偏差;另外由场景地形起伏带来的图像距离向伸缩形变,也... 在重航过飞行条件下,由于机载平台飞行高度和姿态不稳定导致实际飞行航迹偏离理想航迹,使得多航过影像对之间存在相对形变,尤其是在沿航线方位存在伸缩,导致同名点对应位置存在较大偏差;另外由场景地形起伏带来的图像距离向伸缩形变,也使得实现重航过图像高精度配准困难。而在相干变化检测、重轨干涉等应用中,要求对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亚像素级配准,以保证检测效果和后续干涉处理要求。文中首先从SAR成像精准几何关系出发,利用地理高程信息,生成高定位精度的多航过复图像,然后通过计算和二维拟合产生主辅图像同名点位移矢量,最后将辅图像在空间开展二维重采样实现重航过SAR图像精确配准。飞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航过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辅助的无人机载InSAR图像分区配准方法
10
作者 谢鑫 邓云开 +1 位作者 杨志军 田卫明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33,共18页
小型化、轻量化的无人机(UAV)为合成孔径雷达(SAR)提供了更加灵活、机动的观测平台,无人机载干涉SAR(InSAR)逐步应用于干涉测量领域。无人机小而轻,易受气流扰动的影响,采用多航过模式进行干涉测量时,飞行航迹非线性且不平行。非线性、... 小型化、轻量化的无人机(UAV)为合成孔径雷达(SAR)提供了更加灵活、机动的观测平台,无人机载干涉SAR(InSAR)逐步应用于干涉测量领域。无人机小而轻,易受气流扰动的影响,采用多航过模式进行干涉测量时,飞行航迹非线性且不平行。非线性、不平行的飞行轨迹导致两幅图像之间存在几何畸变。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无人机载InSAR的干涉图像对之间的偏移量大且具有明显的空变特性,给图像配准带来了很大的技术挑战,常规的基于多项式拟合的配准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形辅助分区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基于航迹信息生成高程门限,利用外部地形对测量区域进行图像分区处理,然后对区域内的偏移量构建多项式变换模型,对各区域边界处的偏移量施加约束,并进行联合求解,最后获得连续的全局偏移量拟合面,通过对辅图像进行重采样实现精配准。基于P波段无人机载InSAR获取的实测数据,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复杂地形 多项式模型 图像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波程差补偿的InISAR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子铂 蒋李兵 王壮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769,共12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配准是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领域一个关键的课题,可以实现同一散射点在不同ISAR图像中的对齐,以便于后续的ISAR图像干涉处理。该文分析了ISAR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即散射点到不同天线之间的波程差,并据...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图像配准是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领域一个关键的课题,可以实现同一散射点在不同ISAR图像中的对齐,以便于后续的ISAR图像干涉处理。该文分析了ISAR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即散射点到不同天线之间的波程差,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波程差补偿的方法来实现不同天线ISAR图像之间的精确配准。首先通过调频傅里叶变换估计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转速;进一步根据波程差与目标转动角速度的关系构建补偿相位消除散射点到不同天线间的波程差,并通过2维傅里叶变换获得配准之后的ISAR图像。最后利用干涉处理获得目标真实的3维结构。该文方法可以在回波域通过波程差补偿实现ISAR图像配准,配准之后的各散射点在图像中的位置相同;而经过相关法配准之后的ISAR图像中的各散射点之间有一个像素单元的错位,即该方法的配准效果更精确。此外,基于相关法的图像配准方法耗时达到万秒级,而基于该方法的ISAR图像配准时间仅为秒级,即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最终的InISAR 3维成像结果中,该方法的散射点坐标重构误差为0.3034,而基于相关法的成像结果的误差(45.8529)远大于此。因此,基于所提出方法的InISAR 3维成像结果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波程差 调频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特征的SAR图像自动配准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小军 周越 +2 位作者 凌建国 沈红斌 杨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6-178,共3页
针对SAR图像的自动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的快速配准方法。在对SAR图像正确检测和分割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的区域轮廓,并对其几何特征属性进行准确描述,利用配准点可以实现自动图像配准,仿真试验表明可以获得亚像素级配准结果。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轮廓特征匹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位校正的InISAR图像配准新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承兰 高勋章 +1 位作者 贺峰 黎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122,共7页
针对InISAR三维成像中的图像配准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推导了同一基线上两干涉天线之间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并定量分析了图像失配准量对后续干涉处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时刻同一基线上两干涉天线间的波程差引起两幅ISAR图像距离方向... 针对InISAR三维成像中的图像配准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推导了同一基线上两干涉天线之间图像失配准的原因,并定量分析了图像失配准量对后续干涉处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时刻同一基线上两干涉天线间的波程差引起两幅ISAR图像距离方向的亚像素级失配,而成像积累时间内两干涉天线波程差的变化量则引起两幅ISAR图像多普勒方向的像素级失配。针对干涉天线图像间的二维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校正的图像配准新方法。该方法从参考距离选取的角度出发,对辅助接收天线的回波信号进行相位校正,补偿了由干涉天线间的位置差异引起的两幅ISAR图像之间的失配准量,完成两幅图像间的精确配准,得到反映目标真实尺寸的三维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图像 相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特征匹配的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斌 雷斌 +1 位作者 孙韬 卢晓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0,共6页
针对星载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中存在辐射差异大造成匹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匹配的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算法。基于多级配准策略,首先在低分辨率尺度下利用基于SIFT特征的方法求取初始变换,然后在原始分辨率下借助初始变换的引导... 针对星载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中存在辐射差异大造成匹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特征匹配的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算法。基于多级配准策略,首先在低分辨率尺度下利用基于SIFT特征的方法求取初始变换,然后在原始分辨率下借助初始变换的引导在SAR图像上提取直线、区域等结构特征并完成与可见光图像相应特征的精确匹配。以3mTerraSAR卫星和1mIkonos光学卫星数据为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图像数据配准精度,具备良好的工程化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遥感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 多特征 初始变换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旋转和缩放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俊斌 张大志 +1 位作者 杨雪梅 田金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0-1358,共9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与可见光图像在大角度旋转和大比例缩放情况下的高精度自动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尺度和旋转不变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和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算法。算法以SIFT(Scale InvariantFeature Transform)算法为基础,...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与可见光图像在大角度旋转和大比例缩放情况下的高精度自动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尺度和旋转不变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和可见光图像自动配准算法。算法以SIFT(Scale InvariantFeature Transform)算法为基础,首先通过增强Frost滤波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增强SAR和可见光图像的共性,使其显著提高能够提取出足够多的特征点数目,然后再通过特征描述方法、相似性度量方法、点匹配方法、特征点聚类方法和误匹配点剔除方法等方面对原始SIFT方法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其在多源图像、强噪声、复杂成像条件下的特征提取和匹配性能,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和相似变换模型实现SAR和可见光图像的精确配准。试验表明该算法对图像尺度和角度变化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正确匹配点的比率和定位精度方面都优于原始SIFT算法和Harris算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特征提取 合成孔径雷达 特征点匹 尺度不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约束SIFT的光学与SAR图像配准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宇 陈勃 +1 位作者 李山山 冯钟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187,共6页
针对光学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难以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约束的尺度不变牲变换(SIFT)算法。该算法对光学图像和SAR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包括利用增强Frost滤波抑制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及运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法增强光学和... 针对光学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难以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约束的尺度不变牲变换(SIFT)算法。该算法对光学图像和SAR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包括利用增强Frost滤波抑制SAR图像的相干斑噪声,及运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法增强光学和SAR图像之间的共性轮廓特征。人工选取3个~4个同名控制点对进行粗配准。通过改进的SIFT方法提取特征点,以结构相似性指数作为特征点之间的相似性测度,并采用kd-tree搜索策略得到初始匹配点对。使用空间约束条件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筛选匹配点对,利用最终的精匹配点对完成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光学和SAR图像的配准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配准精度优于2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空间约束 结构相似性指数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多尺度配准的小波域最小割模型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昱川 田铮 +1 位作者 刘向增 徐海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2-2127,共6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改进最小割(Im-proved Minimum Cut,简称IMC)模型的多尺度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小波分解后的高频信息与SAR图像的特性相结合,用以指导在低频子图像中基于...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改进最小割(Im-proved Minimum Cut,简称IMC)模型的多尺度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小波分解后的高频信息与SAR图像的特性相结合,用以指导在低频子图像中基于IMC模型的图像分割,从而获得两幅图像中完整的区域轮廓特征,然后通过融合开闭轮廓的信息,分别利用统计直方图和Hausdorff距离获取配准参数并对之细化,最后通过逐层校正参数完成多尺度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避免斑点噪声对轮廓提取和匹配的影响,能够实现具有平移、尺度和旋转变化的亚像素级精度的SAR图像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 最小图割模型 多尺度 小波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自适应图像配准的干涉相位估计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海 廖桂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0-4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单像素模型的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干涉相位估计方法.能够根据配准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来构造最优加权观测矢量,同时利用相邻像素的信息,因此具有自适应图像配准和降低相位噪声功能,因而可以...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单像素模型的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干涉相位估计方法.能够根据配准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来构造最优加权观测矢量,同时利用相邻像素的信息,因此具有自适应图像配准和降低相位噪声功能,因而可以在SAR图像配准精度很差(可以允许达到一个分辨单元)的条件下准确地估计相应像素间的干涉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相位 图像 加权 观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演信号理论的SAR图像配准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国力 周伟 +2 位作者 柴勇 关键 何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79-1785,共7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演信号理论的SAR图像配准的新算法。利用单演信号局部特征构造一个单演相位一致函数,用来检测SAR图像特征。利用单演信号分量构造单演向量,通过求单演向量相关,解决SAR图像特征点的匹配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算法能较...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单演信号理论的SAR图像配准的新算法。利用单演信号局部特征构造一个单演相位一致函数,用来检测SAR图像特征。利用单演信号分量构造单演向量,通过求单演向量相关,解决SAR图像特征点的匹配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算法能较好完成SAR图像自动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单演信号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InSAR复图像多级配准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造宇 梁甸农 张永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8-511,共4页
复图像的配准是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对于星载InSAR复图像的配准,为了达到高的配准精度并同时保持较高的计算效率,需要采用多级配准的方法,即可先后采用几何配准方法、基于窗口的配准方法和基于频谱差别... 复图像的配准是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步骤。对于星载InSAR复图像的配准,为了达到高的配准精度并同时保持较高的计算效率,需要采用多级配准的方法,即可先后采用几何配准方法、基于窗口的配准方法和基于频谱差别的配准方法来完成复图像的配准。首先讨论了三种算法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其中详细分析了基于频谱差别配准方法的原理。然后分析了各算法的误差,由于基于频谱差别配准影响最终的配准精度,分析了通过去噪来减少其误差。使用上述算法对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频谱差别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