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变器驱动对三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径向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鞠金涛 朱熀秋 张维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85-3091,共7页
三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径向采用三相功率逆变器驱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但由于逆变器三相电流和为零的条件以及三极磁轴承的自身结构特点,使逆变器驱动对磁轴承的径向承载力产生一些影响。该文首先介绍了三极径向–... 三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径向采用三相功率逆变器驱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但由于逆变器三相电流和为零的条件以及三极磁轴承的自身结构特点,使逆变器驱动对磁轴承的径向承载力产生一些影响。该文首先介绍了三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气隙中磁通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分析直角坐标轴各方向产生最大悬浮力的条件,并得到了各个方向最大悬浮力公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结果一致。得出的结论对三极磁轴承的设计、安装和控制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三极 径向–轴向 逆变器驱动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驱动式六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结构原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熀秋 周睿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5,共8页
针对三极磁轴承结构不对称及其三相电流之和必须为零的限制所导致的悬浮力和控制电流之间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六极磁轴承,并对其结构原理及性能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逆变器驱动式六极径向-轴向混合... 针对三极磁轴承结构不对称及其三相电流之和必须为零的限制所导致的悬浮力和控制电流之间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六极磁轴承,并对其结构原理及性能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逆变器驱动式六极径向-轴向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等效磁路法推导出数学模型;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别得出三极结构与六极结构的力-电流特性、最大承载力,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实验研究表明:相比于三极结构,六极结构的悬浮力和控制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最大承载力提高16%,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驱动 六极 径向-轴向 混合 磁轴承 力-电流特性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志豪 朱熀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49-7658,共10页
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除了拥有传统磁轴承无摩擦磨损、无需润滑和密封、高速度、高精度和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磁轴承1个重要研究方向。详细阐述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的结构及运行原理;描述目前逆变器驱... 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除了拥有传统磁轴承无摩擦磨损、无需润滑和密封、高速度、高精度和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磁轴承1个重要研究方向。详细阐述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的结构及运行原理;描述目前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的拓扑结构;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包括结构优化、数学建模、控制技术、无传感器技术以及转子振动补偿方面;根据其关键技术探讨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驱动式磁轴承 拓扑结构 解耦控制 无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中线开绕组电驱动系统单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淑英 符焕 +2 位作者 胡晓海 孙小晗 张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056-7064,共9页
双逆变器开绕组电驱动拓扑方案,尤其是近年来提出的共中线设计方案,相比于单逆变器驱动系统而言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和较强的容错运行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以及多源混合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一种较为理想的拓扑方案。然而,拓扑的冗余运行特... 双逆变器开绕组电驱动拓扑方案,尤其是近年来提出的共中线设计方案,相比于单逆变器驱动系统而言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和较强的容错运行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以及多源混合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一种较为理想的拓扑方案。然而,拓扑的冗余运行特性也使其故障开关管的诊断较为困难。该文针对共中线开绕组驱动拓扑,在设计其零序电流和中点电位控制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受限单极性运行模式电流特征分析的单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周期平均值特征实现故障相及"故障开关对"的定位之后,为进一步对开关对中发生开路故障的开关管进行辨识,将故障相所在的逆变桥工作于受限单极性运行模式下,从而使得同一"故障开关对"中两开关管具有不同的开路故障特征,为故障开关管的准确辨识提供了条件。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故障诊断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中线双逆变器驱动拓扑 开绕组电机 开关管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相对称系统变换理论在分析6相双Y无换向器电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2,共5页
本文首先应用n相对称系统的变换理论,建立了6相双Y交流电机的动态模型;接着介绍了一种实用方便的无换向器电机的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6相双Y无换向器电机的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将6相双Y无换向器电机和3相无换向器电机作... 本文首先应用n相对称系统的变换理论,建立了6相双Y交流电机的动态模型;接着介绍了一种实用方便的无换向器电机的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6相双Y无换向器电机的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将6相双Y无换向器电机和3相无换向器电机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驱动电机 多相电机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驱动在采矿工业中的应用
6
作者 S.沙德 M.D沃勒 刘祖春 《工矿自动化》 1990年第2期48-52,共5页
当今,随着能源成本的升高,各种电气设备的作业成本也不断上涨。因此,在采用电传动方法时,用户、咨询专家和制造厂家都非常重视系统的节能和效率问题。获得更高效驱动系统的途径有:
关键词 采矿工业 能源成本 感应电机 咨询专家 电气设备 逆变器驱动 电传动 矿山设备 循环变流 驱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零转矩充电复用技术简介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栋 高加楼 +2 位作者 李柏杨 孙伟 周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862-4871,共10页
在电动汽车应用中,车载储能电池的充电一般通过充电桩或者车载充电机实现。利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逆变器与电网连接,实现从电网交流电到直流电的电能变换,最终完成对车载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可以有效节省硬件和装置建设成本,还能有效... 在电动汽车应用中,车载储能电池的充电一般通过充电桩或者车载充电机实现。利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逆变器与电网连接,实现从电网交流电到直流电的电能变换,最终完成对车载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可以有效节省硬件和装置建设成本,还能有效提升车载充电容量。但相关策略在实现时,存在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抑制由绕组交流电流引起的电机转矩和振动。该文着眼于并网过程中电机的转矩问题,对实现驱动电机逆变器与电网之间可靠电能变换的方法进行了介绍。该文介绍的零转矩并网方法,其核心是结合电机绕组的型式和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来调整定子磁动势,从而合理布控电枢反应磁场与永磁磁场的空间关系使其满足零转矩条件。相关工作旨在为电动汽车传导式车载充电提供一种可行的硬件复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电机及逆变 车载集成式充电 零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直流母线开绕组异步电机零序环流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淑英 姚乐 +2 位作者 张兴 李浩源 谢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88-3698,共11页
相比于传统的单逆变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双逆变器供电开绕组异步电机(open-end winding induction motor,OEW-IM)系统具有容错性高、拓扑结构灵活、直流侧电压等级低等优点。但是,当双逆变器采用共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时,共模电压会... 相比于传统的单逆变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双逆变器供电开绕组异步电机(open-end winding induction motor,OEW-IM)系统具有容错性高、拓扑结构灵活、直流侧电压等级低等优点。但是,当双逆变器采用共直流母线接线方式时,共模电压会通过直流母线形成环流,产生额外损耗,影响系统效率和带载能力,加剧系统的老化。逆变器非理想因素和电机零序反电动势是产生零序环流的主要原因。该文针对共直流母线OEW-IM中零序环流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共模电压可控的空间矢量PWM调制方案。通过对单台逆变器共模电压的主动控制,实现对零序环流的抑制。同时,该空间矢量调制方案能够较好地抑制逆变器对地共模电压,进而有益于电机轴电流的抑制。通过构建共直流母线OEW-IM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所提零序环流抑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绕组异步电机 逆变器驱动 共模电压 零序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结构及其悬浮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熀秋 龙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5-1824,共10页
为降低三极混合磁轴承径向悬浮力的非线性并进一步降低磁轴承的功耗和成本,提出一种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首先介绍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其径向、轴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数学模型重点分... 为降低三极混合磁轴承径向悬浮力的非线性并进一步降低磁轴承的功耗和成本,提出一种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首先介绍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其径向、轴向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数学模型重点分析径向悬浮力线性度及耦合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其径向、轴向悬浮力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并与三极混合磁轴承作相关参数对比。最后构建实验平台进行悬浮和扰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交流径向?轴向六极混合磁轴承径向悬浮力模型可等效为线性模型;轴向位移产生的磁阻力能将转子稳定悬浮于轴向平衡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磁轴承 径向-轴向 六极 悬浮力特性 逆变器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