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蒸汽动力循环耦合正、逆制冷循环的电站空冷系统 |
杨善让
徐志明
王恭
卢洪波
王升龙
陈立军
李菁华
李春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2
|
逆布雷顿(Reverse-Brayton)循环空气制冷机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
侯予
王瑾
熊联友
刘井龙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1
|
|
3
|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性能分析 |
孙郁
侯予
赵红利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4
|
逆布雷顿循环微型低温制冷机 |
王瑾
熊联友
侯予
吴刚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5
|
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分析 |
朱朝辉
侯予
熊联友
杨金焕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6
|
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敏感性分析 |
罗尘丁
张娜
蔡睿贤
刘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7
|
新型复合动力/制冷循环空冷系统电站的经济分析 |
陈立军
米利俊
徐超
雷扬
杨善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机载吊舱电动逆升压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研究 |
肖晓劲
袁修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9
|
氨吸收式串联型制冷和动力复合循环及敏感性分析 |
刘猛
张娜
蔡睿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0
|
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性能分析(一)——数学模型 |
王可
侯予
杨金焕
陈纯正
|
《流体机械》
CSCD
|
2003 |
5
|
|
11
|
使用箔片径向气体轴承的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 |
熊联友
吴刚
侯予
王瑾
刘井龙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2
|
透平—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性能分析(二)——模型的求解 |
王可
侯予
杨金焕
姚艳霞
陈纯正
|
《流体机械》
CSCD
|
2004 |
3
|
|
13
|
复合制冷循环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分析 |
赵波
杨善让
张辉
彭伟麒
胡亚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4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制冷进气冷却的解析法研究途径 |
杨承
杨泽亮
|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离心式CO_(2)逆布雷顿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 |
周娇乐
李昊
王厉
|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动态降温特性数值研究 |
赵祥雄
孙皖
刘炅辉
侯予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7
|
-150℃逆布雷顿空气制冷机动态温降特性研究 |
蔡君伟
孙皖
李斌
李涛
侯予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8
|
逆布雷顿空气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
段炀
张华
盛健
余鑫泉
杨其国
|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低温制冷技术在反应堆冷中子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厉彦忠
石泳
林明峰
陈纯正
冯全科
束鹏程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
2002 |
8
|
|
20
|
空气制冷机非稳态降温特性研究 |
夏葵
姚艳霞
杨金焕
王可
陈纯正
|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