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山板内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格局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华 吴正文 +1 位作者 刘红旭 王润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39-346,共8页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阶段 ,基本构造格局为一由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北 ,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 (J1—K1)。兴隆、承德、大庙、隆化和围场等 5条主干逆掩断层及其上驮的推覆体 ... 燕山地区自晚三叠世以来进入了板内造山带的形成演化阶段 ,基本构造格局为一由大型逆冲推覆系统组成的构造楔形体 ,尖端指向北 ,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 (J1—K1)。兴隆、承德、大庙、隆化和围场等 5条主干逆掩断层及其上驮的推覆体 ,在同一底界滑动拆离面上由南向北呈前展式扩展 ,造成的地壳缩短量达 4 4 1%。从造山带后端至前缘 ,褶皱形态由以箱状褶皱为主转变成以斜歪褶皱为主 ;断裂构造性质也从脆性断层转变为韧性断层 ,在造山带后缘还形成了三角带构造和突起构造。造山期后的构造变形对已形成的构造格局进行了改造和破坏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逆冲推覆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格局 燕山板内造山带 掩断层 断裂构造 脆性断层 韧性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