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员待发段逃逸救生主要模式及处置策略研究
1
作者 赵磊 李波 +2 位作者 李晶 付婧雨 孙辉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7,共7页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待发段,为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可靠、安全、迅速地实现航天员的逃逸救生,发射场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周密的待发段航天员逃逸救生方案。综合各种技术资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火箭待发段航天员应急逃逸救... 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待发段,为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可靠、安全、迅速地实现航天员的逃逸救生,发射场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周密的待发段航天员逃逸救生方案。综合各种技术资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火箭待发段航天员应急逃逸救生问题,分析了待发段典型的故障模式,总结了各种故障模式的判别准则和逻辑决策关系,研究了逃逸救生的决策信息流程和实施方式,最后从提升逃逸救生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提出3点思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 航天员 待发段 逃逸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飞船逃逸救生分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仁璋 汤溢 +1 位作者 李颐黎 张书庭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针对神舟飞船建立了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大气层内逃逸飞行器与返回舱分离过程中前、后体气动特性,对不同马赫数、前体攻角、前体与后体滚动角,计算前、后体的相对运动,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体是否飞离前体尾流区,为飞船应... 针对神舟飞船建立了三维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大气层内逃逸飞行器与返回舱分离过程中前、后体气动特性,对不同马赫数、前体攻角、前体与后体滚动角,计算前、后体的相对运动,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后体是否飞离前体尾流区,为飞船应急救生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飞船 逃逸救生装置 分离动力学分析 滚动角 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 被引量:9
3
作者 武新峰 彭祺擘 +1 位作者 黄冉 李静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126,共6页
为提高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的覆盖性和有效性,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设计。首先,进行运载火箭逃逸救生任务分析,识别相关系统及其任务需求,建立任务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运载火箭... 为提高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的覆盖性和有效性,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设计。首先,进行运载火箭逃逸救生任务分析,识别相关系统及其任务需求,建立任务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运载火箭飞行程序,建立不同时刻的主要故障模型,研究提出不同故障的可能应对策略,形成功能需求模型。最后,在逻辑仿真中调用弹道仿真程序,验证了逃逸救生策略的可行性,实现了需求的闭环验证。通过采用该方法,完成了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任务需求模型化,奠定了全任务周期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载人飞船 逃逸救生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起神州5号——“高海况打捞设备”项目完成
4
作者 徐竹青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80,共1页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承担的载人航天工程“高海况打捞设备”项目,是航天员逃逸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所研制完成的三套“高海况打捞设备”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参加完成了“神舟”四号和五号的发射任务。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载人航天工程 高海况打捞设备 航天员 逃逸救生系统 发明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5
作者 黎汉华 石玉红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0,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栅格翼的研制动态和发展趋势,讨论了栅格翼相对于传统平板翼的优势,最后结合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开展栅格翼各方面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栅格翼 救生逃逸系统 稳定翼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