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帖的‘逃亡’之路”等六则
1
作者 肖歌 《书法教育》 2024年第5期2-3,共2页
名帖的“逃亡”之路:《宣示表》衣带过江《宣示表》又称《尚书宣示表》,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书法家钟繇所作。相传《宣示表》的墨迹被王羲之的叔父王导在晋室南迁之际“衣带过江”到南方,之后传到王羲之手里。王羲之的朋友王修非常喜欢钟... 名帖的“逃亡”之路:《宣示表》衣带过江《宣示表》又称《尚书宣示表》,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书法家钟繇所作。相传《宣示表》的墨迹被王羲之的叔父王导在晋室南迁之际“衣带过江”到南方,之后传到王羲之手里。王羲之的朋友王修非常喜欢钟繇的书法,将《宣示表》借走观摩。王修死后,其母深知《宣示表》是他平生最爱,遂以入棺。这便是书法史上的著名典故“衣带过江”的故事。现在我们看到的《宣示表》是刻帖本,保存在《淳化阁帖》中,虽然不是真迹,但依然能从中感受到钟繇书法的古雅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淳化阁帖》 钟繇 书法史 刻帖 名帖 三国时期 王羲之 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德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诗经》 阎连科 风雅 逃亡 中国文学 春秋时代 黄河流域 华夏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逃脱的“逃亡”——评电影《老无所依》的宿命意识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桂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8-49,共2页
影片《老无所依》以莫斯的逃亡为线索,通过三个人物的命运来阐释宿命意识。这种宿命意识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基督教中的"性本恶"观念,恩格斯的"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论断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在暴力背后,影片透出... 影片《老无所依》以莫斯的逃亡为线索,通过三个人物的命运来阐释宿命意识。这种宿命意识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基督教中的"性本恶"观念,恩格斯的"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论断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在暴力背后,影片透出浓重的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终极关怀色彩,富有极大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无所依》 逃亡 宿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童小说的逃亡意识 被引量:5
4
作者 闫兰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6-27,共2页
对现实生活的恐惧是人类逃亡的动机,苏童描写了两种逃亡方式:消极的躲避与激烈的反抗,苏童通过这样的表述,使人类更清醒的认识现实存在,体现了苏童对人类生存的命名能力。
关键词 苏童 小说 逃亡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犹太人逃亡电影的精神特质——从三部影片看犹太人的逃亡
5
作者 李贤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9-90,共2页
“逃亡电影”是指主要表现逃亡这一主题的电影,其中逃亡者与追捕者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制度或机构成为电影冲突的关键。本文运用叙事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三部反映犹太人的逃亡电影为个案.以逃亡为叙事线索,从犹太人的历史、宗教信... “逃亡电影”是指主要表现逃亡这一主题的电影,其中逃亡者与追捕者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制度或机构成为电影冲突的关键。本文运用叙事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三部反映犹太人的逃亡电影为个案.以逃亡为叙事线索,从犹太人的历史、宗教信仰的角度对犹太人的逃亡电影进行探讨,从而对逃亡电影的特征进行梳理.得出逃亡电影的特征以及作为母题的逃亡是如何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亡 逃亡电影 犹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逃亡者的城市叙事——论刘玉栋的长篇小说《年日如草》
6
作者 刘传霞 石万鹏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73-80,共8页
“从乡村向城市逃亡,实在是近代文明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逃亡人群中从来都不乏日后成为作家的人,20世纪90年代步八文坛的山东作家刘玉栋就是这人群中的一位。1988年年仅17岁的刘玉栋离开故乡——鲁北... “从乡村向城市逃亡,实在是近代文明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逃亡人群中从来都不乏日后成为作家的人,20世纪90年代步八文坛的山东作家刘玉栋就是这人群中的一位。1988年年仅17岁的刘玉栋离开故乡——鲁北平原庆云县,来到山东省会济南市,从此他这个昔日乡村少年的生活就与城市纠缠在一起,进而成为城市人。然而,乡村生活、童年记忆已经刻骨铭心,积淀成了乡村情结,不仅深深左右着他的情感认同,也影响着他的身份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 城市叙事 刘玉栋 长篇小说 逃亡 20世纪90年代 山东作家 童年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无的逃亡——关于鲁敏的《奔月》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勇 《百家评论》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鲁敏的《奔月》(2017)让人想起几年前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匿名》,都是针对现实日常来重新陌生化的美学努力,都是力图在现实日常之外的另一陌生时空重新安置个人而最终不可得的象征。但两部小说给人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匿... 鲁敏的《奔月》(2017)让人想起几年前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匿名》,都是针对现实日常来重新陌生化的美学努力,都是力图在现实日常之外的另一陌生时空重新安置个人而最终不可得的象征。但两部小说给人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匿名》给人以滞重和凝涩的话,《奔月》带给读者的则可能是反讽和荒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月》 鲁敏 逃亡 虚无 长篇小说 王安忆 陌生化 匿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家族》中的末世逃亡与人类生存
8
作者 王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电影《生存家族》以突如其来的电能消失为灾难背景设定,讲述城市人铃木一家从东京至鹿儿岛历时三个月的单车逃亡经历。电影借助家庭成员的逃亡之旅,聚焦铃木一家的"城市病",巧妙使用人物符号展示父权的消解与再建构,同时重新... 电影《生存家族》以突如其来的电能消失为灾难背景设定,讲述城市人铃木一家从东京至鹿儿岛历时三个月的单车逃亡经历。电影借助家庭成员的逃亡之旅,聚焦铃木一家的"城市病",巧妙使用人物符号展示父权的消解与再建构,同时重新诠释了城市与农村的共存关系。电影紧扣当下时代发展脉搏,将城市与城市人置于极端环境。以喜剧形式讲述家庭的末世逃亡,以家庭视角展现当代人类的生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口史靖 城市病 父权 逃亡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曲叩问与寻找的悲歌——读邹联安的抒情长诗《逃亡者》
9
作者 吴广平 《艺海》 2010年第8期137-138,共2页
中国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中国传统诗歌长诗较少,短诗较多,缺乏西方诗歌那种博大、恢宏的文化传统。五四以后,受欧风美雨的影响,中国才出现较多的结构浩繁、篇幅宏大的长篇诗歌巨制。但是,长诗,尤其是抒情长诗,一般诗人不敢问津... 中国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中国传统诗歌长诗较少,短诗较多,缺乏西方诗歌那种博大、恢宏的文化传统。五四以后,受欧风美雨的影响,中国才出现较多的结构浩繁、篇幅宏大的长篇诗歌巨制。但是,长诗,尤其是抒情长诗,一般诗人不敢问津,因为需要非凡的气魄,需要澎湃的激情,需要深邃的思想,需要横溢的才华。因此,当我读到邹联安的长达四千余行的抒情长诗《逃亡者》时,不禁为之一怔!这是作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反复锤炼、精心打磨的一部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长诗 逃亡 中国传统诗歌 悲歌 叩问 西方诗歌 文化传统 长篇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鹏博士:三季度机构牛散齐逃亡
10
作者 张鹏飞 《股市动态分析》 2013年第45期14-14,共1页
2013年的A股牛股排行榜中,鹏博士(600804)必然有一席之地。公司之所以成为牛股,有两个因素不容勿视:题材众多与融资盘,这与其它牛股也明显不同。宽带中国、互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灸手可热的题材都与公司有关,堪称“题材王... 2013年的A股牛股排行榜中,鹏博士(600804)必然有一席之地。公司之所以成为牛股,有两个因素不容勿视:题材众多与融资盘,这与其它牛股也明显不同。宽带中国、互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灸手可热的题材都与公司有关,堪称“题材王”。众多题材又为融资盘的持续融资买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股 博士 逃亡 机构 题材 排行榜 融资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养蜂问答(六)——怎样防止蜂群逃亡
11
作者 匡邦郁 《云南农业》 2001年第6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科学养蜂 蜂群逃亡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逃亡的一代诗人“树碑立传”——评陶保玺《台湾新诗十家论》
12
作者 孙仁歌 《写作》 2010年第8期46-48,共3页
《台湾新诗十家论》是陶保玺以台湾新诗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大代表人物为研讨对象的诗论专集。这是陶保玺回报台湾诗坛的一份厚礼,也是台湾乃至大陆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引人注目的贡献。需要说明的是,陶保玺对台湾一代实力派... 《台湾新诗十家论》是陶保玺以台湾新诗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十大代表人物为研讨对象的诗论专集。这是陶保玺回报台湾诗坛的一份厚礼,也是台湾乃至大陆诗学研究领域的又一引人注目的贡献。需要说明的是,陶保玺对台湾一代实力派诗人的景仰与青睐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写作《新诗大千》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台湾诗人群体,并从中甄选了10余位诗人诗作作为该书新诗诗体结构(即形象思维结构和诗人情感结构形态的典型范例)的阐释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诗十家论》 诗人群体 陶保玺 逃亡 《新诗大千》 新诗创作 代表人物 台湾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服老的成龙——从《绝地逃亡》看龙氏电影的回归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其明 郭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2016年略显低迷的暑期国内电影市场,《绝地逃亡》4天狂揽4亿票房的佳绩相当突出。在此之前,成龙曾先后拍摄了《警察故事2013}及《天将雄狮》,突出的主旋律风范和说教意味使电影饱受诟病,也让成龙团队意识到,家庭悲情牌和抓主旋... 在2016年略显低迷的暑期国内电影市场,《绝地逃亡》4天狂揽4亿票房的佳绩相当突出。在此之前,成龙曾先后拍摄了《警察故事2013}及《天将雄狮》,突出的主旋律风范和说教意味使电影饱受诟病,也让成龙团队意识到,家庭悲情牌和抓主旋律并非自我所长,成就“龙氏电影”的核心依然是功夫喜剧。《绝地逃亡》是成龙的第104部电影,尽管电影口碑较之成龙巅峰时期的作品有所下降,套路化的剧情设定以及主角动作能力的退化令观众有些失望,但标志性的成龙元素仍旧使得这部电影被誉为“龙氏喜剧”回归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成龙 逃亡 回归 警察故事 团队意识 动作能力 主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都在逃亡”——读季红真《萧红传》兼谈萧红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志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6,共8页
关键词 萧红 萧军 逃亡 作家 创作生涯 回忆 序言 评传 开拓者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以《绝地逃亡》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易阳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8期157-157,共1页
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为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绝地逃亡》将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成龙式的武打表演是成龙电影喜剧元素的重要因素。其次,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体现在独特的叙事角度上。第三,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 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为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绝地逃亡》将成龙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成龙式的武打表演是成龙电影喜剧元素的重要因素。其次,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体现在独特的叙事角度上。第三,成龙电影的喜剧元素还体现在角色设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龙电影 喜剧元素 《绝地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亡至哈尔滨的“白俄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 《兰台内外》 2017年第3期7-8,共2页
"白俄人"泛指十月革命后逃离俄罗斯移居国外的俄罗斯人,是那些没有苏联国籍、没有苏联护照的俄国人的专用名词。他们对当时俄国的政权(苏维埃政权)持反对态度,在当时被称为"白俄人"或者"无国籍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不甘... "白俄人"泛指十月革命后逃离俄罗斯移居国外的俄罗斯人,是那些没有苏联国籍、没有苏联护照的俄国人的专用名词。他们对当时俄国的政权(苏维埃政权)持反对态度,在当时被称为"白俄人"或者"无国籍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不甘心失败的俄国资产阶级、贵族、旧官吏组成临时政府,发动了持续几年的内战。1922年10月,红军已取得全面胜利。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下令让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其中一部分人通过陆路来到了哈尔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白俄 十月革命后 苏维埃政权 逃亡 苏联国籍 俄罗斯人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飘泊浮萍是我身——解读聂华苓《桑青与桃红》中的女性逃亡者形象
17
作者 张欣悦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8-20,36,共4页
台湾女作家聂华苓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是一曲背负了家国命运的流浪者悲歌。作家以女性的视角塑造了桑青/桃红这一乱世之中漂泊无依的女性逃亡者形象,表现出半个世纪以来女性身体迁徙以及精神流亡的现实图景,重... 台湾女作家聂华苓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长篇小说《桑青与桃红》,是一曲背负了家国命运的流浪者悲歌。作家以女性的视角塑造了桑青/桃红这一乱世之中漂泊无依的女性逃亡者形象,表现出半个世纪以来女性身体迁徙以及精神流亡的现实图景,重在揭示时代动荡中的女性"困陷"与"逃亡"的人类生存命题,为解读特定历史背景下女性的人生命运与心灵诉求提供了历史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青/桃红 女性形象 “困陷”与“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方逃亡派诗人的尴尬处境——论兰色姆﹑退特﹑沃伦的身份
18
作者 尹凤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86-87,共2页
兰色姆﹑退特﹑沃伦一直以来都被定位于著名的南方逃亡派诗人,但是本文对其身份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他们的身份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并从其生活经历,前后不一致的思想和复杂的诗学特征三方面来说明其处境。
关键词 逃亡诗人 兰色姆 遐特 沃伦 哲学思想 诗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亡》(散文)
19
作者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5-,共1页
关键词 散文 逃亡 劳改农场 劳改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历史与现实的记忆中“逃亡”——读尤凤伟的长篇小说《衣钵》
20
作者 姜玉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155,共1页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长篇小说 尤凤伟 逃亡 记忆 叙事模式 题材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