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生态视域下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研究
1
作者 吴海茹 李贺 +2 位作者 邹晨 寇迪一 乌日图宝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7-324,共8页
目的从文化生态视角探究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的路径与方法,解决多文种并存下字体适配问题,适应多文种字体融合的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理论,通过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层次的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转译,挖掘多文种字体置于其文化... 目的从文化生态视角探究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的路径与方法,解决多文种并存下字体适配问题,适应多文种字体融合的社会发展需要。方法基于文化生态理论,通过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层次的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转译,挖掘多文种字体置于其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适应性。经字体特征分析,获取文化生态要素样本筛选结果、适配方法建构,继而对蒙汉双语字体进行适配优化。结果围绕文化生态视域下蒙汉双语适配设计路径与方法的探索,完成莫尼山非遗小镇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结论聚焦蒙汉双语字体适配设计,挖掘多文种字体与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民族语言传承新思路,服务于多语言的社会公共环境,加强多元文化认同路径,赋能民族地区的文旅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蒙汉双语 字体适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司机室人机几何适配性设计规范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北苑 方卫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针对驾驶座椅选择、驾驶空间设计与驾驶视野校核等方面的几何适配性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CRH系列动车组司机室人机几何适配性设计所遵循的标准.得到的结论可用于CRH动车组司机室几何适配性设计中,为贯彻UIC 651的...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针对驾驶座椅选择、驾驶空间设计与驾驶视野校核等方面的几何适配性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CRH系列动车组司机室人机几何适配性设计所遵循的标准.得到的结论可用于CRH动车组司机室几何适配性设计中,为贯彻UIC 651的相关规范提供方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几何设计 司机室 动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与武器系统的适配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伟 周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引信是弹药武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引信只有与其它子系统多方面适配,才能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效能。通过分析引信与武器系统中其它子系统之间在任务与功能、信息的利用与传输、能源、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适配关系,提出了设计中引信与战斗... 引信是弹药武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引信只有与其它子系统多方面适配,才能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效能。通过分析引信与武器系统中其它子系统之间在任务与功能、信息的利用与传输、能源、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适配关系,提出了设计中引信与战斗部、火控、制导等子系统间的适配关系,并采用适配性方法设计引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子系统 关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曲线的机械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雷 邢作霞 +2 位作者 陈明阳 徐健 王湘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470,共6页
为改善风力提水机组设计中的部件匹配性问题,提高提水机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通过各部件运行曲线之间的工作点追踪与交叉确定风轮、空气压缩机以及隔膜泵之间相匹配的最佳设计点。并依照该方法设... 为改善风力提水机组设计中的部件匹配性问题,提高提水机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匹配性设计方法。通过各部件运行曲线之间的工作点追踪与交叉确定风轮、空气压缩机以及隔膜泵之间相匹配的最佳设计点。并依照该方法设计试验样机,通过对样机的监测,各个运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与理论一致,样机运行稳定。该匹配性设计方法可普遍适用于机泵分离式风力提水机组,提高机组的寿命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设计 曲线拟合 风力提水 空气压缩机 隔膜泵 机泵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残儿童木质假肢的感性工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宁 陈师豪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2,79,共6页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汇,应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建立了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设计师通过对木质材料产品设计特性、加工技术和情感化设计优势的分析,从造型、功能、人机进行产品适配设计,实现了产品的情感化体验。以肢残儿童假肢为载体进行感性工学设计实践,在满足6~12岁肢残儿童使用需求的同时契合其情感需求,实现了假肢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旨在为同类型产品提供设计方法指导,给予特殊儿童群体人性化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假肢 感性工学 肢残儿童 适配设计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