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21
1
作者 辛志英 黄国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粗略探讨。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普通研究、适用研究、实用研究、互补与整合、个别描写与普通描写。本文的意义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和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符号... 本文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粗略探讨。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普通研究、适用研究、实用研究、互补与整合、个别描写与普通描写。本文的意义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和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符号系统的描写和解释。文章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论是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终极目标服务的,即建立功能语义学,从而实现对意义的普通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适用语言学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互补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柴同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在《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一书中,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系统的三个互补性:词汇与语法、[语言作为]系统与[语言作为]语篇以及口语与书面语。通过讨论这三种互补关系,韩礼德对其所倡导的"适用语言学"理论作出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在《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一书中,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系统的三个互补性:词汇与语法、[语言作为]系统与[语言作为]语篇以及口语与书面语。通过讨论这三种互补关系,韩礼德对其所倡导的"适用语言学"理论作出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事实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建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还涉及了许多类似的互补关系,如"及物与作格"、"创造与转换"、"肯定与否定"、"情态与意态"、"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析取与合取"、"一致式与隐喻式"、"内部与外部"以及"理论与实践(或应用)"等。系统描写和分析这些互补性概念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建构"适用语言学"理论的意义。这些互补模式体现了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本质特征,也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 适用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 被引量:35
3
作者 胡壮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2006年3月26日韩礼德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的"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成立大会上,做了题为"研究意义:建立一个适用语言学"的主旨报告。本文就适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可用语言学的意义差异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 2006年3月26日韩礼德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的"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成立大会上,做了题为"研究意义:建立一个适用语言学"的主旨报告。本文就适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可用语言学的意义差异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论述适用语言学的长期目标是为了建立语言的意义发生系统,其工作机制是以社会理据来解释和描写语义发生,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智能应用。此外,还谈及适用语言学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用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义发生 智能应用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