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适度指数法的流域流水网阈值确定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泰兵 夏达忠 张行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针对集水面积阈值为提取河网的关键参数,提出了采用改进的适度指数法确定理想的集水面积阈值,并与常用的河网密度法进行了比较,以多营坪流域为例完成了河网水系提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水系与蓝线水系拟合精度较好,优于河网密... 针对集水面积阈值为提取河网的关键参数,提出了采用改进的适度指数法确定理想的集水面积阈值,并与常用的河网密度法进行了比较,以多营坪流域为例完成了河网水系提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水系与蓝线水系拟合精度较好,优于河网密度法提取的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分布式水文模型 改进的适度指数法 集水面积阈值 河网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在嘉陵江流域的比较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程中阳 张行南 方园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29,共5页
为探讨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用于不同流域面积、不同地形地貌特征流域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将河网密度法、适度指数法和分形维数法3种常用的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应用于嘉陵江流域。结果表明:河网密度法方法简单,对下垫面分布均匀、地形起... 为探讨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用于不同流域面积、不同地形地貌特征流域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将河网密度法、适度指数法和分形维数法3种常用的集水面积阈值确定方法应用于嘉陵江流域。结果表明:河网密度法方法简单,对下垫面分布均匀、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地区模拟效果更好;适度指数法对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区域模拟效果较好,计算结果受缓冲半径的影响;分形维数法模拟效果不稳定,不适用于面积和地形起伏度较大且河道多弯曲的流域。研究结果可为嘉陵江流域水系提取时阈值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面积阈值 河网密度 适度指数法 分形维数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MODEL的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园皓 张行南 夏达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7,共4页
为减小河道栅格对地形指数分布的影响,引入适度指数法获取流域生成河道的起始临界值,并作为流域中河道栅格的上坡集水面积,使计算的地形指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基于TOPMODEL原理与地形指数计算的原理与流程,以腰古流域为例,采用次洪资料... 为减小河道栅格对地形指数分布的影响,引入适度指数法获取流域生成河道的起始临界值,并作为流域中河道栅格的上坡集水面积,使计算的地形指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基于TOPMODEL原理与地形指数计算的原理与流程,以腰古流域为例,采用次洪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检验。结果表明,TOPMODEL模拟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DEL 地形指数 起始临界值 适度指数法 腰古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带分类的最佳阈值与河网密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羽婷 张行南 刘伯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0,25,共5页
为了使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单元更好地反映垫面特性,基于地形带的分类,运用ArcGIS软件的划分单元面积功能,采用改进的适度指数法推求长江上游研究区流域的最佳阈值,能够最终确定不同地形带流域河网密度与最佳阈值的关系。实例结果表明:... 为了使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单元更好地反映垫面特性,基于地形带的分类,运用ArcGIS软件的划分单元面积功能,采用改进的适度指数法推求长江上游研究区流域的最佳阈值,能够最终确定不同地形带流域河网密度与最佳阈值的关系。实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适度指数法可以生成反映实际水系,且与蓝网拟合程度高的模拟河网;根据不同地形带的河网密度与最佳阈值关系和已知蓝线河网密度,可以快速得到流域的最佳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形带分类 改进的适度指数法 河网密度 最佳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