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自适应增强的人机特征解耦可分级压缩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平 沙莉娅 +2 位作者 吴颖 杨超 黄新彭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图像压缩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旨在传输过程中保留尽可能少的关键信息,同时使得压缩后的图像保持较好的质量。而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图像的主要消费者不仅仅是人类而更多的是机器,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同时面向人类视觉和机器视觉的图像压缩... 图像压缩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旨在传输过程中保留尽可能少的关键信息,同时使得压缩后的图像保持较好的质量。而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图像的主要消费者不仅仅是人类而更多的是机器,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同时面向人类视觉和机器视觉的图像压缩方法十分具有意义。然而,现有的基于学习的图像编码技术虽然已经在人眼感知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性的进步,但由于信号保真度及语义保真度的方法在驱动目标上存在分歧,无法同时满足机器视觉和人眼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任务自适应增强的特征解耦可分级压缩方法,旨在利用单一比特流来支持多种视觉任务,并根据需求进行图像的选择性重建或完全重建。具体而言,本方法将图像特征解耦为目标特征和背景特征分别进行压缩和重建,所得到的目标图像用于后续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任务,而高质量完整重建的图像供人眼观看。这样不仅在实现视觉任务时避免了重建完整图像,提高压缩效率,还能够满足人眼的不同需求。此外,为了解决因目标区域重要性差异而引起的任务性能不平衡问题,本方法还设计了可插拔的任务自适应单元,并将其嵌入在目标特征解码器中,从而可以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调整特征以增强重建目标图像的分析性能,而无须重新训练整个网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与其他编解码器相比,展现出了更优的任务性能和速率失真(RateDistortion)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人机协同 特征解耦 任务自适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动态风险及适应性治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潇 罗世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向强人工智能时代迈进,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对“奇点”的期待,还存在着对技术治理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的隐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可阶段性刻画为“初始-结果-衍生”三层表征,且其具有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向强人工智能时代迈进,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对“奇点”的期待,还存在着对技术治理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的隐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可阶段性刻画为“初始-结果-衍生”三层表征,且其具有动态特性,具体可解构为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高流动性。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传统治理体系面临治理思维、治理工具及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困局。而出于技术发展与风险规制的协调目标,适应性治理成为其中应有之义:既突破传统治理困局、灵活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又不至于过于冒进、破坏治理体系整体稳定。具言之,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适应性治理体系包括如下内容:治理思维方面,强调动态风险的分配正义;治理工具方面,制度伦理化与生态科技化并行;而治理体制方面,以合规、赋权与监管作为不同阶段风险的主要治理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分层行动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动态风险 适应性治理 科林格里奇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代教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志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状态。无论为单亲教养还是隔代教养,留守儿童都面临某些方面的发展挑战,其中又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挑战最为突出。隔代教养下的留守儿童同时面对亲子隔离与隔代亲合的正负面影响,其发展结... 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状态。无论为单亲教养还是隔代教养,留守儿童都面临某些方面的发展挑战,其中又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挑战最为突出。隔代教养下的留守儿童同时面对亲子隔离与隔代亲合的正负面影响,其发展结果是多维和多样的,除了心理韧性、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对欠缺外,也可能发展出更为独立的人格并减少心理抑郁风险。在传统家庭功能削弱、社会流动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宜充分挖掘和发挥儿童主任制度的功能,以儿童主任为枢纽,链接政府、社会及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隔代教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留守经历 祖辈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运行速度下现有接触网系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佳 于杰 +3 位作者 鲁小兵 张家玮 姚永明 丁润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本文结合我国现有典型接触网系统类型,通过弓网动态耦合仿真和高速综合试验数据分析,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张力、设施断面、装备在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适应性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及方向。研究结论:(1)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弓网受流质量恶化,动车组升单弓运行时接近标准限值,重联升双弓运行时无法更好适应更高速度的要求;(2)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导线、定位、吊弦、弹性吊索、电连接等空间动态位移增加,线索、构件相互间易发生碰撞、磨损,安全风险增大;(3)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装备振动疲劳加剧,虽能满足荷载强度需求,但系统及装备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降低,服役寿命大幅缩短;(4)本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及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 接触网 系统参数 装备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忠宾 李福涛 +3 位作者 司垒 魏东 戴嘉良 张森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6-311,共16页
自适应截割技术是实现采煤机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对提升煤矿开采效率、提高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开展了自适应截割技术的综述研究,重点探讨了其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根据核心功能和技术目标,将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技术划分... 自适应截割技术是实现采煤机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对提升煤矿开采效率、提高安全性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开展了自适应截割技术的综述研究,重点探讨了其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根据核心功能和技术目标,将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技术划分为记忆截割、透明地质、煤岩识别和自适应控制4个研究内容。记忆截割通过记录历史数据来优化采煤路径,透明地质利用综合探测技术获取实时地质信息,煤岩识别技术根据不同的识别原理,可以分为基于物理参数的间接法、基于视觉的直接法、以及探地雷达和超声波等基于波动特性的探测法,以实现煤岩界面或煤岩性质的精确识别,自适应控制则通过自动化调节采煤机的运行参数。这些技术从多个角度提升了采煤机的智能化水平。然而,由于煤层地质条件及恶劣开采环境的影响,现有技术在适应性和经济性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针对未来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建议:促进记忆截割、透明地质与煤岩识别技术的融合,以实现更高效的煤层信息获取;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以提高煤岩识别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优化采煤机的运行策略,同时研究多领域协同仿真控制策略,以应对技术瓶颈并增强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截割 煤岩识别 记忆截割 透明地质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加速的自适应二次约束零陷展宽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志奇 张恩赏 黄平平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5-608,共14页
雷达、声呐和无线通信等应用对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基于最速迭代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存在“过拟合”特性,导致在相干干扰条件下的干扰抑制性能急剧下降。另外,当干扰存在扰动且导向向量失配时... 雷达、声呐和无线通信等应用对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基于最速迭代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存在“过拟合”特性,导致在相干干扰条件下的干扰抑制性能急剧下降。另外,当干扰存在扰动且导向向量失配时,也无法有效抑制干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梯度(Conjugate Gradient,CG)加速的二次约束宽零陷干扰抑制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G算法的快速收敛特性,完成采样协方差矩阵与导向向量间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其次将CG算法输出的权矢量作为迭代最速波束形成方法的初始权值,利用该方法的“过拟合”特性,确保对期望信号的强锁定;最后提出了一种强化干扰特征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实现宽带相干干扰下的干扰来波方向估计,并将该方法与二次约束零陷展宽方法结合,用于捕获干扰特征,形成自适应零陷。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单快拍、宽带相干干扰条件下,能够自适应抑制干扰且稳健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快拍 宽带相干信号 适应波束形成 零陷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联网中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海英 沈金宇 +2 位作者 杨天玲 仇健 王占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3-2510,共8页
针对现有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存在参与者本地模型参数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智能物联网的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方案。该方案利用自适应量化技术减少参与者的通信开销,设置两个聚合服务器,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 针对现有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存在参与者本地模型参数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智能物联网的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方案。该方案利用自适应量化技术减少参与者的通信开销,设置两个聚合服务器,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秘密共享方案和不经意传输协议相结合,构造一种保护本地模型参数隐私的安全聚合协议,并在合理假设下证明所提方案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获得较高准确率的全局模型,极大减少了参与者的通信开销和隐私保护计算开销,非常适用于智能物联网中资源受限的轻量级物联网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隐私保护 适应量化 秘密共享 不经意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内核自适应融合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磊 胡君红 任洋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73,共9页
针对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系列、VFNet等)在高空拍摄场景下目标背景复杂、检测精度低、特征混叠等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目标检测算法CSPENet。首先,采用基于大内核深度卷积CSPNeXt作为模型主干,提高模型捕捉... 针对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系列、VFNet等)在高空拍摄场景下目标背景复杂、检测精度低、特征混叠等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目标检测算法CSPENet。首先,采用基于大内核深度卷积CSPNeXt作为模型主干,提高模型捕捉全局上下文的能力;其次,通过引入特征细化模块(FRM)在空间和通道维度上生成自适应权重,可有效抑制混叠特征,并在特征融合阶段添加基于移动网络的感受野注意力(RFA)机制解决大内核参数共享问题;最后,采用EIoU损失函数作为模型的回归损失函数,并拆分预测框和真实框纵横比的影响因子,以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并改善定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SPENet在VisDrone-DET数据集上相对于DINO算法平均准确率均值提升4.4百分点,为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新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内核 小目标 上下文信息 特征细化 适应融合 感受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华 王远 +1 位作者 张智轩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估计自适应律来代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并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有更短的调节时间,更好的跟踪精度,验证了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鲁棒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强的多视图对比推荐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迅 王海鹏 +1 位作者 胡新荣 杨捷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架构的推荐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在处理富含流行偏见和交互噪声的数据时,未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对比学习作为一种从无标记数据中学习的新兴技术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潜在方案。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图对比推荐...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架构的推荐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在处理富含流行偏见和交互噪声的数据时,未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对比学习作为一种从无标记数据中学习的新兴技术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潜在方案。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图对比推荐算法AMV-CL。首先,基于节点的潜在表征构建用户-项目交互图的互补图;其次,引入自适应增强技术,分别从节点和边缘角度生成多视图数据,并通过重参数化网络调整图结构;最后,规范化对比损失中锚节点的正样本来源,同时利用多视图对比损失来学习用户/项目的潜在表征。在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最优基准方法SimGCL,AMV-CL在评价指标Recall@20和NDCG@20上的提升最高可达到12.03%和12.64%,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推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推荐系统 多视图 对比学习 适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交互的伪标签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仲民 杨富君 胡文瑾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
针对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中存在的感受野不足、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交互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压缩注意力机制对图像特征进行压缩并输入到网络以增强丰富的局部信息... 针对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中存在的感受野不足、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特征交互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压缩注意力机制对图像特征进行压缩并输入到网络以增强丰富的局部信息。其次,设计了残差特征交互模块,通过特征交互的方式将全局信息编码到特征中,同时增大模型感受野,强化网络对行人特征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采用基于部分卷积的瓶颈层模块在部分输入通道上进行卷积运算以减少冗余计算,提高空间特征提取效率。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三个适应性数据集上mAP分别达到了82.9%、68.7%、26.6%,Rank-1分别达到了93.7%、82.7%、54.7%,Rank-5分别达到了97.4%、89.9%、67.5%。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行人特征得到更好的表达,识别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无监督域自适应 特征压缩 多尺度特征交互 部分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反向适应”:对待算法的一种伦理态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伦 刘梦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179,180,共10页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类文化创新活力,影响社会协调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人类沉浸在碎片化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一种不自知的“反向适应”,从而遗忘了人本该怎样的事情。人类主动接受算法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和支配,迎合算法文化的生成,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人与人之间无法联结的社群性困境。基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算法的伦理态度,即为了保障人的本质存在,应审思和超越“反向适应”,聚焦和谐共鸣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伦理问题 反向适应 和谐共鸣 伦理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不弱能:SOC理论视角下农村老年抖音用户的数字社交与主体适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娜 金一凡 石雪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伴随着数字化与老龄化的交织,数字反哺的深入与适老化的基础搭建,老年群体实现了从数字难民到数字弱势群体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用户、网络主播的转变。在成功老龄化元模型SOC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农村老年群体的短视频社... 伴随着数字化与老龄化的交织,数字反哺的深入与适老化的基础搭建,老年群体实现了从数字难民到数字弱势群体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用户、网络主播的转变。在成功老龄化元模型SOC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农村老年群体的短视频社交生活,发现农村老年群体虽依旧弱势但非弱能,在数字环境下通过选择、优化与补偿找到了适应资源减少与关系流失等结构性困境的方法,并透过数字社交发现了农村老年技术适应、行为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表征。研究突破了SOC理论的常规分析视角,融入数字空间挖掘老年群体的媒介使用与主体构建,在技术协同下更好地从老年个体出发提供适老社会搭建的经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用户 短视频 数字社交 数字适应 数字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学习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隐忧与省思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远碧 杨薛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自适应学习可谓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举,是现代“因材施教”的技术实践。它通过构建学习者模型来规划自适应学习路径、完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发挥学习的预测与预警功能,让人不得不折服于技术的无穷魔力。然而... 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自适应学习可谓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举,是现代“因材施教”的技术实践。它通过构建学习者模型来规划自适应学习路径、完成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发挥学习的预测与预警功能,让人不得不折服于技术的无穷魔力。然而,智能的教育技术在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同时,也潜藏着对学习者主体性的僭越、超越性的消解、社会性的阻隔、生成性的限制等问题,使教育偏离价值轨道。省思大数据技术的可为与不可为,更好地呈现“自适应学习”新样态,需要在人机对话的基础之上建立人机秩序与人机协同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坚守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本质,追求对人完整性与内在性的充分展现与获致,从而实现技术赋能教育,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学习 大数据技术 伦理隐忧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倡议视阈下的中国—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涛 林汉东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4,共14页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 中国和东盟诸国都是易受气候负面影响的国家,在气候适应领域缺乏治理经验,促使双方共同探索气候适应治理路径。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全球发展倡议已成为中国深化与东盟气候适应治理合作的新纽带,二者在寻求“气候适应正义”、强化“适应战略和机制”对接及弥合“适应差距”存在高度契合性。当前中国和东盟的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融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维度中,又不可避免地面临适应治理层级、政策协调、适应投融资及地缘政治相互作用的难题。中国和东盟应联合加强气候适应政策协调与框架对接、积极寻求气候适应资金支持、有效平衡适应治理与发展的关系、积极管控气候适应治理的地缘政治,从而有序拓展和提升气候适应治理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气候适应 中国—东盟合作 适应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等效能耗最小的燃料电池船舶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晓彦 曹伟 韩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为实现等效能耗最小策略中等效因子的实时调整,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等效能耗最小的能量管理策略。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多种群自适应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优等效因子提取方法,该方法为双层优化的结构。在上层优化中,以船舶的运行成本、储... 为实现等效能耗最小策略中等效因子的实时调整,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等效能耗最小的能量管理策略。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多种群自适应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优等效因子提取方法,该方法为双层优化的结构。在上层优化中,以船舶的运行成本、储能系统最终电量和初始电量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燃料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最优运行轨迹;在下层优化中,建立等效因子的优化模型,提取最优等效因子的分布。然后,建立以系统状态参数为输入、等效因子为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最优的等效因子作为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神经网络模型与等效能耗最小策略相结合,可实现等效因子的实时调整。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船舶混合能源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基于自适应等效能耗最小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恒定等效因子的等效能耗最小策略相比,储能系统的最终电量更接近初始值,氢气的总消耗量降低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船 能量管理策略 神经网络 等效因子 多种群自适应协同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控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晓蓉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3,共8页
文章以定性研究为基础,融合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在深入剖析数据资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策略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涵盖制度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的综合性数据资产管理对策,旨在引导企业和组织在日益复杂... 文章以定性研究为基础,融合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在深入剖析数据资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策略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涵盖制度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的综合性数据资产管理对策,旨在引导企业和组织在日益复杂的数据环境中,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资产管理机制,为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利用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资产 管理控制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隐私的自适应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婵婵 马坤明 +2 位作者 石宝 杨星辰 李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9-2855,共7页
随着对联邦学习的深入研究,发现联邦学习中的隐私保护策略并不能完全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并且在联邦学习训练过程中存在模型收敛困难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差分隐私机制(adaptive differential privacy, DP-AdaMod)。首... 随着对联邦学习的深入研究,发现联邦学习中的隐私保护策略并不能完全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并且在联邦学习训练过程中存在模型收敛困难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差分隐私机制(adaptive differential privacy, DP-AdaMod)。首先,利用自适应学习率算法调整模型训练过程,避免模型出现波动和过拟合现象,从而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和性能。其次,引入差分隐私技术,通过对模型梯度添加噪声来确保联邦学习的隐私安全。同时,使用Moment Accountant机制进行隐私损失的精确计算,有助于平衡隐私保护性能和精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准确率、隐私预算消耗等方面展现出较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差分隐私 隐私保护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数据外推法和显著性分析的光伏自适应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丽婕 张青山 +3 位作者 郝颖 周颖 邱敏 孙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5,共9页
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较小,一般不进行实时功率统计,难以直接建立功率预测模型。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间光伏组件安装型号和安装方式多样性的问题,基于气象数据外推法和显著性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显著性分析筛选... 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较小,一般不进行实时功率统计,难以直接建立功率预测模型。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间光伏组件安装型号和安装方式多样性的问题,基于气象数据外推法和显著性分析提出一种自适应功率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显著性分析筛选光伏组件标称参数和气象数据外推法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与特征参数显著相关的标称参数集合;然后,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拟合标称参数集合和特征参数之间的自适应函数关系;最后,建立自适应功率预测模型,基于光伏组件安装方式将环境温度和辐照度转换为板面温度和辐照度,基于自适应函数选择适合当前光伏组件型号的特征参数,根据气象数据外推法得到预测功率。利用光伏电站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自适应功率预测模型能够为不同型号的光伏组件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通用性更强,相比于目前流行的简化功率预测模型,多云天气下的预测精度提升约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外推法 显著性分析 适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