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治理研究框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0-35,共6页
针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框架,包括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面向治理决策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粗集-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原... 针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框架,包括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面向治理决策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粗集-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原因和产生机理,针对不同脆弱性机理拟定了适应性治理组合方案。最后运用奈特不确定性REU模型通过概率分布函数和效用函数的二次期望求解,对拟定的备选治理方案进行了决策选择。所提出的研究框架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治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 适应性治理 奈特不确定性理论 研究框架 流域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基层适应性治理:制度优势、不足与改进——以B县适应性环保治理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佳 文吉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1,共4页
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有调适性、有弹性地实现治理目标,其负面效应在于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参考,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控或偏差,出现远离治理初心和目标的情况。面向适应性治理,中国创新性地采取了党建引领适应性治理的方式,借助于党... 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有调适性、有弹性地实现治理目标,其负面效应在于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参考,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控或偏差,出现远离治理初心和目标的情况。面向适应性治理,中国创新性地采取了党建引领适应性治理的方式,借助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使适应性治理的优势得以发扬,而负面效应得以有效控制。然而,也需要看到,由于缺乏规则化、制度化,实践中的党建引领依然存在不足,有时难以使党建科学嵌入到适应性治理当中。未来需要进一步实现改进,要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规则、疏通党内上下沟通的正式渠道、凸显基层道德“隐秩序”的优势、创新基层政府效能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政府 适应性治理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突破:我国职业教育适应性治理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臧志军 《江苏高职教育》 2021年第2期10-15,共6页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难题表现为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嵌入,追求内部稳定性的力量始终在制衡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发挥。突破困境的办法是从结构嵌入走向关系嵌入,按照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和奥斯特罗姆适应性治理理论的要求重构产教关系... 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难题表现为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嵌入,追求内部稳定性的力量始终在制衡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发挥。突破困境的办法是从结构嵌入走向关系嵌入,按照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和奥斯特罗姆适应性治理理论的要求重构产教关系和治理架构,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适应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嵌入 关系嵌入 复杂适应性系统 职业教育适应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及其适应性治理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瑜 裴兆斌 《城市与减灾》 2021年第5期18-23,共6页
引言21世纪开始,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开发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海洋灾害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海洋灾害,一般来说是由于海洋变异而导致对海洋本身或海岸造成的灾害。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引言21世纪开始,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类开发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海洋灾害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海洋灾害,一般来说是由于海洋变异而导致对海洋本身或海岸造成的灾害。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海洋灾害调查技术规程》,海洋灾害主要分为海洋环境灾害、海洋地质灾害和海洋生态灾害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 环境灾害 应急管理体系 适应性治理 环境污染 调查与评价 近海海洋 全球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适应性治理探索——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单云 何友均 +1 位作者 赵晓迪 叶兵 《世界农业》 CSSCI 2019年第12期36-43,134,共9页
适应性治理是一个适应的、学习的、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国外被广泛推广和实践于自然保护地及自然资源的管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生态特征明显,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还面临诸多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 适应性治理是一个适应的、学习的、调整的动态过程,在国外被广泛推广和实践于自然保护地及自然资源的管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丰富,区域生态特征明显,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还面临诸多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法保障自然资源管理的效果。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的成效,本文提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自然资源的适应性治理思路。其通过利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权力分享,促进不同群体、不同知识系统的集成,追求决策目标的动态性、管理过程的公开和管理体制的弹性,重视分析并降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弹性,促进人与自然资源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适应性治理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逼到主动:职业教育质量治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小容 朱德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7-52,共6页
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过程是区域经济社会单向"倒逼"质量生成的过程,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过程则是能动性发挥"主动"作用质量生成的过程。两者之间既存共生共存的依赖,也具时多时少的博弈冲突。从质量管理的"机械... 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过程是区域经济社会单向"倒逼"质量生成的过程,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过程则是能动性发挥"主动"作用质量生成的过程。两者之间既存共生共存的依赖,也具时多时少的博弈冲突。从质量管理的"机械性"适应、"依附性"适应、"偏利性"适应到质量治理的"增益性"适应,是职业教育质量发展阶段性推进的必然选择。借以共治生"善者"、共治保"善于"、共治求"善治"的适应性治理体系建构,能够有效助推职业教育质量与区域经济间的共生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质量治理 区域经济 适应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框架及其实践成效——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A社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茜 王晓军 +1 位作者 谌利民 庄优波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42-48,共7页
【目的】适应性协同治理是一种适用于国家公园社区复杂系统的治理理论,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有裨益。【方法/过程】基于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框架,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 【目的】适应性协同治理是一种适用于国家公园社区复杂系统的治理理论,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有裨益。【方法/过程】基于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框架,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A社区的适应性协同治理实践为例,采用跟踪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考察了A社区的治理成效及其背后的驱动机制。【结果/结论】适应性协同治理框架分为准备、过程、更新3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了相应的适应性治理环节和协同治理关键变量;A社区的实践结果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能够在动态条件下可持续地推进多方协作共同达成治理目标。研究对中国国家公园社区治理实践具有理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社区治理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事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治理路径——基于济南市三个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芦爽 王雨 +1 位作者 曾鹏 张天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5,共6页
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理解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更新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引入权变理论,基于政府事权视角构建解释维度、组织维度、实施维度... 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理解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更新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引入权变理论,基于政府事权视角构建解释维度、组织维度、实施维度“三维一体”的城市更新治理理论框架,并对济南市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政府治理行为在城市更新现实运作中呈现多种治理模式,并会根据现实需求与空间博弈进行平衡与调试,形成一种适应性的城市更新治理路径,以保证城市存量空间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权变理论 空间秩序 空间类型 适应性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视域下的大遗址治理模式研究——基于汉长安城遗址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稳亮 冀剑雄 宋孟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6,105,共10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处城市边缘区的大遗址的治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一大难题。面对汉长安城遗址管理的尺度失配问题,在对国外多尺度研究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前后的两个不同时段,分别以...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处城市边缘区的大遗址的治理问题已成为我国空间治理的一大难题。面对汉长安城遗址管理的尺度失配问题,在对国外多尺度研究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遗"前后的两个不同时段,分别以遗址区和典型村落作为焦点对遗址区系统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基于遗址区系统的结构特征、驱动要素和演化趋势,对汉长安城遗址适应性治理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多尺度分析 适应性治理 汉长安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治理框架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轶男 金云峰 +1 位作者 王淳淳 谢子杰 《住宅科技》 2023年第12期20-26,共7页
文章从系统学角度出发,界定城市生态空间治理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当前城市中的生态空间治理的本质是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治理,应当以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的全局导向及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下的高品质空间导向为价值遵循;以生态-经济-社会... 文章从系统学角度出发,界定城市生态空间治理的概念和内涵,提出当前城市中的生态空间治理的本质是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治理,应当以全空间、全要素、全过程的全局导向及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下的高品质空间导向为价值遵循;以生态-经济-社会复合性、过程性与系统性、广泛参与性、可持续性4个层级对应生态空间治理的12项基本原则,以政府主导-市场能动-公众参与为治理主体,完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复合兼顾的治理过程,并构建基于复杂城市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范人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治理 复杂城市系统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 适应性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