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2 位作者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钰 张翔 +3 位作者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65,共10页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英 钟瑞森 +4 位作者 段永超 程勇 姜立新 李江宏 刘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构,结合遥感数据同步获取大范围数据的优势,利用长时间序列的水面面积频率分析,确定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状态的小湖区湿地明水区面积;采用蒸发皿观测值计算法,核算小湖区湿地的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生态耗水量。结果表明:小湖区湿地全年月平均最小、中等和理想的生态水面面积为14.47 km^(2)、21.56 km^(2)、26.75 km^(2);小湖区湿地生长季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22×10^(8)m^(3)、0.35×10^(8)m^(3)、0.44×10^(8)m^(3)、0.51×10^(8)m^(3)、0.39×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6月最大,3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3.02×10^(8)m^(3);如若同时满足小湖区湿地生态目标芦苇生长所需动态水位,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40×10^(8)m^(3)、0.52×10^(8)m^(3)、0.79×10^(8)m^(3)、0.86×10^(8)m^(3)、2.31×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7月最大,9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5.99×10^(8)m^(3)。本研究计算结果可用于小湖区湿地年、月尺度来水分配及出水调控,有利于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小湖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阈值 频率分析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柳 解建仓 +2 位作者 张建龙 朱记伟 赵月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选取了水生生物保护、河流输沙、河流自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态目标,进行多目标下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结合变异性范围法(RVA)进行比较验证。以西安市灞河为实例进行分析,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 选取了水生生物保护、河流输沙、河流自净作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生态目标,进行多目标下的河流生态需水阈值研究,结合变异性范围法(RVA)进行比较验证。以西安市灞河为实例进行分析,从维护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健康的角度出发,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阈值为1.43×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4.9×108m3的29.2%,RVA法计算结果为1.49×108m3,占灞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的30.41%,与计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生态需水阈值 TENNANT法 变异性范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天然植被适宜生态需水量估算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乐 张勃 任培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7-333,共7页
基于遥感手段并运用ArcGIs9.3软件统计获得石羊河流域1987,2000及2010年3期各类型天然植被面积数据,采用阿维里扬诺夫估算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各县区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87,2000及2010年天然植被... 基于遥感手段并运用ArcGIs9.3软件统计获得石羊河流域1987,2000及2010年3期各类型天然植被面积数据,采用阿维里扬诺夫估算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各县区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87,2000及2010年天然植被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43×10^9,2.34×10^9,2.06×10^9m3,其中各县区天然植被适宜生态需水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肃南县〉天祝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凉州区〉金川区。石羊河流域林地、草地的生态需水量基本各占总需水量的1/2,但各县区林地、草地生态需水量的百分比差异明显,流域天然植被的水分利用率介于2.74~16.55艇/(hm2·mm)。通过对石羊河流域3期天然植被适宜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发现,流域天然植被无论从总需水量还是各优势盖度的需水量上均呈现减少趋势,因此确定天然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天然植被 潜水蒸发 植被适宜生态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A阈值区间集成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武连洲 白涛 黄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174,共7页
在对河道生态需水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范围法和多种水文学法计算成果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下包线法,建立了考虑径流资料精度的评价体系。结合一致性审查、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和评价,构建了考虑径流非一... 在对河道生态需水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化范围法和多种水文学法计算成果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下包线法,建立了考虑径流资料精度的评价体系。结合一致性审查、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和评价,构建了考虑径流非一致性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框架,并应用于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结果表明: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具有波动性、季节性、时效性和区间性;在生态需水阈值区间内,下包线法同时满足维护河道生态和保证兴利效益的目的,可在较高生态需水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压缩生态需水总量;下包线法和Tennant法中Tennant-好、Tennant-差所得生态需水过程分别为引汉济渭工程理想、适宜和最低生态需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内生态需水 变化范围法 生态需水阈值区间 下包线法 径流非一致性 引汉济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河道生态需水阈值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梓宇 乔晓英 +1 位作者 安宇廷 冯泽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
研究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于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及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河流断流、水污染严重及泥沙含量高等水与生态环境问题,依据30个水文站1956—2016年的河流月径流资料,采用年内展... 研究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于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及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河流断流、水污染严重及泥沙含量高等水与生态环境问题,依据30个水文站1956—2016年的河流月径流资料,采用年内展布计算法确定生态基流量,并与自净需水量、输沙需水量按照“取大”原则整合为基本生态流量;采用逐月频率计算法确定目标生态流量。综合基本生态流量与目标生态流量分布特征,获得年内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对其进行等级评价并分析满足程度。结果表明:年内水量较枯、较丰时段黄河干流河道生态需水阈值分别为74.78~393.29 m^(3)/s、595.35~1108.84 m^(3)/s;玛曲至上诠段支流分别为8.97~26.81 m^(3)/s、30.16~156.20 m^(3)/s;上诠至安宁渡段支流分别为0.64~11.93 m^(3)/s、3.50~124.61m^(3)/s;安宁渡以下段支流分别为5.67~7.76 m^(3)/s、14.77~30.53 m^(3)/s。河道生态需水阈值评价等级在年内水量较枯、较丰时段分别位于“一般—最佳”、“很好—最佳”;其满足程度在年内各个时段祖厉河、马莲河皆未超过67%,在水量较丰时段大通河、庄浪河未超过50%。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区河道生态需水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阈值 基本生态流量 目标生态流量 动态评价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区间阈值法的河道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奇锴 熊莹 +2 位作者 吴贞晖 姚华明 王现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62,共6页
针对河流天然来水丰枯情况不同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年内径流变化程度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变区间阈值法,在枯水期生态需水仅设定下阈值,丰水期则须同时设定上、下阈值。通过与Tennant法和分布流量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区间阈值法性... 针对河流天然来水丰枯情况不同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考虑年内径流变化程度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变区间阈值法,在枯水期生态需水仅设定下阈值,丰水期则须同时设定上、下阈值。通过与Tennant法和分布流量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区间阈值法性能不弱于分布流量法,且非劣解集的分布较Tennant法更均匀;在2月份水位有所下降,有利于抵御咸潮入侵;在3-5月份出库流量较大,有利于生态环境和鱼类产卵期产卵;降低了枯水期对径流资料的依赖,便于计算。丰富了现有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生态需水 三峡水库 区间阈值 生态溢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陆建宇 陆宝宏 +3 位作者 张建刚 王猛 朱从飞 刘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0,共5页
为更好地维持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以沂河临沂站、沭河大官庄站为例,基于两站1958-2000年天然月径流数据,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改进Tennant法计算其年内最小(大)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运用三种逐月频率法计算其... 为更好地维持沂沭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以沂河临沂站、沭河大官庄站为例,基于两站1958-2000年天然月径流数据,采用逐月次最小(大)值法、改进Tennant法计算其年内最小(大)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运用三种逐月频率法计算其年内适宜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参考地表水合理开发阈值和IHA法,依据逐月频率法获得其年内适宜生态需水阈值,最终获得两站完整的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过程,并与实测径流过程比较,获得其生态需水保证率。结果表明,逐月次最小(大)值法计算得到的部分月份最小(大)生态径流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需结合改进Tennant法结果做调整;年内各月径流保证率均取50%的逐月频率法更适合适宜生态径流及生态需水计算;大部分时间内河流生态需水均能得到保证,但仅有超过30%月份、近50%年份河流生态需水为适宜生态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河流域 最小(大)生态径流 最小(大)生态需水 适宜生态需水(阈值) 生态需水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态适宜性定量化评价方法及通用工具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洲 秦向阳 +3 位作者 李奇峰 于莹 臧辰龙 淮贺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95-201,I0006,共8页
该文研究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定量化评价方法。针对环境适宜程度的量化问题,提出了四基点生态距离计算方法,模拟了限制性因素及一般性因素的区别;在评价结果分级中,提出了二次阈值方法,将生态学意义清晰与不清晰的部分进行分离;提出了作物... 该文研究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定量化评价方法。针对环境适宜程度的量化问题,提出了四基点生态距离计算方法,模拟了限制性因素及一般性因素的区别;在评价结果分级中,提出了二次阈值方法,将生态学意义清晰与不清晰的部分进行分离;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过程的数字化表达方法。在以上3项工作的基础上,研发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工具软件。以北京市冬小麦适宜性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和工具可以容纳主要的评价因子及主流的评价算法,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环境 工具 作物生态适宜 生态距离 二次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涛 李琼芳 +4 位作者 王鸿杰 李鹏 薛运宏 白林龙 刘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5-639,共5页
为分析计算淮河上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提出了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保证率分别为45%,75%,50%的淮河上游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选用淮河上游干流息县、长台关以及大坡岭3个主要控制站1960-2005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计算了淮河上游最小生... 为分析计算淮河上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提出了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保证率分别为45%,75%,50%的淮河上游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选用淮河上游干流息县、长台关以及大坡岭3个主要控制站1960-2005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计算了淮河上游最小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并运用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小生态径流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总体而言,3站适宜生态径流均可以使淮河上游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达到最佳,但在某些年份各站实测月均流量小于其适宜生态径流量,而且丰水期适宜生态径流破坏率较枯水期的要高.因此,在某些年份为满足淮河上游适宜生态需水要求,还应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最小生态径流 适宜生态径流 淮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向前 刘昌明 +2 位作者 陈敏建 郑红星 朱芮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1-44,47,共5页
通过分析湿地的水文情势与湿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演替,提出在确定湿地的中心区及活动区的基础上计算湿地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并以扎龙湿地为例,通过ArcGis9.0对DEM数据插值计算,利用1956-2000年45年月降水蒸发资... 通过分析湿地的水文情势与湿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演替,提出在确定湿地的中心区及活动区的基础上计算湿地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并以扎龙湿地为例,通过ArcGis9.0对DEM数据插值计算,利用1956-2000年45年月降水蒸发资料及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得出扎龙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6亿m3,估算出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34亿m3。这对于扎龙湿地的生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生态需水 适宜生态需水 湿地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评价的白洋淀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贺 杨盈 +1 位作者 于世伟 杨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218-7226,共9页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生态需水核算是对湿地进行生态保护,恢复重建的前提与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评价的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湿地水面面积变化率最大时对应的关键水位构建初始生态水位方案并... 水是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生态需水核算是对湿地进行生态保护,恢复重建的前提与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评价的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湿地水面面积变化率最大时对应的关键水位构建初始生态水位方案并将其离散得到一系列离散值;然后应用Mann-Kendall(M-K)法分析历史水位时间序列,找出水位发生突变前自然条件下的水位状态;最后对不同情景水位方案与自然水位状态的差异程度进行修正水文指数(APPFD)评价,确定生态系统受扰动程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多个生态水位方案,进而确定相对应的生态需水量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白洋淀湿地得出了7种可接受的生态水位方案,其中汛期的适宜生态水位在8.31—10.62 m之间,非汛期的适宜生态水位在7.51—9.60 m之间,全年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在3.10×108—6.47×108m3之间。该方法能够为实际的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提供多种备选方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水位 适宜生态需水 AAPFD指数 白洋淀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需水保障的农业用水安全评价——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庞爱萍 易雨君 李春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07-1920,共14页
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针对黄河口和山东引黄灌区的用水矛盾,采用阈值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考虑作物蒸散发和有效降雨计算山东省引黄灌区灌溉需水量,在优先保障黄河口不同等级生态需水条件下分析灌区(划分... 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针对黄河口和山东引黄灌区的用水矛盾,采用阈值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考虑作物蒸散发和有效降雨计算山东省引黄灌区灌溉需水量,在优先保障黄河口不同等级生态需水条件下分析灌区(划分为不同调控区)可用水量的响应特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计算具有时空差异的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安全压力指数,进而评价多时空尺度下的山东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安全。结果表明,在平水年,保障适宜等级的生态需水后大概有33%的年份农业用水安全存在压力,保障最低等级的生态需水约有27%的农业用水面临短缺,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农业用水安全压力指数都在30%之下,然而保障最高等级生态需水后,有50%以上的年份存在农业用水安全压力,这种压力无论是从出现频次还是在指数强度上都有明显增加。在空间尺度上,以打渔张、刘春家、麻湾和簸箕李等灌区为代表的调控区2、11、13、14和17的农业用水压力显著,代表年内保障最低等级的生态需水后调控区的农业用水安全压力指数超过了20%,保障适宜等级的生态需水后,大部分调控区的农业用水安全压力指数超过了20%,调控区2和13的压力指数超过了30%,保障最高等级的生态需水后大部分调控区的农业用水安全压力指数超过了60%。在引黄水量调配过程中,应该按照水文年的不同保障合理的生态水量,同时充分考虑水文气象因子的空间差异性,在不同调控区细化分配方案,平水年份保障适宜等级生态需水后农业用水短缺由55.28降低到18.25亿m3。该评价方法反映了优先保障生态需水后灌区农业水资源保障情况,并能有效降低农业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为管理部门进行"精细配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安全 阈值分析 地统计分析 引黄灌区 生态需水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及其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振民 李素平 陈朝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33,36,共4页
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分为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河流水污染防治需水、河流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河流输沙需水,讨论了实现河流各项功能目标的各部分估算方法;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阈值确定原则和方法,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和评价标... 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分为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河流水污染防治需水、河流水面蒸发生态需水量、河流输沙需水,讨论了实现河流各项功能目标的各部分估算方法;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阈值确定原则和方法,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为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河流健康评价的有效性及河流综合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环境需水 计算方法 阈值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宁夏段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拯民 韩宇平 王培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6,共3页
建立了河段基本生态需水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计算了黄河宁夏段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75%保证率黄河下河沿站、青铜峡站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82.32、62.48 m3/s;90%保证率黄河下河沿站、青铜峡站基本生态环境需... 建立了河段基本生态需水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计算了黄河宁夏段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75%保证率黄河下河沿站、青铜峡站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82.32、62.48 m3/s;90%保证率黄河下河沿站、青铜峡站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71.2、55.4 m3/s。黄河河道适宜生态流量计算结果为:75%保证率年份下河沿站、青铜峡站分别为264.27、133.87 m3/s;90%保证率年份分别为213.22、158.7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 适宜生态需水 黄河宁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市场容量潜势的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卞新民 胡大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1,共6页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 为评价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提出了生态容量潜势和市场容量潜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各指标阈值具有动态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阈值体系,构建了单生态经济指标适宜性指数及反映最小因子定律的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表现作物生产现状的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地区综合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的计算方法。选取江苏12个典型县进行实例分析,得到77组作物地区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经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可用于作物在各决策区间进行生产安排优先顺序的指导依据,评价方法可用于不同作物地区组合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生态经济适宜 生态-市场容量 评价指标阈值体系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阳市生态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晓明 迟道才 +2 位作者 李璐 王殿武 王黎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人类的生活环境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需水量的提出,对于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合理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辽阳市为例,把本地区的生态需水分为农田、草地、林地和河流几个部分,通过计算得出总的生态需...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人类的生活环境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态需水量的提出,对于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合理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辽阳市为例,把本地区的生态需水分为农田、草地、林地和河流几个部分,通过计算得出总的生态需水量为28.54亿m3,本地区的天然降水为29.12亿m3,天然降水已基本满足其生态需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蒸散定额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辽河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琬抒 周林飞 成遣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87,93,共5页
利用3S技术对辽河河口湿地覆被信息进行提取,为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系统特征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类型和计算方法,经计算结果表明: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4亿m3/a;多年平均降雨下、75%频... 利用3S技术对辽河河口湿地覆被信息进行提取,为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系统特征确定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类型和计算方法,经计算结果表明: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4亿m3/a;多年平均降雨下、75%频率下和95%频率下对应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0.78、0.94和1.10亿m3/a。为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给出了它们的生态环境逐月需水过程。在缺水的情况下,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河口湿地 适宜生态环境需水 最小生态环境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海峰湿地生态需水分析
20
作者 代兴兰 宁德林 许自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9-20 31,共3页
云南省海峰湿地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喀斯特湿地景观,具有较高的科研、科考价值。近年由于连年干旱,湿地水位逐年下降,为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发生,需要分析确定海峰湿... 云南省海峰湿地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喀斯特湿地景观,具有较高的科研、科考价值。近年由于连年干旱,湿地水位逐年下降,为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湿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发生,需要分析确定海峰湿地适宜的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依据海峰湿地水域、水位实测成果,结合湿地保护区降水、蒸发及鱼类调查资料,采取鱼类生境法和湿地形态法分析了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所需的适宜生态水位和生态需水量。分析结果为,海峰湿地适宜生态水位为1 955.2 m,生态需水年均为0.539 m^3/s,各月生态需水量为0.467~0.597 m^3/s。分析结果可供海峰湿地保护区和类似地区管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生态水位 生态需水 海峰湿地 喀斯特湿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