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益管理在医院送检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俊奇 唐美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医院送检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应用精益管理前的4 000份送检标本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2023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应用精益管理后的4 000例标本作...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医院送检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2022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应用精益管理前的4 000份送检标本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2023年6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应用精益管理后的4 000例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送检标本不合格情况、检验质量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送检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环境管理、储存管理、信息核对、规范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标本采集完成度、检验报告及时性、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贴合度评分及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精益管理在医院送检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医院送检标本不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管理 送检标本 标本合格率 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送检系统在检验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葛初华 来文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登记、送检的有效性和正确率。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开发标本送检系统,有护士登记标本、送检工作、检验核收标本、病区标本登记本4个模块。前3个模块分别由护士、送检工人、检验科工作人员操作,最后1个模块为护... 目的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登记、送检的有效性和正确率。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开发标本送检系统,有护士登记标本、送检工作、检验核收标本、病区标本登记本4个模块。前3个模块分别由护士、送检工人、检验科工作人员操作,最后1个模块为护士、送检、检验三方共享。结果使用标本送检系统后,护士标本漏采集率、标本送检遗忘率、每个时段送检工人收集标本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使用前(均P<0.01)。结论标本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检验标本采集、登记、送检的有效性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 标本送检 条形码技术 标本送检系统 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久民 王淑娟 +2 位作者 张磊 张金平 孙志强 《管理学家》 2024年第15期46-48,共3页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造成了耐药菌的产生,以及患者耐药性的增强,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标本的采集、运送与检验过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基于此,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县中...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造成了耐药菌的产生,以及患者耐药性的增强,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标本的采集、运送与检验过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基于此,文章以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为例,深入分析开展多元化培训、优化病原学标本检测流程、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等四项策略,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病原学送检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根因分析法降低手术患者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的实践 被引量:31
4
作者 黄婷婷 李艳双 +6 位作者 焦明丽 李思文 张婧婧 黄照权 石武祥 张晓琳 吴群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法在降低手术患者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RCA小组,运用RCA法剖析导致病理标本送检差错事件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结果 :运用RCA法管理前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1.03%,运用后...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RCA)法在降低手术患者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RCA小组,运用RCA法剖析导致病理标本送检差错事件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结果 :运用RCA法管理前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1.03%,运用后病理标本送检差错率为0.26%,差错率明显降低;护士的各项能力得到提升。结论 :RCA法是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送检差错事件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护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手术室 病理标本送检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检时间及运送条件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人血浆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 熊中云 +1 位作者 邓智勇 安振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送检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标本送检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明霞 杨玉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标本送检 血标本 研制 临床应用效果 泡沫材料 不锈钢板 存放架 护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常规标本送检的精准管理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红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管理在手术室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1~5月998件常规标本作为对照组,6~10月987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包括优化标本的送检流程、设计并使用多格无菌手... 目的探讨精准管理在手术室常规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选取2017年1~5月998件常规标本作为对照组,6~10月987件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标本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包括优化标本的送检流程、设计并使用多格无菌手术标本盘在内的精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手术标本送检规范率和标本固定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标本送检规范率和标本固定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 01)。结论精准管理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标本送检的规范率和标本固定的合格率,提高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手术标本 标本送检 标本固定 精准管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云辉 周晓艳 +1 位作者 简明 赖敏欣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41-41,共1页
目的改进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对1000名健康体检者采血后用传统的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对另1000名采用改进后的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结果改进法送检耗时显著短于传统法(P<0.01);改进法发... 目的改进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对1000名健康体检者采血后用传统的批量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对另1000名采用改进后的血标本核对送检方法送检。结果改进法送检耗时显著短于传统法(P<0.01);改进法发生错误3份(0.3%),常规法5份(0.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进法可显著缩短血标本核对送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批量采集 核对 送检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HORTIG气动传输系统实施手术室病理标本新鲜送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思燕 戴红霞 +3 位作者 钟爱玲 卢艳霞 冯素多 罗力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病理标本新鲜送检流程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2010年4~9月采用传统标本流程管理;实验组2010年10~2011年3月,除夜班和急诊手术,所有标本均采用HORTIG气动传输系统实施新鲜标本送检流程... 目的探讨手术病理标本新鲜送检流程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2010年4~9月采用传统标本流程管理;实验组2010年10~2011年3月,除夜班和急诊手术,所有标本均采用HORTIG气动传输系统实施新鲜标本送检流程。结果标本送检流程优化后,新鲜标本快速送检率由对照组的16.0%提高到实验组的84.2%;标本管理缺陷率从对照组的0.55%降低到实验组的0.01%,(均为P<0.001);从对照组的13 626次核对降低到实验组的2 808次核对,核对频率降低了79.4%。结论实施手术病理标本新鲜送检流程管理,能降低病理标本送检环节的安全隐患,提高送检病理标本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病理标本 新鲜送检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在微生物不合格送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硕 袁飞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33-1735,1739,共4页
目的探讨PDCA法在医院微生物不合格送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收集并整理临床科室送检微生物标本,根据不合格送检标本相关规定以降低不合格标本送检率为目标,依据PDCA循环管理方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医院微生... 目的探讨PDCA法在医院微生物不合格送检标本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收集并整理临床科室送检微生物标本,根据不合格送检标本相关规定以降低不合格标本送检率为目标,依据PDCA循环管理方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医院微生物不合格送检标本进行高效管理,持续改进并有效减少临床各科室微生物不合格标本送检。结果从2017年1月—6月,对微生物标本的不合格率综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PDCA管理,包括:送检标本标签管理、标本类型、标本容器、标本量、血培养污染、抗凝标本凝集、标本状态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得临床各科室不合格标本送检有明显降低。标本总不合格率从2017年第一季度最高24. 95%下降到2017年第二季度8. 85%,较实施PDCA法管理前有改善,其中标本标签不合格、标本量、标本容器、标本类型这几方面不合格标本送检明显降低。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明显减少医院不合格送检标本,对送检流程能进行有效的监控,是一种值得推广实施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 目标性监测 不合格标本送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佳 潘飒 +1 位作者 吕宏培 王优良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 500份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的血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 500份标本中在输液同侧抽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 500份接受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的血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 500份标本中在输液同侧抽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钾、氯等指标明显下降,而钠、尿酸等指标则明显上升(P<0.05)。标本的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等在1 h后送检,其均值明显低于规范送检均值,而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则明显高于规范送检均值(P<0.05)。结论标本采集的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均有影响,所以血液标本采集必须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送检时间 采血部位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荣炜 《工程质量》 2015年第4期76-78,86,共4页
建筑材料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施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工作是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有效措施。论文分析了我国建筑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此项工作的十大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建设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
关键词 见证取样送检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当前桑蚕种送检母蛾的存在问题和纠正意见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焕生 肖丽萍 《广西蚕业》 1995年第2期37-40,共4页
我区当前桑蚕种送检母蛾的存在问题和纠正意见郑焕生,肖丽萍(广西蚕业指导所)我区的桑蚕种生产实行产卵母蛾抽样集中统一检疫已经三年多了。在实行集团磨蛾统一检毒的过程中,大多数蚕种场母蛾抽样送检工作合乎要求,做得较好,对提... 我区当前桑蚕种送检母蛾的存在问题和纠正意见郑焕生,肖丽萍(广西蚕业指导所)我区的桑蚕种生产实行产卵母蛾抽样集中统一检疫已经三年多了。在实行集团磨蛾统一检毒的过程中,大多数蚕种场母蛾抽样送检工作合乎要求,做得较好,对提高蚕种质量,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桑蚕种 母蛾送检 蚕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其针对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敬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201-201,204,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理原因及其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查的2000份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等资料,分析送检标准中不合格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微生物送检标本常见不合理原因及其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微生物检查的2000份粪便、血液、分泌物、中段尿、痰液等资料,分析送检标准中不合格的原因,并根据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2000例送检标本中226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3%。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率最高为25.9%,其次为其他标本为18%,第三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2.6%;226例不合格标本中其原因相对较多,排在前三位原因分别为:标本采集不规范,占32.7%;非标准痰占25.2%;分泌物采集污染,占11.9%。结论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相对较多,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的沟通,加强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送检标本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送检标本 不合理原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送检仪器收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晓雯 罗佳骏 《上海计量测试》 2007年第2期46-47,共2页
1提高送检仪器收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的必要性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SIMT)是由上海市政府部门依法设置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也是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分析测... 1提高送检仪器收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的必要性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SIMT)是由上海市政府部门依法设置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也是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的“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和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SIMT的专业技术领域涉及长度、力学、热工、电磁、无线电与微波、时间频率、光学、声学、材料分析、化学分析、气体分析、微电子分析、辐射测量以及信息产品和信息工程质量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 送检仪器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法定计量定机构 服务 收发 分析测试中心 行政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在标本采集及送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海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5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标本采集及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化验室追溯系统调取分析2018年10—12月这3个月全院35个病区送检的血、尿、粪、痰及体液等所有送检标本为对照组,将采取六西格玛管理法后2019年1—3月的全院所有送检...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降低标本采集及送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化验室追溯系统调取分析2018年10—12月这3个月全院35个病区送检的血、尿、粪、痰及体液等所有送检标本为对照组,将采取六西格玛管理法后2019年1—3月的全院所有送检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标本采集及送检不合格发生率。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标本采集及送检不合格发生率由原来的1.098%降低到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降低标本采集及送检的不合格发生率,减少患者在院时间,让医生及时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谐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医护关系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 送检 六西格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鱼样品送检的注意事项
17
作者 谢炎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鱼病防治 样品送检 最佳时机 养殖户 渔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鱼样品送检的注意事项
18
作者 毛国庆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4,共2页
2011年我站承担了省海洋与渔业局《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本项目主要是建立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与监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渔民由于送检的病鱼样品不合适检验而跑了冤枉路、花了冤枉钱,还失去了治疗鱼病的... 2011年我站承担了省海洋与渔业局《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本项目主要是建立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与监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渔民由于送检的病鱼样品不合适检验而跑了冤枉路、花了冤枉钱,还失去了治疗鱼病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就怎样送检病鱼样品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送检 鱼病 动物疫病预防 水生动物疫病 监测体系 项目实施 渔业局 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利工程施工见证取样与送检工作的思考
19
作者 栗保山 高天燕 郑晓慧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6年第7期31-32,共2页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实施,是要从源头上保证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是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首要环节。本文从介绍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由来出发,阐述了实施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 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实施,是要从源头上保证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是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首要环节。本文从介绍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由来出发,阐述了实施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见证取样送检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见证 取样 送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
20
作者 陶嘉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4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的83 819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12月为基线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的83 819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12月为基线资料,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比较2018年1—12月、2019年1—12月、2020年1—12月、2021年1—12月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结果:2019年1—12月、2020年1—12月、2021年1—12月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均高于2018年1—12月,且2020年1—12月、2021年1—12月住院患者各项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2019年1—12月,2021年1—12月住院患者各项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2020年1—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的送检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病原学 送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