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维牵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腰肌形态学及力学性能评估
1
作者 冯思仪 李艳娇 +1 位作者 钟锐 郭俊彪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5-1532,共8页
目的 分析四维牵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疗效、腰肌形态学及力学性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DLSS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肌肉锻炼+四维牵引,40例)和对照组(常规肌... 目的 分析四维牵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疗效、腰肌形态学及力学性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DLSS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肌肉锻炼+四维牵引,40例)和对照组(常规肌肉锻炼,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肌肉锻炼,观察组接受肌肉锻炼+四维牵引治疗,治疗4周。进行超声多模态检查,比较两组腰肌肌群形态学、力学性能、腰椎活动度、间歇性跛行距离、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多裂肌厚度、多裂肌周长、多裂肌横截面积、压痛阈、腰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多裂肌剪切波速度(SWV)、多裂肌杨氏模量、肌张力、屈曲伸直比均小于对照组(P <0.05),间歇性跛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结束后及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四维牵引联合肌肉锻炼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DLSS患者的临床症状、肌肉功能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四维牵引 肌肉锻炼 超声多模态 多裂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活血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熊雨墨 李梓宸 +6 位作者 李瑛 肖强兵 王丽华 胡昊 丰瑞兵 乔杰 胡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纳入实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纳入实验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中医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案(通督活血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脱落1例,中医组患者脱落2例,观察各组数据: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步行距离变化、日本骨科学会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腰痛奥斯威斯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36/44),前者更高,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步行距离、JOA评分、ODI评分、TNF-α水平、IL-1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步行距离、JOA评分、ODI评分、TNF-α水平、IL-1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改善,而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步行距离、JOA评分以及ODI评分、TNF-α水平及IL-1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66%(2/43)、2.27%(1/44),且症状轻微(P>0.05)。结论通督活血汤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较好,腰椎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刺络放血 通督活血汤 治疗效果 腰椎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永津 许鸿智 +1 位作者 陈博来 宁飞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0-19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的差异性,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9年7月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入住我科行非手术治疗的41例老年患者,同时随机抽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 目的比较分析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的差异性,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9年7月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入住我科行非手术治疗的41例老年患者,同时随机抽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1例进行对照随访研究,用VAS、JOA评分标准对患者入院时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评价量表对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生活健康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5
4
作者 寇福新 孙常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6-759,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骨与软组织(椎体、小关节、椎板、黄韧带、椎间盘等)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央椎管、侧隐窝、神经孔狭窄,使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 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腰椎骨与软组织(椎体、小关节、椎板、黄韧带、椎间盘等)发生形态与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央椎管、侧隐窝、神经孔狭窄,使神经根和/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退行性、先天性、医源性、外伤性、峡部裂滑脱、代谢及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软骨疾病等,临床上以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为主,50岁以上人群常见。退变多始于椎间盘,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马尾等;椎间盘退变又会导致椎问隙变窄,使侧隐窝、椎间孔狭窄;椎间隙变窄导致椎间不稳、小关节负荷增大,使小关节增生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盘退变 内分泌疾病 治疗 马尾神经 临床 感染性疾病 椎间孔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里 杨波 +2 位作者 陈家禄 郑望苟 徐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64-166,17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MASTQUADRANT通道下行单切口髓核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MASTQUADRANT通道下行单切口髓核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180±36)min,出血量(195±74)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例切口皮肤暗红;1例硬脊膜损伤。VAS评分由术前(6.8±1.7)分降至术后7 d(1.3±0.5)分(P=0.00)。2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8%(26/28)。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技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QUADRANT通道镜 单切口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6
作者 雷小平 杨永辉 +1 位作者 尚荣安 刘东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13-3317,共5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LS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DLS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33/34),与对照组的76.47%(26/34)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通针法治疗DLSS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调控炎性因子表达及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温通针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血液高凝状态 炎性反应递质 抗炎因子 腰椎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糖尿病患者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娅莉 徐海燕 +2 位作者 任惠芬 张春波 郑王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2期1738-1739,共2页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糖尿病 手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30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肖云 朱英 黄小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痊愈率50%,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痊愈率50%,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20%,两组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两组腰腿疼痛与疼痛并麻木的疗效比较P<0.05;下肢静脉怒张或显露者疗效比较P(0.01,无下肢静脉怒张或显露者疗效比较P>0.05。结论: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且下肢静脉怒张或显露者采用放血疗法疗效佳,此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电针疗法 放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振和 黄乔东 +1 位作者 何二兴 高崇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成年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15例。Ⅰ组,传统口服药物加硬膜外腔注射类固醇;Ⅱ组,Ⅰ组疗法加黄韧带射频热凝;Ⅲ组,Ⅱ组疗法加椎间盘射频热凝和/或椎间盘...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成年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每组15例。Ⅰ组,传统口服药物加硬膜外腔注射类固醇;Ⅱ组,Ⅰ组疗法加黄韧带射频热凝;Ⅲ组,Ⅱ组疗法加椎间盘射频热凝和/或椎间盘外胶原酶溶盘。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3和6个月对间歇性跛行疼痛行VAS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时点各组的VAS评分均比术前低,其中Ⅰ组最高,Ⅲ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6个月内腰腿痛复发22例,其中Ⅰ组11例(73·0%)、Ⅱ组7例(46·7%)、Ⅲ组4例(26·7%),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三组病人对治疗满意度的平均分为1·8、2·3和2·8分。并发症为下肢区域性皮肤感觉异常,分别发生在Ⅱ组和Ⅲ组(各1例)。结论微创治疗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疗法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腿痛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相关指南的质量评价和推荐意见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安易 陈红 +8 位作者 周彦吉 刘鲁平 陈千吉 雷园 孙艳艳 王锡友 刘长信 张洋 于长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0-1317,共8页
背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一种老年多发,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疾病。DLSS治疗方法较多,开发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医生应用高质量指南是提高DLSS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目的采用AGREEⅡ及RIGHT评价DLSS相... 背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一种老年多发,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疾病。DLSS治疗方法较多,开发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医生应用高质量指南是提高DLSS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目的采用AGREEⅡ及RIGHT评价DLSS相关指南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为DLSS指南制订及报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补充检索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世界卫生组织(WHO)、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和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等指南库中有关DLSS的临床实践指南、共识或规范,检索时限均为2010-01-01至2022-01-01。由两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评价,并在文献中推荐意见等级统一前提下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2篇共识;1篇指南为中医指南,3篇指南为循证指南。AGREEⅡ评价结果显示纳入6篇文献的实际总得分/总最高可能得分的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78.2%、53.6%、45.7%、37.7%、28.2%及15.0%。RIGHT评价显示纳入的4篇指南实际总得分/总最高可能得分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72.9%、72.9%、62.9%及34.3%。6篇文献共形成了46条治疗类和11条非治疗类的推荐意见。结论当前DLSS相关指南和共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指南制订和报告过程中,应进一步参考AGREEⅡ和RIGHT等国际标准。对于中重度DLSS患者治疗推荐意见倾向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AGREEⅡ RIGHT 指南 共识 方法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易端 祝斌 +2 位作者 刘晓光 李水清 贾东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评估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因DLSS接受腰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 目的:评估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因DLSS接受腰椎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时间点NRS评分和改良Macnab评分,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59名病人,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3、6和12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3.6%、70.8%、59.0%和56.4%;与术后1和3月相比,术后6和12月NRS评分升高,而优良率降低(P<0.05);病程、麻木无力、病变节段是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可降低老年DLSS病人疼痛程度,且在术后3月之内效果最佳,疗效受病程长短、有无麻木无力以及病变节段多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背根神经节 脉冲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疗效与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许静 王光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疗效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医院门诊就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12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保守治疗,利用影像学测量狭窄程度,并作疗效随访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保守治疗疗效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医院门诊就诊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12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保守治疗,利用影像学测量狭窄程度,并作疗效随访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包括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完成随访研究病例共107例,有9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改为手术治疗。剩余98例患者中,VAS评分、JOA评分分别在治疗2周、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按随访6个月时的JOA改善率及手术与否,107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7%。107例患者中,狭窄程度主要集中在二度及三度。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分级与狭窄程度之间的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为r=0.035(P=0.691),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保守治疗疗效是确切的,无论狭窄程度的轻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通过系统到位的保守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保守治疗 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合剂协定方联合功能锻炼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临床效果及对椎管内血液微循环、微炎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钟海波 郭祥 邢晓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讨补骨合剂协定方联合功能锻炼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临床效果及对椎管内血液微循环、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证)患者... 目的:探讨补骨合剂协定方联合功能锻炼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临床效果及对椎管内血液微循环、微炎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证)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糖美辛肠溶片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骨合剂协定方内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腰椎疼痛程度及腰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情况,测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6%,明显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功能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则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明显,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机体微炎状态改善更明显,其TNF-α、IL-1α、MCP-1、PCT等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用补骨合剂协定方联合功能锻炼利于提高腰椎功能,减轻腰椎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气虚血瘀证 补骨合剂协定方 功能锻炼 腰椎功能 血液流变学 微炎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相关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永欣 张志彬 +3 位作者 安文涛 刘保强 暴俊义 李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206-3209,3214,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 目的:分析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α、TNF-α、MCP-1水平,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联合按摩可有效抑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活血通督汤 按摩 介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卜献忠 卜保献 +5 位作者 吕挺 秦百君 麦威 王微微 杨汉立 钟远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29-136,I0002,I0003,共10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分析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和筛选独活寄生汤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同时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DLSS的靶点。利...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分析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和筛选独活寄生汤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同时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DLSS的靶点。利用Venny平台得到独活寄生汤治疗DLSS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独活寄生汤治疗DLSS的“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独活寄生汤治疗DLSS的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独活寄生汤治疗DLSS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来模拟活性成分作用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共探索出独活寄生汤主要涉及1939个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292个潜在靶点,DLSS靶点1258个,筛选出共同靶点122个。经PPI互作图显示蛋白ALB、AKT1、IL-6、IL-1B、CASP3等存在较多连线。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显示,度值较高的活性成分主要涉及柚皮素、芒柄花黄素、甘草查尔酮A、黄芩素等,被影响较多的靶点为PTGS2、ESR1、HSP90AA1等。GO功能分析提示,关键靶点基因在生物过程(BP)主要参与了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等,在分子功能(MF)主要参与了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转录因子结合、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肽结合等,在细胞成分(CC)主要参与了膜筏、膜微区、囊腔等细胞结构,由此推测,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蛋白、活性酶调节、炎症反应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关键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结论借助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独活寄生汤治疗DLSS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从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等多个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督健腰汤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瑞博 张长江 +1 位作者 付卫平 唐晓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自拟通督健腰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 目的:探讨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自拟通督健腰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术后配合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给予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术后配合给予自拟通督健腰汤。对比治疗前、1个月后症状评分变化,治疗前、2周后和1个月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下肢麻木、腰部疼痛、步行障碍、感觉障碍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2周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1个月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2周后(P<0.05),2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腰椎功能效果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采用自拟通督健腰汤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通督健腰汤 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树龙 潘宗 +7 位作者 陈振 刘晓印 马荣 梁思敏 张建群 马宗军 丁小力 戈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1-930,共10页
目的:探讨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 目的:探讨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全程给予SEP监测。随访时间15.6±1.8个月(12~23个月)。根据Lee等的腰椎管狭窄MRI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31例)、2级组(33例)和3级组(28例)。记录分析各组椎间隙处理前及融合器置入后的SEP波幅值;测量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责任间隙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椎间隙处理前与融合器置入后SEP平均波幅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组、2级组和3级组SEP波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32±7.37)%、(112.34±18.67)%和(28.05±6.78)%,其中3级组有3例患者SEP波幅无任何变化。3组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及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改变值大于1级组和3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级组、2级组和3级组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7.0±36.2)%、(85.8±35.3)%和(46.1±26.2)%,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84.8%(28/33)和50%(14/28)。1级组和2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正相关;3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弱相关。1级组优良病例SEP改善率均大于25.6%,2级组优良病例SEP波幅改善率均大于85.3%。结论:OLIF治疗1、2级腰椎管狭窄症术中SEP波幅改善率可以作为判断间接减压是否有效的参考指标,对于手术中判断腰椎管狭窄间接减压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斜外侧椎间融合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的新方法——XSTOP植入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礼祖 张德仁 代娟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 植入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纤维组织增生 治疗 LUMBAR 生活自理能力 神经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