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放 王永虎 +6 位作者 乔浩 刘东藩 郭栋 王瑞 王栋 李浩鹏 李锋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4.80±34.98)min,术中出血量(100.13±18.49)mL,住院时间(6.65±0.17)d,随访时间6~18(14±2.3)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压迫,立即切开清除血肿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卧床休息后痊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者围术期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ndo-LIF术短期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腰椎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脊柱内镜 镜下融合 Endo-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独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捷(综述) 莫志英(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3-857,共5页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保守治疗效果有限且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减压和椎间融合是退行性腰椎疾病治疗的基础,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此类疾病... 退行性腰椎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保守治疗效果有限且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减压和椎间融合是退行性腰椎疾病治疗的基础,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此类疾病的经典术式,由于广泛的脊旁肌剥离及骨性结构破坏,常引起医源性慢性腰痛,恢复过程痛苦且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椎间融合 神经减压 慢性腰痛 骨性结构 慢性腰腿痛 经典术式 医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良才 张文聪 王志旭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6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中行椎弓根定内固定加以骨水泥灌注椎体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比组(80例),观察组行椎弓根钉...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中行椎弓根定内固定加以骨水泥灌注椎体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比组(80例),观察组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对比组行单一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情况、VAS分值与ODI分值.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对比组较长,且手术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ODI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ODI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确切,该手术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疼痛状况,并促进患者活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内固定 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 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 腰椎疼痛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陈仁浩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研究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 目的 :探讨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研究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腰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腰部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腰部疼痛的程度,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椎弓根螺钉 强化固定 老年 退行性腰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与透视下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
5
作者 汤三泉 王文博 +2 位作者 文王强 李国军 陈焕雄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辅助与透视下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辅助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计...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辅助与透视下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辅助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计算机导航组(n=27)和透视组(n=41),计算机导航组患者给予计算机导航辅助下OLIF治疗,透视组患者给予C臂X线透视下OLIF治疗,两组术后均连续随访18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和住院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影像学指标(椎间隙高度、置钉准确率)、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计算机导航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透视组,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透视组(P<0.05);术后1周和1、3个月计算机导航组VAS评分均低于透视组(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且透视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均低于术后即刻(P<0.05);计算机导航组置钉准确率高于透视组(P<0.05);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计算机导航组ODI评分和JOA评分均低于透视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透视下OLIF治疗相比,计算机导航辅助下OLIF更有利于促进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椎间隙高度损失;同时对提升患者置钉准确率,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透视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IF与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金伟 徐国康 +5 位作者 屠玉兰 苏棋 沈童 张弘 陈飞 陈子航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65例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OLIF联合...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11月65例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OLIF组),30例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TLIF组)。记录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术前、术后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结果与TLIF组比较,O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VAS评分、ODI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优势(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对椎间隙及椎间孔恢复更具有优势,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更快,在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围术期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汪世秀 罗学梅 +2 位作者 王云琼 吕静 肖静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疼痛灾难化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已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246... 目的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疼痛灾难化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已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评估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及疼痛灾难化量表,调查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疼痛程度、社会支持情况、情绪状态及疼痛灾难化得分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总分为(25.44±11.37)分,其中51例(20.7%)患者疼痛灾难化总分≥38分,达到疼痛灾难化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照顾者(回归系数:-4.296,P=0.002)、配偶照顾者(回归系数:-4.028,P=0.007)、疼痛程度(回归系数:2.946,P<0.001)、负性情绪(回归系数:0.726,P<0.001)是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66.7%(F=24.385,P<0.001)。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的发生率及水平较高,建议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精准化干预措施,以减少疼痛灾难化发生率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灾难化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手术 患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长昇 林建华 +2 位作者 许卫红 张立群 陈荣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设计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探讨在此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9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30例,在脊柱微... 目的设计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探讨在此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9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30例,在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JOA改善率及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5.9±20.8)min,术中失血量(170.6±30.5)ml,术后引流量(110.6±25.5)ml,术后下地时间(4.5±1.1)d。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腿痛VAS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65.0%~92.0%,平均81.81%;植骨融合率96.7%(29/30)。均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及内植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行改良TLIF,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内窥镜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4 位作者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史超路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8-993,共6页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 目的 :评估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1-65岁,平均45.4岁;病程9个月-6.25年,平均3.8年。所有患者术前有腰腿痛病史,其中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滑脱3例(Ⅰ度滑脱2例,Ⅱ度滑脱1例),所有病例的责任节段为单节段,并且责任间隙的相邻椎间盘至少有1节已经出现明显退变。进行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及植入K-Rod脊柱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其中责任间隙行椎间融合,退变邻椎行动态稳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标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对退变邻椎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高度及椎间盘信号(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症状均明显缓解,腰腿痛VAS、JOA及ODI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见责任节段均已融合,未见内植物松动、移位及断裂。术后相邻椎间盘的ROM有所减少(P〈0.05)。相邻退变椎间盘的高度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个相邻椎间盘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并对比,术后1年共有8个(32%)椎间盘在评级中有所好转,15个(60%)椎间盘在评级中无变化,2个(8%)椎间盘在评级中退变加重。结论:应用腰椎融合辅以邻近节段动态固定的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博 杨群 +4 位作者 王文孝 张锐 张德强 张哲美 吴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组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2例,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30例,改良组在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椎体间融合术,对照组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6个月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并发症2例(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10%),两组比较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时改良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改良组及对照组术后1、6个月优良率均≥90.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内窥镜下经直径22 mm Quadrant通道行微创椎体间融合术对减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疼痛及改善其腰椎功能障碍效果好于传统微创MIS-TLIF,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esys系统结合PLIF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炯 陈哲 +1 位作者 曹延广 魏家森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1期982-987,共6页
目的 :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 目的 :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7例,女29例;年龄38-68岁,平均(56.38±11.63)岁。手术节段:L2-L516例(6例融合L4,5,10例融合L3,4、L4,5);L3-S130例(11例融合L5S1,19例融合L4,5、L5S1)。术后分别指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分析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通过腰椎动力位X线观察节段活动度(ROM)、椎间隙高度(DHI)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3.23±7.34)个月,术后3次随访腰痛、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融合手术节段术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非融合的手术节段活动度均较术前减少(P〈0.05)。上邻近非融合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时活动度增加(P〈0.05)。结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ILF治疗腰椎多节段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中个体化选择。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预防邻近节段早期退变的发生,但长期临床疗效还需长时间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脊柱融合术 脊柱非融合术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尚荣安 冯万立 +5 位作者 王军峰 夏秀嘉 曹盼举 张杰 王小明 康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微创组和开放组,各24例。微创组...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微创组和开放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脊柱内镜下减压融合术治疗,开放组采用传统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来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短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微创组VAS评分与ODI指数低于开放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腰椎后方结构破坏小等优势,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开放术式同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内镜 镜下融合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下单个可膨胀融合器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二兴 刘成伟 +3 位作者 尹知训 崔基浩 刘超杰 石中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可膨胀融合器(B-Twin ESS)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21例共22个间隙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融合术的病例,随访38-64个月,平均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可膨胀融合器(B-Twin ESS)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21例共22个间隙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融合术的病例,随访38-64个月,平均50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变化,用Suk标准评估椎间隙融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6±2.9)分,末次随访为(26.6±1.5)分,末次随访时的JOA改善率为64.7%-94.4%,平均为86.4%,疗效均达到显效;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5±1.5)mm,术后1周为(11.5±1.3)mm,术后6个月为(10.0±1.4)mm,末次随访为(9.4±1.7)mm,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例(40.9%)达到坚固融合,13例(56.3%)达到可能融合,0例未融合患者。结论经后路椎间盘镜下使用单个B-Twin ESS固定一个椎节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远期症状改善率好,但融合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可膨胀融合器 后路椎间盘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硕 田伟 +2 位作者 刘波 李勤 张贵林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为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下腰椎疾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行腰椎X线平片(标准正侧位)检查测量髂... 目的探讨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为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下腰椎疾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行腰椎X线平片(标准正侧位)检查测量髂嵴的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以L4椎体高度作为参照);分析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结果两组髂嵴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结论本研究未能证实髂嵴高度与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髂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李瀛 张格林 +2 位作者 吴玮 薛建利 程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初次手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初次手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方案。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腰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且VAS评分术后2周低于术后1周,JOA评分术后2周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初次行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术期,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腿部病痛,加速患者早期康复,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腰椎退行性疾病 围术期 脊柱减压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16
作者 叶永松 陈德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行U...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与传统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行UBE,对照组行传统PLIF,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VAS、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JOA评分及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疗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四桂 李荣祝 +1 位作者 丘德赞 黎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7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4月应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腰椎融合手术的34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疼痛、安全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34例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4月应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腰椎融合手术的34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疼痛、安全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34例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1.9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6d。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为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效地护理,对应用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系统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新 盛斌 +4 位作者 关蕊 王亦威 周金华 彭响元 吴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34例(微创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31...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5例,采用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34例(微创组),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31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P>0.05;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伤口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降低(P均<0.05);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和ODI评分升高(P均<0.05)。术后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椎间融合率为32例(94.1%),椎间植骨未融合2例;开放组椎间融合30例(96.8%),椎间植骨未融合为1例;两组融合率比较,P>0.05。微创组与开放组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及切口感染;微创组未出现硬膜撕裂,开放组有2例由于硬膜粘连术中显露不清而出现硬膜撕裂。结论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较好,且较OPEN-TLIF具有创伤小、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能有效改善术后早期的腰背部疼痛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显微镜 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伟文 赖茂松 +4 位作者 熊浩 罗鹏刚 凌华军 夏雄超 吴增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0期62-65,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影像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23例。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MIS-TLI...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影像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23例。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MIS-TLIF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18个月)的影像学指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腰椎侧凸角、节段侧凸角、骶骨倾斜角),术后18个月的融合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8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双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腰椎侧凸角、节段侧凸角、骶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术后18个月手术节段融合率87.0%(20/23)与双侧组的91.3%(21/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6.1±1.5)、(2.0±0.6)、(3.3±0.7)分,ODI分别为(57.8±11.6)、(30.7±7.6)、(33.9±8.6)分;双侧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6.0±1.7)、(2.3±0.5)、(3.2±0.8)分,ODI分别为(53.0±9.9)、(29.6±9.9)、(32.2±9.9)分。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8个月的VAS评分和ODI均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8个月VAS评分和OD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钉与双侧椎弓根钉联合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影像学表现上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MIS-TLIF可以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起到可靠作用,但同时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不可盲目实施手术,单侧钉的优点在于节省经济花费、减少出血量,这对于有适应证的经济基础欠佳的患者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在今后的临床探索中能够继续改进这项技术,为更多的患者谋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 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柏龄教授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经验总结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钟华 闻辉 赵文海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9期91-93,共3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多由腰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所致,属于中医"腰腿痛""腰痛""痹症"的范畴。刘柏龄教授以"二步十法"联合中药和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 腰椎退行性疾病多由腰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所致,属于中医"腰腿痛""腰痛""痹症"的范畴。刘柏龄教授以"二步十法"联合中药和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较好,本文总结了刘柏龄教授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二步十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