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
1
作者 郝宝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参照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参照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82.00%(41/5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62.50±8.54)min、住院时间(4.39±1.66)d短于参照组的(92.80±8.65)min、(8.63±1.41)d,术中出血量(14.13±2.41)ml少于参照组的(72.65±4.55)ml(P<0.05)。研究组术后12、24、72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59±1.64)、(2.14±1.46)、(0.77±0.20)分,均低于参照组的(7.57±1.53)、(7.40±1.67)、(2.59±0.53)分(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89.41±2.36)分、行动能力评分(89.03±2.37)分、肢体功能评分(90.24±2.56)分、社会功能评分(90.21±2.27)分均高于参照组的(79.09±2.42)、(79.01±2.55)、(79.41±2.13)、(79.06±2.44)分(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均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前者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利于患者尽早出院,患者疼痛感较轻,从而舒适度提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小切口微创手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泽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239-240,共2页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无效8例(有3例仅治疗1个疗程)占12.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软坚方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33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萌 牛作风 李引刚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软坚方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65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自拟补肾活血软坚方(熟地黄、狗脊、牛膝、桂枝、牡蛎等)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腰痛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软坚方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65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用自拟补肾活血软坚方(熟地黄、狗脊、牛膝、桂枝、牡蛎等)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腰痛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8%。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补肾活血软坚方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可明显的延长患者步行距离,缓解坐骨神经疼痛,临床疗效优于腰痛宁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 腰椎椎管狭窄 补肾活血软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宁龙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0期23-23,共1页
目的:评价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法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 目的:评价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法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观察。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14例。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疗效显著,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经治疗总有效率约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亏虚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林钊 邓强 +5 位作者 张彦军 郭铁峰 杜凯然 魏美娟 刘晓雪 李家明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9期147-150,共4页
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相关中医证型的发病机制研究及DLSS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肝肾亏虚型DLSS的相关基因多态性,指出基于椎间盘退变机制的营养、生物力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 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相关中医证型的发病机制研究及DLSS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入手探讨肝肾亏虚型DLSS的相关基因多态性,指出基于椎间盘退变机制的营养、生物力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致病原因,其中与其可能存在紧密关系的基因有HOX基因家族、胶原蛋白基因家族、上皮细胞膜蛋白(EMP-1)基因、Sox9基因、Pax1基因、TGF-β等,而肝肾亏虚型DLSS症状表现与其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关联性,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肝肾亏虚型DLSS患者椎间盘、骨骼细胞、蛋白等变化,为DLSS早期辨体、辨证及施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基因多态性 肝肾亏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观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叶娜 韩晟 +11 位作者 苑艺 薛丽娟 黄昊雯 李欢欣 张心慈 奎思怡 孟博斐 李奇霏 阿那古·吐地 刘志凤 秦灵灵 李多多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62-168,I0004-I0007,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大承气汤相关的化学成分及基因信息。对于TCMSP中未涵盖的中药或缺乏靶点基因信息的化合物,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取相关化合物的分子式,并通过SwissADME数据库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化学物质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标预测,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基因名称。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Gen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DLSS相关疾病基因信息,并将其与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10.2软件绘制“药物-化学成分-靶标”网络图,并使用Net workAnalyzer工具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筛选获得了芦丁(Rutin)、5,7,4'-三甲基芹菜素(5,7,4'-Trimethylapigenin)、桉叶油素(Eucalyptol)等10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环氧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热休克蛋白β(Heat Shock Proteinβ,HSPCB)等10个主要靶点。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承气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途径、细胞活动等多个生物过程改善DLSS患者的主观症状。结论大承气汤不仅能够改善DLSS患者的便秘及便秘相关性症状加重,还可通过其相关化学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对DLSS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细胞组织修复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芦丁 5 7 4'-三甲基芹菜素 桉叶油素 退行性腰椎狭窄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骨针法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韩昶晓 冯敏山 +6 位作者 高景华 尹逊路 刘广伟 温海宝 李静 彭博辰 朱立国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0.60±6.98)岁。夹脊针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1.48±9.55)岁。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的Roland Morris残疾问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行走距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生活质量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功能障碍、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5(3.62±0.5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各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DQ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腰部与腿部VAS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腰部VAS均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腿部VAS在治疗后2、1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SF-36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SF-36评分均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后2周,两组的行走距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行走距离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刺骨针法能一定程度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疼痛与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夹脊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骨针法 夹脊针 退行性腰椎狭窄 疼痛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梁爱爱 钟诚 任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88%,阴性组优良率为86.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降低,且阳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 h的ODI评分低于阴性组同时点(P<0.05)。[结论]相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沉降征阴性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腰椎功能更优;神经根沉降征在预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项指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桂成教授从“筋骨络病”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思路探析
9
作者 吴宇恒 卞光明 +1 位作者 孙鹏飞 闵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6-702,共7页
总结黄桂成教授临床运用“筋骨络病”理论辨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经验。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证属本虚标实,与肝、肾、脾胃脏腑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气血乏源,脾胃不足,酿生痰瘀,风寒湿邪侵袭为病,病机关键在于络脉瘀阻。以“营络扶正、通络... 总结黄桂成教授临床运用“筋骨络病”理论辨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经验。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证属本虚标实,与肝、肾、脾胃脏腑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气血乏源,脾胃不足,酿生痰瘀,风寒湿邪侵袭为病,病机关键在于络脉瘀阻。以“营络扶正、通络祛邪”为治则,善用虫类药,药力直达络脉,使得邪去络通,气血通畅,正气得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筋骨络病 络病 痹证 黄桂成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代远 高春雨 +10 位作者 李路广 杨克新 孙武 罗杰 冯敏山 李建国 李磊 冯蓬 伏敏睿 温海宝 高景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 目的观察转腰汤颗粒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DLS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转腰汤颗粒、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转腰汤颗粒模拟剂、甲钴胺片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后1、3个月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3周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2组间歇性跛行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脱落5例、剔除2例,对照组脱落5例、剔除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及随访各时点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VAS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周及治疗后1、3个月比较,试验组间歇性跛行距离、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周,试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2例(4.4%),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10.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腰汤颗粒可有效缓解DLSS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相较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效果更优,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腰汤颗粒 退行性腰椎狭窄 间歇性跛行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金学诊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经验浅析
11
作者 杨屾 李金学 肖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71-73,共3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李金学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骨伤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本,并与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络密切相关。特殊的解剖结构、神经根炎症的存在、持续性压迫以及椎管内充血都是各种症状出现的...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李金学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骨伤专家,认为该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本,并与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络密切相关。特殊的解剖结构、神经根炎症的存在、持续性压迫以及椎管内充血都是各种症状出现的内在病因。临床对于DLSS以保守治疗为主,李金学教授通过自拟方腰痹汤软坚散结、养阴柔筋、活血通络,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汤 退行性腰椎狭窄 李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下椎管松解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2
作者 刘清源 江新 +3 位作者 陈华 胡静 李琳 董石磊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镜与操作器械在一个切口通道内分开工作且相互配合。该技术兼具单通道椎间孔内镜技术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脊柱内镜术式。本文详细介绍OSE辅助下椎管松解术治疗LSS的操作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单孔分体内镜 椎管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兵 何立东 +3 位作者 李勇 刘敏 廖翔 徐王兵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脊柱疾病,对于重度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然而,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患者,更合适选择中医保守治疗。这2种治疗策略在临床上都已证明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它们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脊柱疾病,对于重度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然而,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患者,更合适选择中医保守治疗。这2种治疗策略在临床上都已证明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它们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关于DLSS的诊断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案的确定,目前在临床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现对DLSS的诊断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诊断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舒腰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唐博 廖承友 +2 位作者 赵光辉 于其华 辛坤(指导)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究地龙舒腰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探究地龙舒腰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地龙舒腰汤治疗,持续治疗28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评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评估治疗分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龙舒腰汤能有效缓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舒腰汤 退行性腰椎狭窄 肾虚血瘀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Sublamina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立奇 陈惠国 +3 位作者 王玲 张伟 潘浩 胡劲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 目的评价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下Sublamina入路腰椎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7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突出位于椎间孔区域,造成双根受压同时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4/5间隙6例,L5/S1间隙1例,平均病程(8.6±2.5)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UBE下Sublamina入路进行治疗。结果7例患者术后下肢症状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8.6±1.3)分,术后2 d(2.1±1.1)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前(10.1±2.4)分,术后2 d(17.3±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下Sublamina入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椎间孔区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 Sublamina入路 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微矫形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
16
作者 陈家豪 范丽萍 +2 位作者 毛炜彬 钱佳敏 陈哲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微矫形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在冠状位矫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微矫形组和融合内固定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后路微矫形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在冠状位矫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微矫形组和融合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各个指标,包括冠状位L1至S1上终板面夹角、手术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冠状位终板面成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椎间隙与椎体高度比值、CT灰度值等。结果共纳入91例患者,微矫形组46例,融合内固定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矫形组在脊柱冠状位矫形和平衡效果,以及术后冠状位L1至S1上终板面夹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的维持方面,均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从术后3个月开始,微矫形组在手术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冠状位终板面成角上明显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术后1年,微矫形组在维持椎间隙和椎体高度比值上优于融合内固定组(P<0.05)。两组在CT灰度值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微矫形术在脊柱冠状位矫正和维持效果方面优于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有助于患者姿势调整和体态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后路微矫形术 脊柱冠状位平衡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0
17
作者 范里 杨波 +2 位作者 陈家禄 郑望苟 徐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64-166,17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MASTQUADRANT通道下行单切口髓核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 目的探讨采用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28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MASTQUADRANT通道下行单切口髓核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180±36)min,出血量(195±74)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2例切口皮肤暗红;1例硬脊膜损伤。VAS评分由术前(6.8±1.7)分降至术后7 d(1.3±0.5)分(P=0.00)。2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8%(26/28)。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管系统下单切口技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QUADRANT通道镜 单切口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糖尿病患者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娅莉 徐海燕 +2 位作者 任惠芬 张春波 郑王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2期1738-1739,共2页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糖尿病 手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造影CT扫描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峥 王翀 +4 位作者 崔泳 刘晓蓓 徐磊磊 张杰 张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790-1794,共5页
目的探讨椎管造影CT扫描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21例,术前行椎管造影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myelography,CTM),明确... 目的探讨椎管造影CT扫描在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患者21例,术前行椎管造影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myelography,CTM),明确责任节段及受累神经根。所有患者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腰椎管减压术(transforaminal-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t-PELD),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腰痛及坐骨神经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评分。结果21例患者CTM明确单侧单节段、双侧单节段责任节段数多于MRI检查(P<0.01);双侧双节段、单侧3节段及以上、双侧3节段及以上责任节段数少于MRI检查(P<0.01)。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5 min。2例责任节段为L4/5的患者,术后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经中频脉冲理疗1~2周后症状缓解。其余19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21例全部获得完整随访数据,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5)个月,术后腰腿痛VAS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年随访MacNab评分11例优,8例良,2例因术后腰痛间歇性发生判定为可,优良率为90.47%(19/21)。结论CTM检查有助于明确椎管狭窄责任节段和受累神经根,提高DLSS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指导t-PELD术中行突出髓核摘除、椎管及神经根致压部位减压、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管减压术 椎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减压和减压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期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勇 刘刚 苏义拉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治疗和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4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 目的:比较单纯减压治疗和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4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减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减压联合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92.39±15.49)min、(138.83±21.17)mL]少于观察组[(131.49±21.54)min、(277.38±34.19)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4.19±0.85)分、(20.43±3.57)分、80.77%,与对照组比较[(4.64±1.02)分、(21.08±4.33)分、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1.41±0.37)分、(16.68±3.55)%比(3.38±0.39)分、(26.39±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减压治疗和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近期疗效相近,单纯减压治疗创伤更小,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改变 腰椎狭窄 减压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