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行性脊柱疾病规范化诊疗全流程管理专家共识
1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退行性脊柱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委员会 李危石 +1 位作者 郭新虎 尹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4-896,共13页
退行性脊柱疾病(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s,DSD)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有研究报道DSD总患病率高达27.3%,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女性34.7%,男性18.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5岁以上高龄患者占比超50%[1]。随着人口老... 退行性脊柱疾病(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s,DSD)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有研究报道DSD总患病率高达27.3%,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女性34.7%,男性18.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5岁以上高龄患者占比超50%[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超30%。DSD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社会成本明显增加[2~4],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程管理 DSD 退行性脊柱疾病 规范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退行性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像评估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戈翔 胡扬帆 +3 位作者 钟京谕 星月 丁德芳 姚伟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外科关注的重点,也是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此外,人工智能(AI)在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疾病结局预测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也提供了评估术后并发症的新思... 脊柱退行性疾病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外科关注的重点,也是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此外,人工智能(AI)在术前风险评估和术后疾病结局预测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也提供了评估术后并发症的新思路。目前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像评估缺乏统一标准,为了实现对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与评估,本文就常规影像学和AI对脊柱术后并发症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联系,为建立脊柱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疾病 术后并发症 影像评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4年北医三院骨科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住院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吴云霞 刘忠军 +3 位作者 刘晓光 孙宇 陈仲强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口学特征与脊柱退行性疾病(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SDD)的相关性,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降低患病率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电子病历数据,纳入年龄≥1... 目的:探讨人口学特征与脊柱退行性疾病(sp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SDD)的相关性,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降低患病率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电子病历数据,纳入年龄≥18岁首次手术治疗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出生地、民族以及伴随疾病)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SDD患者22951例,男性12838例(55.9%),女性10113例(44.1%)。平均年龄52.4±11.6岁(18~86岁)。其中颈椎退行性疾病(CDD)10941例(47.7%),胸椎退行性疾病(TDD)588例(2.6%),腰椎退行性疾病(LDD)11422例(49.8%);不同部位SDD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地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民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DD患者中,以男性(55.9%)、50~54岁(18.2%)、办公室人员(22.2%)占比高;在TDD患者中,以男性(57.5%)、农民(26.5%)占比高;在〈45岁的LDD患者中,男性占比高(χ~2=66.56,P〈0.001),特别是在18~29岁年龄组中,男性占比明显增高(8.7%∶3.2%);然而,在〉45岁的LDD患者中,女性占比高(χ~2=17.50,P〈0.05)。有伴随疾病者8160例,其中伴有骨质疏松(404例)和伴有膝关节炎(210例)的SDD患者以LDD占比最高,分别为86.1%(348/404)和70.0%(147/210);伴有韧带肥厚/骨化(2645例)的SDD患者以CDD占比最高,为79.9%(2114/2645)。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SDD患者占比分别为20.8%(4749/22951)和9.7%(2230/22951)。结论 :SDD有着明显的人口学特征,在不同部位发病的人群特征不同。男性、50~54岁、办公室人员是CDD的高发人群;男性、农民是TDD的高发人群;〈45岁的男性,特别是18~29岁的男性以及〉45岁的女性是LDD的高发人群。此外,伴有骨质疏松或伴有膝关节炎是LDD的危险因素,伴有韧带肥厚/骨化是CDD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高危人群进行有重点的干预和宣教可能是降低SDD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疾病 颈椎退行性 胸椎退行性 腰椎退行性 住院人群 人口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骨质疏松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戈 段洪 +5 位作者 卞鸿燕 贺云 尹劲 吴波 杨海青 周兆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上的患者,分析统计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脊柱病变。结果各年龄组不同腰椎椎体骨密度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骨质疏松与腰椎失稳等疾病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胸腰椎骨折的偏回归系数为1.026,Wald检验结果 P=0.02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789;脊柱退行性变的偏回归系数为0.225,Wald检验结果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53;腰椎失稳的偏回归系数为0.828,Wald检验结果 P=0.00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289;腰椎滑脱的偏回归系数为0.782,Wald检验结果 P=0.024<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185;颈椎病的偏回归系数为0.691,Wald检验结果P=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211;椎管狭窄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570;脊柱畸形的偏回归系数为0.972,Wald检验结果 P=0.025<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02;年龄的偏回归系数为0.048,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049;性别的偏回归系数为-1.035,Wald检验结果 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0.355。骨质疏松,脊柱退行性病(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与年龄增加相关。结论年龄增加,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增加;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能加速脊柱退变。骨质疏松加速脊柱退行性变、脊柱不稳、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脊柱畸形、颈椎病、脊柱滑脱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退行性疾病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艳伟 田伟 +2 位作者 肖斌 段芳芳 王立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医院的His系统,分析2011-2015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时间趋势,并计算实际和扣除物价影响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采用决策树模型分... 目的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为医疗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医院的His系统,分析2011-2015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时间趋势,并计算实际和扣除物价影响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8844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其中,男性4827例(54. 58%),女性4017例(45. 42%)。住院费用中位数为78419. 6元,下四分位数费用为45167. 7元,上四分位数费用为98794. 7元。与2011年相比,2015年的实际和调整住院费用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 83%和5. 84%。经决策树模型分析,脊柱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层次包括4层。手术分类、退变部位、年龄、性别及伴随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费用呈逐年升高趋势;恰当控制内置物的使用可能是降低脊柱退行性疾病住院费用的可行方法;对于DRG预付费制度,需要考虑年龄、性别和是否伴随骨质疏松对脊柱退行性疾病医保费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脊柱退行性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 胸椎退行性疾病 颈椎退行性疾病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工结合的中医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疗效机制研究:思路与前景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旭 魏戌 +3 位作者 朱立国 冯天笑 王志鹏 师彬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18-4124,共7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骨伤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学的主要优势病种。中医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手段,但现阶段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阻碍了手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与国际化推广。医工结合是近年来相关科学技术进步与中医药现代化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全新研究思路,有助于实现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研究现代化,促进中医手法的国际化推广。本文将从机械工程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神经工程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工程技术在中医手法中的应用现状为思路,梳理近年来“医工结合”研究模式下中医手法疗效机制的现代化研究,为后续手法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手法 脊柱退行性疾病 医工结合 中医药现代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失衡,以筋为先”视角下椎间盘退变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机制
7
作者 吴亚东 张治国 +3 位作者 李静 齐晓艳 鲁玉州 李念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10-2816,共7页
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椎间盘退变所引起的“筋伤”是脊柱“筋骨失衡”的核心病机。本文整合中医“筋骨平衡”理论与现代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研究,系统阐述了“筋伤”导致脊柱不稳的病理机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现代生物力学所揭示的应力... 筋骨失衡,以筋为先。椎间盘退变所引起的“筋伤”是脊柱“筋骨失衡”的核心病机。本文整合中医“筋骨平衡”理论与现代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研究,系统阐述了“筋伤”导致脊柱不稳的病理机制。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现代生物力学所揭示的应力分布改变与中医“筋伤及骨”理论高度吻合,而有限元分析显示的“稳定-失稳-再稳定”过程则印证了“筋骨失衡到再平衡”的病理演变。这一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视角为预测疾病进展、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尤其对指导“从筋治骨”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失衡 脊柱退行性疾病 椎间盘退变 生物力学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水平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9-530,共2页
目前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科疾病呈逐年增加趋势。随着脊柱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诊疗设备和手术器械也不断得到革新。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退行性疾病 老龄化社会 骨科疾病 手术器械 诊疗设备 老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微创手术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范国鑫 扶青松 +1 位作者 顾广飞 贺石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术中X线透视检查因可实时获得患者的骨骼结构信息和可移动便利性而被广泛使用于脊柱手术中[1]。脊柱微创手术近年来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创口美观、感染几率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相当而得到...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术中X线透视检查因可实时获得患者的骨骼结构信息和可移动便利性而被广泛使用于脊柱手术中[1]。脊柱微创手术近年来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创口美观、感染几率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相当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2~4],现已明确可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疾病[5]、脊柱畸形[6]、外伤[7]和肿瘤[8]等。然而,由于脊柱微创手术经常需要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定位和复位检查,所以脊柱外科医生的辐射危害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9]。高剂量辐射可以诱发肿瘤、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等,低剂量辐射暴露与肿瘤、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等联系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10~13]。增强对辐射危害的基本认识,提高辐射的防范意识,掌握减少辐射暴露的原则与方法是每一位脊柱外科医生的职业健康的必修课[3、14]。笔者就脊柱微创手术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辐射危害 防护 脊柱退行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诱发肿瘤 透视检查 外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脊柱手术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5,共1页
1909年,Oppenheim和Krause完成了首例脱出腰椎间盘摘除术,从而开创了以外科手术为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手段的时代。脊柱手术方式发展史其实就是随着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不断深入而变革的发展史。1、80年代前—无内植物时代:80年... 1909年,Oppenheim和Krause完成了首例脱出腰椎间盘摘除术,从而开创了以外科手术为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手段的时代。脊柱手术方式发展史其实就是随着人们对脊柱生物力学认识不断深入而变革的发展史。1、80年代前—无内植物时代:80年代前的脊柱手术为无植入物时代。彼时人们对脊柱疾病诊治的理解多集中于对疾病现象及基本解剖的认识,欠缺对生物力学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脊柱疾病 脊柱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摘除术 疾病现象 脊柱退行性疾病 外科手术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脊柱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伟丽 张恩龙 +4 位作者 刘珂 王奇政 陈永晔 袁慧书 郎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0-163,共4页
人工智能主要指机器学习,而深度学习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及大数据处理,包括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模型建立,而这也使得影像组学得到飞速发展。通过运用人... 人工智能主要指机器学习,而深度学习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及大数据处理,包括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模型建立,而这也使得影像组学得到飞速发展。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方法可以达到对脊柱结构的定位与分割以及脊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决策支持、预后预测等一系列综合分析,为脊柱疾病的最合理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脊柱 椎体骨折 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肿瘤 脊柱畸形 诊断 治疗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骨通道螺钉在腰椎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绪彪(综述) 蒲丹 秧茂盛(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5-739,共5页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伴有骨质疏松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系统优良的生物力学特性,利于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重建序列的稳定及促进融合,是脊柱疾病手术治疗的首选固定方式[1]。骨质疏松患者骨质...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伴有骨质疏松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系统优良的生物力学特性,利于维持脊柱正常序列、重建序列的稳定及促进融合,是脊柱疾病手术治疗的首选固定方式[1]。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大量丢失,导致PS固定稳定性下降,且置钉过程难以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影响手术效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腰椎疾病 骨质疏松患者 脊柱退行性疾病 皮质骨 通道 生物力学特性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13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3-1103,共1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 脊柱外科 技术学习班 脊柱退行性疾病 治疗方式 内固定技术 外科技术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六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14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5,共1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加强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16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十六届全国(军)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就颈胸腰椎椎弓根应用解剖学研究、颈胸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及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脊柱融合方式的选择、多节段脊柱退变减压融合节段的选择、导航系统在脊柱经椎弓根内固定中的应用、脊柱微创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安排学员进行尸体标本(或模型)操作训练。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 脊柱外科专家 技术学习班 《中华骨科杂志》 脊柱退行性疾病 应用解剖学 内固定技术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5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9-199,共1页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9月21-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投稿内容与要求1.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未发表过的...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9月21-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投稿内容与要求1.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未发表过的有关脊柱退行性疾病、畸形、脊柱脊髓损伤、肿瘤、感染、护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突出科学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脊髓损伤 国际会议中心 征文通知 学术 中国康复医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16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5,共1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加强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内固定 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外科 技术学习班 脊柱融合 腰椎椎弓根 融合节段 椎弓根螺钉 中华医学会 脊柱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7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3-713,共1页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9月21~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投稿内容与要求1.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未发表过的... 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9月21~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一、投稿内容与要求1.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未发表过的有关脊柱退行性疾病、畸形、脊柱脊髓损伤、肿瘤、感染、护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突出科学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脊髓损伤 国际会议中心 征文通知 学术 中国康复医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 基础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柳万国 唐成林 +1 位作者 刘理迪 朱庆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470,共6页
腰椎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狭窄的椎间孔可使其内走行的神经根受压,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及无力等[1].目前临床上更多关注腰椎间盘退变和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情况,而对椎间... 腰椎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狭窄的椎间孔可使其内走行的神经根受压,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及无力等[1].目前临床上更多关注腰椎间盘退变和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情况,而对椎间孔狭窄情况往往重视不足,这不仅容易导致LFS的漏诊,而且影响到治疗策略的正确制定,甚至导致术后患者症状不缓解或加重等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出现[2].因此正确地认识、诊断和治疗LFS非常重要.笔者就LFS诊断及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 手术治疗 诊断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脊柱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退变 神经根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表达谱在椎间盘退变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彬 李新华 +5 位作者 陈兆雄 巴兆玉 刘忠汉 袁静 祝建光 吴德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2-656,共5页
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它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可引起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骨赘形成,导致腰腿痛、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或脊髓压迫。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柱疾患可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椎间盘退变是指椎间盘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它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可引起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骨赘形成,导致腰腿痛、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或脊髓压迫。对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柱疾患可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脊柱融合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相关疾病的“金标准”,但会改变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甚至有再次手术的风险。因此,明确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病因,但至今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出现许多细胞事件的异常,如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各种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表达量增多等。这一系列变化提示椎间盘内特定分子基因表达失调,进而导致各层次调节因素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基因芯片 脊柱退行性疾病 表达谱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椎间盘突出 应用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洋 王洋 叶晓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9-662,共4页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因其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及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或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仍是常见并发症[1、2]。而在过度肥胖或腰背肌发达的... 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因其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及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术后螺钉松动或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仍是常见并发症[1、2]。而在过度肥胖或腰背肌发达的患者中,往往需要广泛的剥离、牵拉肌肉组织,易造成传统椎弓根螺钉置钉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基于对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 内固定失败 力学稳定性 脊柱退行性疾病 进钉点 牵拉肌肉 钉道 拔出力 椎间融合 脊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