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成像在评价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西永明 胡有谷 +1 位作者 陈晓亮 陈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的评估至关重要。普通的放射照片仅提供了退变中晚期有限的退变征象。脊髓造影通过显示硬膜囊及神经根管的轮廓从而间接反应椎间盘的变化。椎间盘造影虽可早期精确的显示椎间盘的退变... 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对椎间盘退变进行早期精确的评估至关重要。普通的放射照片仅提供了退变中晚期有限的退变征象。脊髓造影通过显示硬膜囊及神经根管的轮廓从而间接反应椎间盘的变化。椎间盘造影虽可早期精确的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情况,因其作为一种损伤性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椎间盘退变 退行性改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全切、部分切除、修复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苗羽 余家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9-783,788,共6页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稳定性 退行性改变 部分切除术 半月板修复 全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早期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西永明 胡有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MRI 椎间盘 退行性改变 评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X线与CT诊断(附23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华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09-81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 X线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酸钠诱导大鼠视网膜退行性改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岩 张丽梅 +2 位作者 赵圆圆 侯思远 金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3-857,共5页
目的 探讨碘酸钠(NaIO3)诱导大鼠视网膜退行性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30 mg·kg^(-1)NaIO3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模型。继续饲养21 d,检测大鼠视网膜电图(ER... 目的 探讨碘酸钠(NaIO3)诱导大鼠视网膜退行性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30 mg·kg^(-1)NaIO3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模型。继续饲养21 d,检测大鼠视网膜电图(ERG),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差异蛋白情况。结果 ERG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暗适应0.01ERG、暗适应3.0ERG、暗适应3.0振荡电位以及明适应3.0ERG和明适应3.0闪烁光反应b波振幅分别比对照组降低79.98%、81.64%、76.08%、61.68%、5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细胞层数减少,尤其是外核层、内核层结构紊乱,呈现明显的波浪形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SOD和CAT活性分别下降12.51%和14.08%,MDA含量增加5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GO分析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上调的80个蛋白,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在调控基因表达(positiv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衰老(aging)以及对白细胞介素(IL)-6的细胞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interleukin-6)等方面具有显著性。18个下调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非常集中,主要表现在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对光刺激的反应(response to light stimulus)、光转导(phototransduction)。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光转导(phototransduction)、蛋白酶体(proteasome)、JAK-STAT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细胞内吞(endocytosis)、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等通路。结论 NaIO3可通过特异性氧化应激引发炎症与免疫过程,同时抑制视网膜光转导通路,诱导视网膜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退行性改变 碘酸钠 蛋白质组学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过负荷致小鼠神经退行性变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应激系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红梅 何百成 周歧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铝过负荷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与脑内氧化应激系统和抗氧化应激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铝溶液(相当于400 mg/kg Al3+)灌胃小鼠,每天1次,1周6天,连续3月,建立铝过负荷所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模型。以被动回避性学习记忆... 目的:研究铝过负荷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与脑内氧化应激系统和抗氧化应激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铝溶液(相当于400 mg/kg Al3+)灌胃小鼠,每天1次,1周6天,连续3月,建立铝过负荷所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模型。以被动回避性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识别能力的改变、大脑皮层和海马总SOD、SOD2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以及海马病理学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铝过负荷能明显导致小鼠进行性被动回避性学习记忆和空间识别能力障碍;出现海马神经元核固缩和神经元丢失;脑组织总SOD和SOD2活性及MDA含量呈平行变化,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各时点SOD和SOD2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铝过负荷明显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铝负荷引起脑内氧化应激反应和抗氧化应激系统动员失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过负荷 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 SOD SOD2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导引下针刺诱导兔椎间盘退行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盛娜萍 +4 位作者 江永焰 叶刚 林波淼 全显跃 俞志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采用X线导引下针刺诱导建立兔椎间盘退行性变(退变)模型,并对椎间盘进行T2Mapping检测,为深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MR)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5只,在X线导引下采用穿刺髓核和穿刺软骨终板两种手术方式,分别在穿... 目的采用X线导引下针刺诱导建立兔椎间盘退行性变(退变)模型,并对椎间盘进行T2Mapping检测,为深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磁共振(MR)定量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5只,在X线导引下采用穿刺髓核和穿刺软骨终板两种手术方式,分别在穿刺前、穿刺后30 min、4和8周进行常规T2WI、T2Mapping成像和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8周时对诸椎间盘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造模后30 min,各椎间盘MR信号未见明显异常;4周穿刺髓核组T2WI信号明显降低,高信号区范围缩小;T2Mapping显示高值范围明显缩小;8周髓核变化与4周类似,未见明确退变进展;正常对照组和穿刺软骨终板组的椎间盘信号和量值改变不明显。病理学检查发现穿刺髓核组的髓核组织发生非常明显的退变,而穿刺软骨终板组发生轻度退变。结论采用X线导引下针刺椎间盘髓核的方式成功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此模型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并发症低、影响因素少等优势,并且证明了T2Mapping技术可用于兔椎间盘退变的检测,为深入研究MR定量技术对椎间盘退变的价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磁共振 穿刺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矢状面平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友禧 李星野 沈建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5-748,共4页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发生于骨骼成熟以后由于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原发性脊柱侧凸,在冠状面上Cobb角大于10°[1]。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ADS的患病率达13%~30%,随着年龄...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是发生于骨骼成熟以后由于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原发性脊柱侧凸,在冠状面上Cobb角大于10°[1]。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ADS的患病率达13%~30%,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更高[2、3]。患者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但侧凸的弯型与患者临床症状间的联系仍不明确。脊柱的矢状面失平衡也可以引起患者明显甚至保守治疗无效的腰背痛。ADS通常每年进展1~6°(平均3°),骨质疏松、冠状面Cobb角〉30°、椎体旋转〉Ⅱ度、侧方滑移〉6mm和髂嵴间连线经过L5为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矢状面 平衡 成人 COBB角 临床症状 退行性改变 椎间小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改变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玮 于滨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4-288,共5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等)导致的颈脊髓压迫症,是最常见的导致颈脊髓功能障碍的病因。手术干预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SM...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等)导致的颈脊髓压迫症,是最常见的导致颈脊髓功能障碍的病因。手术干预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SM临床表现与术后恢复情况个体差异较大。有研究表明手术疗效受较多因素影响,临床预后评估存在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脊髓压迫症 体感诱发电位 手术减压 颈椎退行性改变 MYELOPATHY spondylotic 椎体后缘骨赘 黄韧带肥厚 术后恢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例肝包虫囊肿退行性变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明生 桂东川 +2 位作者 赵峰 郎援疆 唐敬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肝包虫囊肿 CT检查 退行性 诊断分 肝棘球蚴病 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内臭氧浴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海涛 关家文 +1 位作者 贾逢爽 辛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腔内注射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臭氧 浴法 微创技术治疗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腔臭氧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冠羽 张金山 +1 位作者 张宏 宋辰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2-434,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非感染性滑膜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约38%老年人患有KOA,其中2%有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等症状[1]。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分析 玻璃酸钠 关节腔 治疗 冲洗 臭氧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节段血管阻断对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卫国 邱勇 +3 位作者 王斌 凌为其 朱丽华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8-351,i002,共5页
目的:探讨结扎脊柱节段血管对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只犬均结扎左侧T6~T9的节段血管。分别于造模后3个月和8个月急性失血法各处死一组动物,处死后立即取整段胸椎。T6/7至T8/9为实验区(结扎节... 目的:探讨结扎脊柱节段血管对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只犬均结扎左侧T6~T9的节段血管。分别于造模后3个月和8个月急性失血法各处死一组动物,处死后立即取整段胸椎。T6/7至T8/9为实验区(结扎节段血管区),取结扎血管以上的T4/5椎间盘为病理检查中的对照区,T6/7为病理检查实验区;T7/8和T8/9椎间盘为生化分析的实验区,结扎血管以下的T11/12、T12/13椎间盘为生化分析的对照区。对对照区和实验区内椎间盘的形态和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椎间盘在3个月时胶原成分已有显著增加,而糖胺多糖成分显著降低;8个月组与3个月组无显著性区别。结论:在脊柱节段血管阻断后,椎间盘的周围血供减少,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可诱发或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行性改变 节段血管 蛋白多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治疗颈背肌筋膜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宏柏 李淑丽 +3 位作者 纪春梅 马玲 胡同慧 姜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77-1678,共2页
颈背肌筋膜综合征是发生于肩背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综合征症疾病,属于纤维质综合征的一种。该病可致患者颈、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颈部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门诊采用瑞士EMS公司DOLORCLAST誖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 颈背肌筋膜综合征是发生于肩背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综合征症疾病,属于纤维质综合征的一种。该病可致患者颈、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颈部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门诊采用瑞士EMS公司DOLORCLAST誖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能有效的缓解上述症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患颈背肌筋膜综合征病例68例,年龄28~67岁,病史1周~3年,肩背部疼痛、酸胀和沉重感,与天气变化有关,患处肌肉僵硬、压之酸痛或触及索状物,揉压患者感到舒适和症状减轻,X线检查多提示退行性改变,上肢反射存在,未见病理反射,肌力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综合征 冲击波治疗 安全性 肩背部疼痛 疗效 肌肉僵硬 病理反射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下脂肪垫损伤中肌骨超声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鑫 白倩 +8 位作者 孟斌 张建祥 李勇 马保安 徐奎 刘涛 袁华 赵晨光 王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6-709,共4页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前区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具有衬垫及润滑的作用,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防止摩擦和碰撞,并吸收震荡[1]。髌下脂肪垫损伤多因... 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髌下脂肪垫填充于膝前区髌骨、股骨和胫骨的缝隙之间,具有衬垫及润滑的作用,以限制膝关节的过度活动,防止摩擦和碰撞,并吸收震荡[1]。髌下脂肪垫损伤多因外伤、畸形、劳损、退行性改变和湿冷环境刺激等引起髌下脂肪垫充血、水肿、肥厚的无菌性炎症反应[2~7],表现为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上下楼梯时更为显著,休息后减轻,发病率较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下脂肪垫 剧烈活动 常见病因 肌骨超声 膝关节疼痛 功能受限 退行性改变 环境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减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温煦 王梅 许世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3,共4页
关键词 骨骼肌减少症 骨骼肌力量 退行性改变 身体活动 体力活动 肌肉萎缩 生存质量 动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83
17
作者 岳寿伟 魏慧 邵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3-1277,共5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症候群[1]。所检索到的国外相关指南均未提及颈椎病的概念,将颈部疾病统称为颈...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症候群[1]。所检索到的国外相关指南均未提及颈椎病的概念,将颈部疾病统称为颈部疼痛(neck pain)[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疼痛 颈部疾病 影像学改变 颈椎病 相邻结构 康复治疗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症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咬合紊乱对恒河猴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美青 元方 +2 位作者 颜朝云 姚秀芳 段小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是否可以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恒河猴 2只 ,实验组 1只 ,拔除一侧下颌和其对侧上颌第一磨牙 ,在拔牙间隙处各置一拉簧 ,使邻牙向拔牙间隙处倾斜 ,变与对颌牙紧密的尖窝接触关系为不密合的...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是否可以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恒河猴 2只 ,实验组 1只 ,拔除一侧下颌和其对侧上颌第一磨牙 ,在拔牙间隙处各置一拉簧 ,使邻牙向拔牙间隙处倾斜 ,变与对颌牙紧密的尖窝接触关系为不密合的突面接触关系 ,8个月后取双侧髁状突、关节盘常规制备 ,喷金镀膜后扫描电镜观察。另 1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结果 :对照组髁状突和关节盘表面凝胶样物质覆盖 ,有明显的波纹 ,髁状突断面可见界限明显、有一定厚度的三层结构。实验组髁状突和关节盘 ,主要是髁顶附近内前向外后走行的一个区域 ,表面凝胶样物质卷曲、甚至丧失 ,髁状突表面出现纤维暴露区。断面显示 ,软骨变薄 ,蜂窝状软骨陷窝层局部不连续 ,关节盘中后带部分区域表面沟纹紊乱 ,在下表面后带观察到类似弹坑样变。结论 :渐进性咬合紊乱可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牙HE 渐进性咬合紊乱 恒河猴 扫描电镜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耀 李淳德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就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位 影像学 脊柱 分型 平衡 医源性因素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医用臭氧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乔长峰 杨振玲 张学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用臭氧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疼痛治疗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用臭氧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疼痛治疗方法,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研究 医用臭氧 治疗方法 浓度 退行性改变 膝关节肿胀 关节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