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高国雄 李文忠 +3 位作者 周心澄 贾俊姝 史常青 李世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E(柠条);在脑山区,模式F(青海云杉)为最优配置模式,其综合评价得分250.54,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J(青杨+中国沙棘)>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综合考虑生态服务功能及环境特点,在浅山区阴坡推广应用模式C,阳坡推广应用模式A;在脑山区阴坡推广模式F,阳坡推广模式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配置模式 生态服务功能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