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
被引量:
19
1
作者
梁凤华
苏尚国
+1 位作者
游振东
张泽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这条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带上,孔内0~2000m的岩心中,各种榴辉岩占到50%以上。榴辉岩大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质。依据榴辉岩中主要矿物绿辉石和石榴石的退变质程度,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可分为...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这条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带上,孔内0~2000m的岩心中,各种榴辉岩占到50%以上。榴辉岩大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质。依据榴辉岩中主要矿物绿辉石和石榴石的退变质程度,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可分为2个大阶段,4个亚阶段:第一大阶段(又分为轻微退变质、部分退变质)、第二大阶段(又分为退变质和强退变质)。总的退变质趋势是:石榴石逐渐被韭角闪石或黑云母+绿帘石替代;绿辉石逐渐被角闪石+钠长石后成合晶替代,硬玉(Jd)含量逐渐减少,并部分转化为霓辉石。榴辉岩在退变质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压条件为:峰期变质温度为697~831℃,压力3.0Gpa左右;部分退变质阶段温度为629~776℃,压力1.2~1.6Gpa;退变质阶段温度为550~650℃,压力0.5~0.7Gpa;强退变质阶段温度为300~400℃,压力0.30~0.35Gpa。综合岩石、矿物及形成温压条件等特征,推断榴辉岩的折返过程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大阶段是近等温降压的快速折返(榴辉岩在此期间经历了第一大阶段的退变质),第二大阶段是降温降压的缓慢抬升(榴辉岩继而经历了第二大阶段的退变质)。绿辉石的完全退变质,既是划分榴辉岩两大退变质阶段的标志,同时也是区分两大折返阶段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过程
折返
过程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超高压
变质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与流体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连兴
杜建国
+3 位作者
翟建平
赵成浩
范建国
张文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87,共1页
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演变,将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贫流体阶段、弱流体阶段和富流体阶段。贫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环境中,其主要作用是柯石英-石英和文石- 方解石等同质多象转变、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等的重结晶,以及...
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演变,将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贫流体阶段、弱流体阶段和富流体阶段。贫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环境中,其主要作用是柯石英-石英和文石- 方解石等同质多象转变、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等的重结晶,以及绿辉石中硬玉和钠长石的固溶体出溶等。弱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退变质的晚期,含水矿物闪石、绿帘石和云母,以及钠长石等低压矿物大量形成之前,其标志是蓝晶石变斑晶和金红石脉的形成,以及浸染状金红石的富集成矿。富流体阶段始于低级角闪岩相退变质环境,并可能一直持续到近地表处。该阶段以出现大量含水和挥发份的矿物(如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黑云母、磷灰石和碳酸盐等)为特征。围绕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闪石次变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
退变质过程
流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石榴辉石岩的退变质过程
被引量:
1
3
作者
蔡志慧
唐哲民
+2 位作者
梁凤华
陈方远
张丽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的退变质石榴辉石岩包裹体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主要由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组成,幔部含有由细小角闪石与绿帘石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颗粒较大的角闪石与单斜辉石,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分析以...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的退变质石榴辉石岩包裹体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主要由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组成,幔部含有由细小角闪石与绿帘石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颗粒较大的角闪石与单斜辉石,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分析以及矿物成分分析,认为这些后成合晶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来自围岩的流体共同反应而产生,大颗粒的角闪石主要是由辉石转变而来的,在幔部这个转变并不彻底,仍有一些残余辉石颗粒。边部主要由角闪石和绿帘石组成。该石榴辉石岩曾经历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阶段。没有柯石英超高压代表性矿物(采样处的其他类型岩石都含有柯石英)的原因是石榴辉石岩的原岩为超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退变质过程
苏鲁
超高压
变质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
被引量:
19
1
作者
梁凤华
苏尚国
游振东
张泽明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0399143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3CB716501)资助。
文摘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位于大别—苏鲁这条典型的超高压变质带上,孔内0~2000m的岩心中,各种榴辉岩占到50%以上。榴辉岩大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质。依据榴辉岩中主要矿物绿辉石和石榴石的退变质程度,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可分为2个大阶段,4个亚阶段:第一大阶段(又分为轻微退变质、部分退变质)、第二大阶段(又分为退变质和强退变质)。总的退变质趋势是:石榴石逐渐被韭角闪石或黑云母+绿帘石替代;绿辉石逐渐被角闪石+钠长石后成合晶替代,硬玉(Jd)含量逐渐减少,并部分转化为霓辉石。榴辉岩在退变质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压条件为:峰期变质温度为697~831℃,压力3.0Gpa左右;部分退变质阶段温度为629~776℃,压力1.2~1.6Gpa;退变质阶段温度为550~650℃,压力0.5~0.7Gpa;强退变质阶段温度为300~400℃,压力0.30~0.35Gpa。综合岩石、矿物及形成温压条件等特征,推断榴辉岩的折返过程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大阶段是近等温降压的快速折返(榴辉岩在此期间经历了第一大阶段的退变质),第二大阶段是降温降压的缓慢抬升(榴辉岩继而经历了第二大阶段的退变质)。绿辉石的完全退变质,既是划分榴辉岩两大退变质阶段的标志,同时也是区分两大折返阶段的标志。
关键词
榴辉岩
退变质过程
折返
过程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超高压
变质
带
Keywords
eclogite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exhumation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分类号
P588.3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与流体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顾连兴
杜建国
翟建平
赵成浩
范建国
张文兰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安徽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87,共1页
文摘
根据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演变,将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贫流体阶段、弱流体阶段和富流体阶段。贫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环境中,其主要作用是柯石英-石英和文石- 方解石等同质多象转变、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等的重结晶,以及绿辉石中硬玉和钠长石的固溶体出溶等。弱流体阶段发生于榴辉岩相退变质的晚期,含水矿物闪石、绿帘石和云母,以及钠长石等低压矿物大量形成之前,其标志是蓝晶石变斑晶和金红石脉的形成,以及浸染状金红石的富集成矿。富流体阶段始于低级角闪岩相退变质环境,并可能一直持续到近地表处。该阶段以出现大量含水和挥发份的矿物(如闪石、绿帘石、多硅白云母、钠云母、黑云母、磷灰石和碳酸盐等)为特征。围绕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闪石次变边。
关键词
大别山
榴辉岩
退变质过程
流体作用
分类号
P588.3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石榴辉石岩的退变质过程
被引量:
1
3
作者
蔡志慧
唐哲民
梁凤华
陈方远
张丽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水利系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039914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56606)
文摘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的退变质石榴辉石岩包裹体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主要由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组成,幔部含有由细小角闪石与绿帘石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颗粒较大的角闪石与单斜辉石,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分析以及矿物成分分析,认为这些后成合晶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来自围岩的流体共同反应而产生,大颗粒的角闪石主要是由辉石转变而来的,在幔部这个转变并不彻底,仍有一些残余辉石颗粒。边部主要由角闪石和绿帘石组成。该石榴辉石岩曾经历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阶段。没有柯石英超高压代表性矿物(采样处的其他类型岩石都含有柯石英)的原因是石榴辉石岩的原岩为超基性岩。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退变质过程
苏鲁
超高压
变质
带
Keywords
garnet pyroxenite retrograde reaction Sulu UHP metamorphic belt
分类号
P588.3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
梁凤华
苏尚国
游振东
张泽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别山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与流体作用
顾连兴
杜建国
翟建平
赵成浩
范建国
张文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石榴辉石岩的退变质过程
蔡志慧
唐哲民
梁凤华
陈方远
张丽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