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康南
鲁世保
+5 位作者
海涌
王庆一
藏磊
刘玉增
王宇
孔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人工
椎间盘
置换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4
2
作者
康南
曲铁兵
王庆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造影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诊断
适应证
影像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Modic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师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相关研究进展
椎间盘
终板
MRI信号
信号改变
组织学变化
疾病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邻接终板骨髓变性的MRI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孟令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Ⅰ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Ⅰ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Ⅱ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4例,37个终板;Ⅲ型(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113例,16个终板;Ⅳ型(混合型)10例,13个终板。Ⅰ、Ⅱ型好发于40-60年龄组,Ⅲ型与椎体Schmorl结节密切相关,Ⅳ型与椎体压缩及外伤有关。68%的退变终板好发于L4,5,61%呈条带形,62%贯穿终板全长,98%合并邻近问盘退变。结论: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特殊类型。MR成像有助于分析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信号类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MRI
终板骨髓
变性
临床资料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孔杰
胡有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46-549,共4页
腰痛是临床常见问题,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实质研究大多集中于其生物力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方面。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
腰痛是临床常见问题,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实质研究大多集中于其生物力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方面。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
退
行性
疾病
临床研究
分子生物学
生物力学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
1
6
作者
高春红
杨晓霞
喻姣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2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
退
变性
疾病
治疗早期
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腰椎间盘
置换术
植入
系统
棘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新进展
7
作者
黄东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74-3475,共2页
脊柱减压/内固定作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对某些脊柱疾患的确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短期内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不是说这种技术已经达到完美,而是其他动力性固定方法尚属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弹...
脊柱减压/内固定作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对某些脊柱疾患的确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短期内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不是说这种技术已经达到完美,而是其他动力性固定方法尚属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弹性纤维材料的采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后部小关节成形术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动力性固定方法,也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金大地教授在国内采用弹性材料作脊枉内固定的研究较为深入,此部分内容将在其他章节阐述,本文仅就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新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腰椎间盘
置换术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脊柱疾患
固定方法
外科治疗
弹性材料
关节成形术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椎间盘退变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8
作者
杜立龙
徐宝山
杨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前,关于椎间盘退变的原因,虽然已有一些探讨与研究,但其退变的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信号转导的机制,将有助于人类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并可能从中找到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笔者就椎间...
目前,关于椎间盘退变的原因,虽然已有一些探讨与研究,但其退变的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信号转导的机制,将有助于人类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并可能从中找到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笔者就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信号通路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信号转导机制
进展综述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1
9
作者
许舜
张帆
吕飞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在过去数十年中,腰椎融合术在脊柱外科广泛开展,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及脊柱畸形等疾病。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腰椎融合术的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5%~30%的失败...
在过去数十年中,腰椎融合术在脊柱外科广泛开展,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及脊柱畸形等疾病。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腰椎融合术的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5%~30%的失败率,且有部分患者在术后会残留持续性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症状,或在术后出现新发的与术前不完全相同的疼痛症状。这种腰椎、腰骶部或下肢远端术后新发或残留的疼痛被称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融合术
关节疼痛
术后
临床研究
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
腰椎
手术失败综合征
骶髂
腰椎
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10
作者
黄靖
李曼
袁慧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终板
MODIC改变
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信号改变
椎间盘
终板
组织学变化
慢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康南
鲁世保
海涌
王庆一
藏磊
刘玉增
王宇
孔超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301,共6页
文摘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人工
椎间盘
置换术
临床疗效
Keywor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s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 replacement
Clinical outcome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4
2
作者
康南
曲铁兵
王庆一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造影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诊断
适应证
影像学改变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Modic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师
侯铁胜
机构
长海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相关研究进展
椎间盘
终板
MRI信号
信号改变
组织学变化
疾病
患者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邻接终板骨髓变性的MRI探讨
被引量:
4
4
作者
孟令平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筹)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Ⅰ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Ⅱ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4例,37个终板;Ⅲ型(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113例,16个终板;Ⅳ型(混合型)10例,13个终板。Ⅰ、Ⅱ型好发于40-60年龄组,Ⅲ型与椎体Schmorl结节密切相关,Ⅳ型与椎体压缩及外伤有关。68%的退变终板好发于L4,5,61%呈条带形,62%贯穿终板全长,98%合并邻近问盘退变。结论: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特殊类型。MR成像有助于分析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信号类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MRI
终板骨髓
变性
临床资料
椎体转移瘤
Keywords
Bone marrow adjacent endplates degeneration Lumb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孔杰
胡有谷
机构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46-549,共4页
文摘
腰痛是临床常见问题,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实质研究大多集中于其生物力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方面。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
退
行性
疾病
临床研究
分子生物学
生物力学
细胞学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
1
6
作者
高春红
杨晓霞
喻姣花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出处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2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
退
变性
疾病
治疗早期
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腰椎间盘
置换术
植入
系统
棘突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新进展
7
作者
黄东生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74-3475,共2页
文摘
脊柱减压/内固定作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对某些脊柱疾患的确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短期内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不是说这种技术已经达到完美,而是其他动力性固定方法尚属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弹性纤维材料的采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后部小关节成形术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动力性固定方法,也是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金大地教授在国内采用弹性材料作脊枉内固定的研究较为深入,此部分内容将在其他章节阐述,本文仅就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新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
人工
腰椎间盘
置换术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脊柱疾患
固定方法
外科治疗
弹性材料
关节成形术
治疗方法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椎间盘退变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8
作者
杜立龙
徐宝山
杨强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文摘
目前,关于椎间盘退变的原因,虽然已有一些探讨与研究,但其退变的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信号转导的机制,将有助于人类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并可能从中找到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新方法。笔者就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信号通路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信号转导机制
进展综述
信号通路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
11
9
作者
许舜
张帆
吕飞舟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文摘
在过去数十年中,腰椎融合术在脊柱外科广泛开展,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及脊柱畸形等疾病。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腰椎融合术的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5%~30%的失败率,且有部分患者在术后会残留持续性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症状,或在术后出现新发的与术前不完全相同的疼痛症状。这种腰椎、腰骶部或下肢远端术后新发或残留的疼痛被称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关键词
腰椎
融合术
关节疼痛
术后
临床研究
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
腰椎
手术失败综合征
骶髂
腰椎
管狭窄症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9
10
作者
黄靖
李曼
袁慧书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文摘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关键词
腰椎
终板
MODIC改变
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
退
变性
疾病
信号改变
椎间盘
终板
组织学变化
慢性腰痛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康南
鲁世保
海涌
王庆一
藏磊
刘玉增
王宇
孔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腰椎间盘造影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康南
曲铁兵
王庆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Modic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黄师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邻接终板骨髓变性的MRI探讨
孟令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腰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孔杰
胡有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高春红
杨晓霞
喻姣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新进展
黄东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椎间盘退变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杜立龙
徐宝山
杨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许舜
张帆
吕飞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黄靖
李曼
袁慧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