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永康
许冬梅
+2 位作者
撒春宁
王星
宋珂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5,共10页
为了解补播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以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经隔带深翻耕(25cm)处理后,分别补播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MN)和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MC)...
为了解补播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以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经隔带深翻耕(25cm)处理后,分别补播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MN)和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MC),并以未补播草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措施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补播乡土物种显著提高了退化荒漠草原的植被盖度、草群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但物种多样性有所下降。(2)补播显著降低了荒漠草原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P<0.05),其中MC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1.70%和9.70%;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较对照均有所增加。(3)补播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0~10cm和10~20cm土层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15.25g/kg和12.43g/kg;0~10cm土层全氮和全磷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0.05),但10~30cm土层上述指标较对照差异不显著。(4)不同处理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均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6.25mg/hm^(2)和0.23mg/hm^(2),其中MN、MC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对照差异显著(P<0.05)。综上,两种补播模式均有效改善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表明补播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荒漠草原
乡土物种
补播改良
植物群落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化荒漠草原恢复过程中植被生态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兰花
孙树光
杨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26-4527,共2页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退化草原的恢复过程研究可知,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退化草原的恢复过程研究可知,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先明显增长后趋于平缓稍微有所下降,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这一变化与该区草原植被特征及人为干扰活动有关。即在禁牧初期,一些一、二年生植物的侵入,以及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优势种得以优先恢复,所以植物群落各特征都呈增长趋势;而随着禁牧年限的增长,草原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各植被生态特征变化都呈平稳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荒漠草原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云涛
邱开阳
+5 位作者
王玉娟
司浩宇
鲍平安
黄业芸
何毅
谢应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0,共9页
为深入了解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对N、P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N、P添加试验,连续进行3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N肥选用尿素,P肥选用过磷酸钙,本文使用2022年9月的植...
为深入了解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对N、P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N、P添加试验,连续进行3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N肥选用尿素,P肥选用过磷酸钙,本文使用2022年9月的植被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水平N复合中、高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高水平N复合中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2)Godron稳定性分析发现,对照组欧式距离最大,群落稳定性最低;在单独添加P时,群落稳定性随着P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3)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高水平的N、P添加可以通过抑制荒漠草原植物生长,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单独P添加以及中、低水平的P与高水平的N复合添加可有效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退化荒漠草原
生态修复
欧式距离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永康
许冬梅
撒春宁
王星
宋珂辰
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0505)
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草学学科)项目(NXYLXK2017A01)资助。
文摘
为了解补播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以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经隔带深翻耕(25cm)处理后,分别补播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MN)和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MC),并以未补播草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措施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1)补播乡土物种显著提高了退化荒漠草原的植被盖度、草群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但物种多样性有所下降。(2)补播显著降低了荒漠草原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P<0.05),其中MC处理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1.70%和9.70%;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较对照均有所增加。(3)补播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0~10cm和10~20cm土层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15.25g/kg和12.43g/kg;0~10cm土层全氮和全磷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0.05),但10~30cm土层上述指标较对照差异不显著。(4)不同处理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均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6.25mg/hm^(2)和0.23mg/hm^(2),其中MN、MC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对照差异显著(P<0.05)。综上,两种补播模式均有效改善了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状,表明补播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关键词
退化荒漠草原
乡土物种
补播改良
植物群落
土壤性状
Keywords
Native species
Degraded desert steppe
Reseeding
Plant community
Soil propertie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化荒漠草原恢复过程中植被生态学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兰花
孙树光
杨胜利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勘察规划院
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26-4527,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36)
文摘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植被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带退化草原的恢复过程研究可知,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逐渐趋于稳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先明显增长后趋于平缓稍微有所下降,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这一变化与该区草原植被特征及人为干扰活动有关。即在禁牧初期,一些一、二年生植物的侵入,以及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优势种得以优先恢复,所以植物群落各特征都呈增长趋势;而随着禁牧年限的增长,草原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各植被生态特征变化都呈平稳波动。
关键词
退化荒漠草原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恢复
Keywords
Degraded desert grassland
Community feature
Species diversity
Restoration
分类号
S812.99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云涛
邱开阳
王玉娟
司浩宇
鲍平安
黄业芸
何毅
谢应忠
机构
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
平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宁夏草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大学农业农村部饲草高效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验室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出处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AAC02021
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社厅函[2019]160号)资助。
文摘
为深入了解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对N、P添加的响应,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自2020年开始,每年开展N、P添加试验,连续进行3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N肥选用尿素,P肥选用过磷酸钙,本文使用2022年9月的植被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高水平N复合中、高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高水平N复合中水平P添加显著降低了Simpson指数;(2)Godron稳定性分析发现,对照组欧式距离最大,群落稳定性最低;在单独添加P时,群落稳定性随着P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3)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高水平的N、P添加可以通过抑制荒漠草原植物生长,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单独P添加以及中、低水平的P与高水平的N复合添加可有效提高群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养分添加
退化荒漠草原
生态修复
欧式距离
植物多样性
Keywords
Nutrient addition
Degraded desert step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uclidean distance
Plant diversity
分类号
S812.4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土物种对退化荒漠草原的改良效果研究
李永康
许冬梅
撒春宁
王星
宋珂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退化荒漠草原恢复过程中植被生态学特性的变化
李兰花
孙树光
杨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氮磷添加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杨云涛
邱开阳
王玉娟
司浩宇
鲍平安
黄业芸
何毅
谢应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