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于洪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封山育林、栽植红松(红松-柞树混交)方式对退化柞蚕场进行改培,通过比较改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改培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其中...
采用封山育林、栽植红松(红松-柞树混交)方式对退化柞蚕场进行改培,通过比较改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改培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其中,红松-柞树混交林的增幅高于封育林;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等营养含量在改培后均增加,增幅以封育林最高;改培后的土壤容重均降低。综上所述,2种改培措施均可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改培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化柞蚕场人工促进柞树-红松混交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慧东
尤文忠
+4 位作者
毛沂新
颜廷武
魏文俊
王睿照
赵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1期8-10,21,共4页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混交林
柞树
红松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岫岩县退化柞蚕场植被更新修复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尤晓晓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73-74,共2页
文章对岫岩县现有柞蚕场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柞蚕场现状将其分为3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蚕场提出了改造模式,以期为退化蚕场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植被恢复
岫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于洪亮
机构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辽宁辽东半岛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5-38,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2YFD2201002-04)。
文摘
采用封山育林、栽植红松(红松-柞树混交)方式对退化柞蚕场进行改培,通过比较改培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改培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其中,红松-柞树混交林的增幅高于封育林;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等营养含量在改培后均增加,增幅以封育林最高;改培后的土壤容重均降低。综上所述,2种改培措施均可提高土壤质量。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改培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degraded tussah silkworm fields
recultivation measures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885.1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化柞蚕场人工促进柞树-红松混交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慧东
尤文忠
毛沂新
颜廷武
魏文俊
王睿照
赵刚
机构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1期8-10,21,共4页
基金
辽宁省农业领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40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4)
文摘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混交林
柞树
红松
生态恢复
Keywords
degraded tussah
mixed forest
Quercus mongolica
Pinus koraiensi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岫岩县退化柞蚕场植被更新修复技术
被引量:
2
3
作者
尤晓晓
机构
岫岩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73-74,共2页
文摘
文章对岫岩县现有柞蚕场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柞蚕场现状将其分为3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蚕场提出了改造模式,以期为退化蚕场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退化柞蚕场
植被恢复
岫岩
分类号
S718.5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改培措施对退化柞蚕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于洪亮
《辽宁林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退化柞蚕场人工促进柞树-红松混交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张慧东
尤文忠
毛沂新
颜廷武
魏文俊
王睿照
赵刚
《防护林科技》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岫岩县退化柞蚕场植被更新修复技术
尤晓晓
《辽宁林业科技》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