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火灾烟气控制与人员安全疏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宇辉 费瑞振 李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7,112,共9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发车间隔一般较短,在超长隧道内会出现同方向行驶两列列车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需对超长隧道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安全疏散策略进行研究。[方法]采用FDS(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和Path-finder软件,建立超长隧道火灾模型和人员安全疏散模型,对双车追踪模式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以及人员疏散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及结论]双车追踪模式下,前车尾部着火,通过临界风速纵向通风可保证前车火灾安全;火源下游烟气前锋的蔓延速度为3.20 m/s,至600 s时烟气蔓延至后车,620 s时烟气可完全覆盖后车;烟气温度沿隧道纵向衰减很快,且温度衰减符合双指数模型规律。双车追踪模式下,减小联络通道间距可减少人员疏散总时间,对人员疏散时离开列车的时间影响不大;开启列车端门和疏散平台一侧车门,可显著减少人员疏散时间。在超长隧道双车追踪的最不利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存在困难,可通过减小联络通道间距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超长隧道 双车追踪模式 火灾烟气控制 人员安全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BII制动机系统模式追踪与多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志武 宾睿 +1 位作者 杨迎泽 刘伟荣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4,共8页
由于CCBII制动机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工况复杂,工作部件繁多且耦合性强等特点,经常有多故障并发。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多故障诊断。本文在基于解析冗余关系的诊断技术上,引入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多故障检测与定位。首先构建制动... 由于CCBII制动机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工况复杂,工作部件繁多且耦合性强等特点,经常有多故障并发。传统的故障诊断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多故障诊断。本文在基于解析冗余关系的诊断技术上,引入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多故障检测与定位。首先构建制动机各工作模式模型,并推导系统的扩展全局解析冗余关系以获得模式转变特征表和系统故障特征表,再引入一致性向量比较特征表,实现系统的模式追踪。当模式追踪失败后,构建候选故障假设集,对每个候选故障设计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参数估计器,通过比较候选故障参数的平均适应函数值,定位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实现制动机系统多故障实时在线检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故障诊断 差分进化算法 模式追踪 CCBII制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轨快慢车模式越行节省时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国飞 杜港德 闫亚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3,共9页
不同于地铁制式,市域快轨是轨道交通建设为满足通勤化、大运量、快速度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式,其快慢车运营模式势在必行。为此,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营模式、越行速度、越行站站型、道岔型号等因素,对市域快轨快慢... 不同于地铁制式,市域快轨是轨道交通建设为满足通勤化、大运量、快速度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型式,其快慢车运营模式势在必行。为此,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运营模式、越行速度、越行站站型、道岔型号等因素,对市域快轨快慢车运营模式下的越行节省时间计算方法展开研究,形成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市域快轨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通过OpenTrack仿真技术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当越行速度介于60~120km/h之间时,追踪模式下快车跳站运营,每跳一站相比慢车停站的节省时间(含慢车停站时间)介于37~55s;越行模式下快车越行运营,每越行一站相比慢车停站的节省时间(含慢车停站时间)介于69~87s。与仿真结果相比,理论计算平均误差不超过3%。研究成果可为市域快轨快慢车运营时间效益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快慢车 节省时间 追踪模式 越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速度模式下的列车自动防护(ATP)紧急制动安全模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苏苏 王芃 郑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0,共3页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典型安全制动模型。该模型为相对位置模式,以前车静止为条件,后车对前车尾端进行追踪。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这种模式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急制动,效率不高。提出了相对速度模式的紧急制动安...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典型安全制动模型。该模型为相对位置模式,以前车静止为条件,后车对前车尾端进行追踪。在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这种模式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急制动,效率不高。提出了相对速度模式的紧急制动安全模型,考虑前车以理想状态紧急制动,后车对前车尾端进行追踪,并对两种模型进行计算比较。相对速度模式的紧急制动安全模型能够缩短行车间距和追踪间隔,大大提升CBTC运行模式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相对速度模式的列车追踪 安全制动模型 紧急制动触发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化压缩感知的帧定时同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童新 卿朝进 +4 位作者 张岷涛 郭奕 蔡曦 夏凌 强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9-124,共6页
作为数据检测的必要前提,帧定时同步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然而,现有非压缩感知帧同步方法必须满足奈奎斯特速率,导致过度功耗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设计难度;而采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 作为数据检测的必要前提,帧定时同步一直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然而,现有非压缩感知帧同步方法必须满足奈奎斯特速率,导致过度功耗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设计难度;而采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帧同步方法的正确同步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将模式化压缩感知(Model-based Compressed Sensing)技术引入到帧定时同步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化压缩的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 Sa MP)方法,用以重构压缩采样下的同步度量并完成帧同步。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现已有的基于CS的帧定时同步方法,提出方法改善了帧定时同步的正确同步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定时同步 模式化压缩感知 同步度量 基于模式化压缩的采样匹配追踪(CoS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闭塞下列车追踪运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辛亚江 刘万江 《中国铁路》 2020年第5期94-99,共6页
移动闭塞下列车的追踪运行有2种模式:撞"硬墙"模式和撞"软墙"模式。撞"硬墙"模式更加安全,而撞"软墙"模式更加高效。通过对2种追踪模式建模并对比分析,结合各自特点提出准撞"软墙"模... 移动闭塞下列车的追踪运行有2种模式:撞"硬墙"模式和撞"软墙"模式。撞"硬墙"模式更加安全,而撞"软墙"模式更加高效。通过对2种追踪模式建模并对比分析,结合各自特点提出准撞"软墙"模式,对其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该模式下列车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Matlab仿真探讨该模式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制动挡位,准撞"软墙"模式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其追踪性能优于撞"硬墙"模式,且稳定性和舒适性都优于撞"硬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追踪运行模式 准撞“软墙”模式 列车追踪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中国东部雨季水汽输送垂直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施逸 江志红 李肇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区域源汇归属法,追踪1961~2010年中国东部地区雨带推进过程中各雨季后向轨迹,定量确定各雨季不同垂直层上的水汽输送路径与水汽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华南前汛期,低层最主要水... 利用基于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结合区域源汇归属法,追踪1961~2010年中国东部地区雨带推进过程中各雨季后向轨迹,定量确定各雨季不同垂直层上的水汽输送路径与水汽贡献。结果表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华南前汛期,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轨迹占比达到52.3%,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印度洋通道,占比超过37%;水汽主要源自低层的西太平洋和中国东部地区,水汽贡献均在20%以上。南海季风爆发后的华南前汛期,低层到高层最强水汽通道均为印度洋通道,特别是中层,轨迹数量达到了65.6%;印度洋源地的贡献明显增加,中高层水汽主要源自印度洋,低层最主要的水汽源地为中国东部和南海。江淮梅雨时低层最主要通道为太平洋通道,中高层最主要通道为印度洋通道,相比华南前汛期,在中高层印度洋通道减弱,而西风通道增强。华北雨季中,低层最主要水汽通道为太平洋通道,而中高层最主要的水汽通道为欧亚大陆中纬西风通道。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中,最主要的源地为中低层的中国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华北雨季中,来自中国东部局地低层的水汽达到了43.1%,表明低层局地蒸发对华北雨季降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 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HYSPLIT) 水汽输送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健南 林涛 +3 位作者 余光正 陈汝斯 潘励哲 徐遐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6-2472,共7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了阻尼控制器之间的协调优化策略,以选定的待改善模式为目标模式,采用模式追踪技术,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lant growth simu...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了阻尼控制器之间的协调优化策略,以选定的待改善模式为目标模式,采用模式追踪技术,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lant growth simulation algorithm,PGSA)对阻尼控制器参数进行协调优化。该算法通过改进搜索步长和迭代中加入云模型理论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收敛速度,并且克服了常规PGSA算法无法适用于连续函数优化的缺点。进一步,基于大规模电网算例,分别以局部和区域间的低频振荡模式为目标模式进行参数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电网 阻尼控制器 模式追踪 协调优化 改进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外送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 被引量:23
9
作者 盛逸标 林涛 +3 位作者 陈宝平 陈汝斯 郭紫昱 徐遐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3-993,共11页
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输送方式,风电、光伏经高压直流输电(HVDC)并网外送的形式在新能源的异地消纳上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次/超同步振荡(SSO/SupSO)现象。对于风电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尤其是对在直驱永磁同步机组(DD-PM... 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输送方式,风电、光伏经高压直流输电(HVDC)并网外送的形式在新能源的异地消纳上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次/超同步振荡(SSO/SupSO)现象。对于风电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尤其是对在直驱永磁同步机组(DD-PMSG)机/网侧控制器(GSC)参数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送/受端控制器(SEC/REC)参数对于次/超同步振荡模式存在阻尼耦合的问题上的应对方案尚待深入研究。对此,该文通过优化风电柔直并网系统控制器参数来抑制系统次/超同步振荡,将阻尼耦合问题转换为控制器之间的参数协调优化问题。具体而言,以主导控制器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待改善振荡模式为目标模式,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主导控制器参数的协调优化模型,采用了全局搜索性好、收敛速度快的I-PGSA算法对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控制器参数。在协调优化过程中,采用模式追踪技术对目标模式进行追踪锁定,确保优化的针对性;在约束条件中,提出了动态阻尼比概念并对各振荡模式的阻尼比阈值进行动态设定,保证优化的合理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控制器参数优化效果进行时域仿真和比对,结果验证了所提协调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机组 柔性直流输电 次/超同步振荡 优化模型 动态阻尼比 模式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