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速铁路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动态特性研究 |
杨宏图
石雨
|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
|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研究 |
田长海
张守帅
张岳松
姜昕良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4
|
|
3
|
基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高速动车组制动能力计算方法 |
杨欣
邵林
邵军
杨伟君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4
|
基于到发线运用方案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及仿真研究 |
彭其渊
王超宇
鲁工圆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7
|
|
5
|
基于区间速度控制的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压缩方法研究 |
鲁工圆
沈子力
彭其渊
王超宇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6
|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 |
刘晓娟
康随武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7
|
高速铁路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分析 |
李栋
彭其渊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8
|
基于动态间隔时间的列车追踪策略研究 |
郑维耀
李茂青
江娜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9
|
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
田长海
姜博
赵建勋
张守帅
盛天一
王亚楠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0
|
高速铁路列车到达追踪间隔的优化研究 |
辛亚江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面向追踪间隔压缩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空轨迹优化 |
鲁工圆
王超宇
沈子力
李力
张守帅
彭其渊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2
|
基于列车运行时间偏离的地铁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研究 |
赵宇刚
毛保华
蒋玉琨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13
|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地段列车运行速度相关问题研究 |
张守帅
田长海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0
|
|
14
|
基于列控车载设备制动曲线的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平台 |
贺广宇
郜新军
李一楠
郑理华
程剑锋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9
|
|
15
|
基于高速铁路车站分类的到发线运用冲突识别方法研究 |
林枫
郭一唯
杨晓
保鲁昆
邱莹辉
|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6
|
双线区段通过能力及相关因素分析 |
孙焰
季令
张国宝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7
|
高速铁路对道岔侧向最高允许通过速度的要求 |
汤奇志
马大炜
时颢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8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
魏玉光
夏阳
赖艺欢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9
|
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 |
张国栋
张国宝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0
|
我国与日本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参数的比较研究 |
方琪根
邢二平
李竹君
毛保华
|
《中国铁路》
|
2016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