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我国专利无效的追溯力规则重构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戴哲
-
机构
暨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52,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艺术品追续权制度构建研究”(项目号20CFX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我国《专利法》第47条设置了专利无效的追溯力二元规则,但实践中,法院仍常以合同法认定专利无效的一元追溯力,这一争议有待厘清。从《专利法》第47条的立法原因上看,二元追溯力的规定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立法者所秉持的秩序论与对价论皆难以支撑该二元结构的存在,而原本制度设计所预期的平衡论更是未能实现。回溯源头,我国的此项规定属于不当继受域外法的结果,并且,立法者还误用了风险负担规则,更错误地安排了价值位阶,因此,这些缺陷的产生实属正常,立法者亦有必要予以修正。从比较法上看,专利无效追溯力本具有一元结构,只不过受制于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分化。提炼影响一元结构转变为二元结构的因素后可以发现,我国并不具备采用专利无效二元结构之条件,只能够采用一元结构,由此,立法者应当承认专利无效能够对转让、许可契约以及在先判决产生追溯力。
-
关键词
专利无效
追溯力
合同法
专利法
-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论条约法上的时际法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李浩培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6期61-70,共10页
-
文摘
【正】 一引言(一) 时际法(intertemporal law),或称过渡法(transitory law)是指解决法律时间抵触的法律,也就是决定法律时间适用范围的法律。(二) 在国内法上,时际法的存在,至少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公元44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为其东方领土发布的命令说:“兹决定:法律和敕令是对将来的行为给于范型而颁布的,而不是为过去的事实而规定的。
-
关键词
条约终止
法律主体
适用范围
有效期
追溯力
效果原则
法律事实
时际法原则
损害赔偿责任
法国民法典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世界版权公约》简介
- 3
-
-
作者
雨田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世界版权公约》简称为UCC,英文全称为Univ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它于1952年9月6日在内瓦签订,1955年9月16日生效,后又于1971年7月在巴黎修订,修订后的公约于1974年7月10日生效。《世界版权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截止1985年1月,共有成员国78个,其成员国有一半以上同时又是世界上第一个版权国际公约的成员国。《世界版权公约》在保护的权利主体和客体、公约追溯力、保护期、精神权利、经济权利、国民待遇等方面的规定,均与《伯尔尼公约》有所不同。
-
关键词
世界版权公约
成员国
伯尔尼公约
国民待遇
精神权利
国际公约
权利主体
经济权利
追溯力
生效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何为“伯尔尼公约”
- 4
-
-
作者
雨田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87-87,共1页
-
文摘
“伯尔尼公约”,又称“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它是1886年由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十几个国家发起,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签定的一项公约,现由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该公约的缔结对作品的出版起到了保护和推动作用,它的主要内容围绕着版权独立、区域性、追溯力。
-
关键词
伯尔尼公约
文学艺术作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联合国
保护
主要内容
推动作用
经济的
追溯力
区域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