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清时期的封赠制度与诰敕档案浅述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金玉
戴庞海
《档案管理》
1992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一些档案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珍藏的诰命和敕命档案,它们是封建王朝实行封赠制度的产物。封赠,是皇帝给予臣僚及其妻室、祖先以官爵或名号的荣典。此制很早就有,汉魏以来,历代沿置,但各有差异,至明清发展到顶峰,由此形成的诰敕档案也...
在一些档案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珍藏的诰命和敕命档案,它们是封建王朝实行封赠制度的产物。封赠,是皇帝给予臣僚及其妻室、祖先以官爵或名号的荣典。此制很早就有,汉魏以来,历代沿置,但各有差异,至明清发展到顶峰,由此形成的诰敕档案也最多。一、明代的封赠制度明代的封赠,文职归吏部主管,武职则归兵部负责。先由各省的军政长官或本部门长官将符合条件的官员的材料,分别报送吏、兵二部,再由二部奏准,然后交内阁中书舍人缮写诸敕下发。具体办法是:公、侯、伯之追封,皆递进一等;三品以上政绩显异及死谏、死节、阵亡者,皆得赠官;其现任则初授散阶,京官满一考及外官满一考而政绩优异者。皆给本身诰敕;七品以上皆可推恩其祖先;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诰敕
升授
散阶
追封
敕命
至明
七品
武德骑尉
宣武都尉
天府广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章太炎孔子观与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小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5,共5页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被誉为"立身如素丝然"的德行完美者,被历代统治者追封为"文宣王""至圣先师"等。在清末,"复古"主义者章太炎指出孔子之于中国,有"商订历史之功",为"保民开化"之宗,但不是圣人,也有缺点。当时鲁迅频繁接触...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被誉为"立身如素丝然"的德行完美者,被历代统治者追封为"文宣王""至圣先师"等。在清末,"复古"主义者章太炎指出孔子之于中国,有"商订历史之功",为"保民开化"之宗,但不是圣人,也有缺点。当时鲁迅频繁接触到章氏"孔子论",他回顾自己留日时期"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1。本文通过比较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与章太炎以"复古"为中心的"孔子论",尝试追溯鲁迅的孔子观所受章氏清末"复古"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章太炎
文宣王
至圣先师
追封
诸子学略说
保民
孔学
商订
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原晋祠
被引量:
1
3
作者
陆琦
《广东园林》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晋祠镇,背靠悬瓮山--晋水之源头,据《方舆纪要》载:“悬瓮山在太原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及母王后邑姜而建的祠堂。姬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被封于当时的“...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晋祠镇,背靠悬瓮山--晋水之源头,据《方舆纪要》载:“悬瓮山在太原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及母王后邑姜而建的祠堂。姬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被封于当时的“唐国”,即帝尧后代所建立的国家,史称唐叔虞。其子夑继位后,因地临晋水,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唐叔虞被追封为晋王后,祠堂改称“晋王祠”,简称“晋祠”。《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
悬瓮山
晋王
追封
姬发
邑姜
唐叔虞
晋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代的“赐姓”制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辛立
《文博》
1988年第5期34-38,共5页
对《左传》隐公八年所追溯周代的“因生以赐姓,制度,一般都用传统的“因所生”、“因所由生”理解“因生”,于是就有之以其人所生地的地名、其母吞食的物名、其母所践的神迹为不同实例的解说。对于“赐姓”,则认为其为新王朝建立时,对...
对《左传》隐公八年所追溯周代的“因生以赐姓,制度,一般都用传统的“因所生”、“因所由生”理解“因生”,于是就有之以其人所生地的地名、其母吞食的物名、其母所践的神迹为不同实例的解说。对于“赐姓”,则认为其为新王朝建立时,对旧有族姓或新封的诸侯、卿大夫的故姓于以再次赐的制度。杨希枚先生通过对古代姓氏制度的系统研究,在分析各家解说与史实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观点。我接受杨先生对姓、氏的训义和对姓族、氏族所做的新解释,同意他关于“命姓、受氏与祚土是先秦政治封建制的三要素”的看法。但对杨先生用“因功臣生时而封建之,而不死后追封”来解释“因生以赐姓”,以及对所赐之姓的地位的估计,有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赐姓
族姓
追封
新王朝
杨先
诸侯国
神迹
王臣
昭公
婚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初年关于祭孔问题的争议
被引量:
2
5
作者
常会营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8,共3页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再到元武宗时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由生时自称的"从大夫之后",一直被追封到王公的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宣王
祭孔
追封
弘治年间
汉平帝
罢黜百家
元武宗
明成
省都督
统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十一世孔公墓碑(拓片)
6
作者
张茹冰(摄影)
陈东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此碑立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崔咏撰,张进书,韩镛篆,孔之强立石。现存孔林。碑高242厘米、宽94厘米、厚23厘米。曲阜师大馆藏拓本编号255,218厘米×80厘米。《金石汇目分编》《曲阜碑碣考》著录为"元追封济宁路同知孔元正墓...
此碑立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崔咏撰,张进书,韩镛篆,孔之强立石。现存孔林。碑高242厘米、宽94厘米、厚23厘米。曲阜师大馆藏拓本编号255,218厘米×80厘米。《金石汇目分编》《曲阜碑碣考》著录为"元追封济宁路同知孔元正墓碑"。《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第4辑收录有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文献
金石汇目分编
追封
曲阜
墓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宁夏”
7
作者
贺兰山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46-47,共2页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白城子。党项族与“夏”字结缘者自此始。其后,党项势力渐盛,唐末有拓跋思恭者,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帝晋其爵为夏国公。宋初,党项势力又有扩展,其酋李彝殷卒,宋追封为夏王;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又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大夏国王,封元昊为夏国王。1038年,元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奄有今宁夏、甘肃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盟、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地处西北,故辽、宋、金诸国人称之为“西夏”。总之,自唐末以来,随着党项势力之扩展,“夏”之名也随之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项族
李继迁
拓跋思恭
白城子
唐贞观
追封
浑都海
平夏
陕西行省
伊克昭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8
作者
张忠
《甘肃林业》
2016年第4期43-44,共2页
甘肃省成县境内的尖山子,史称太祖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生态绝伦的名山。因唐高祖之祖李虎在西魏时期任陇右节度使时,曾于此驻兵,故名。史载:李虎,字威猛,成纪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五世孙。西魏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
甘肃省成县境内的尖山子,史称太祖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生态绝伦的名山。因唐高祖之祖李虎在西魏时期任陇右节度使时,曾于此驻兵,故名。史载:李虎,字威猛,成纪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五世孙。西魏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卒封唐国公,谥襄。唐高祖受禅,追封为景皇帝,皇祖梁氏追封为景列皇后,庙号太祖。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黄泳编纂的《成县新志》称:"太祖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一名二三尖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森林公园
人间仙境
尖山子
追封
武昭
李弼
陇右
赐姓
三十里
李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圣人”与骗子
9
作者
张安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3年第1期54-56,共3页
孔子,这个反动统治阶级的所谓'圣人',当他活着的时候,并无多大名气。但在死了之后,时来运转,声势日趋显赫,被权势者们'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
孔子,这个反动统治阶级的所谓'圣人',当他活着的时候,并无多大名气。但在死了之后,时来运转,声势日趋显赫,被权势者们'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列为必读的经典,孔子的人格被视为修养的典范。汉平帝曾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从此以后,历代帝王为孔子加谥晋级的丑剧,愈演愈烈。北魏孝文帝时,封孔子为'文宣尼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汉平帝
文宣
儒家学说
罢黜百家
追封
活着
历代帝王
阳货
反动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的封赠制度与诰敕档案浅述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金玉
戴庞海
出处
《档案管理》
1992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摘
在一些档案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珍藏的诰命和敕命档案,它们是封建王朝实行封赠制度的产物。封赠,是皇帝给予臣僚及其妻室、祖先以官爵或名号的荣典。此制很早就有,汉魏以来,历代沿置,但各有差异,至明清发展到顶峰,由此形成的诰敕档案也最多。一、明代的封赠制度明代的封赠,文职归吏部主管,武职则归兵部负责。先由各省的军政长官或本部门长官将符合条件的官员的材料,分别报送吏、兵二部,再由二部奏准,然后交内阁中书舍人缮写诸敕下发。具体办法是:公、侯、伯之追封,皆递进一等;三品以上政绩显异及死谏、死节、阵亡者,皆得赠官;其现任则初授散阶,京官满一考及外官满一考而政绩优异者。皆给本身诰敕;七品以上皆可推恩其祖先;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关键词
诰敕
升授
散阶
追封
敕命
至明
七品
武德骑尉
宣武都尉
天府广记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章太炎孔子观与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小惠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1-65,共5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报>时期章太炎对留日后期鲁迅的影响"(15XNH1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被誉为"立身如素丝然"的德行完美者,被历代统治者追封为"文宣王""至圣先师"等。在清末,"复古"主义者章太炎指出孔子之于中国,有"商订历史之功",为"保民开化"之宗,但不是圣人,也有缺点。当时鲁迅频繁接触到章氏"孔子论",他回顾自己留日时期"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1。本文通过比较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与章太炎以"复古"为中心的"孔子论",尝试追溯鲁迅的孔子观所受章氏清末"复古"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章太炎
文宣王
至圣先师
追封
诸子学略说
保民
孔学
商订
良史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原晋祠
被引量:
1
3
作者
陆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广东园林》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文摘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的晋祠镇,背靠悬瓮山--晋水之源头,据《方舆纪要》载:“悬瓮山在太原西南十里,晋水所出。”晋祠初名唐叔虞祠,为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姬虞及母王后邑姜而建的祠堂。姬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被封于当时的“唐国”,即帝尧后代所建立的国家,史称唐叔虞。其子夑继位后,因地临晋水,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唐叔虞被追封为晋王后,祠堂改称“晋王祠”,简称“晋祠”。《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关键词
晋祠
悬瓮山
晋王
追封
姬发
邑姜
唐叔虞
晋阳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代的“赐姓”制度
被引量:
2
4
作者
辛立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5期34-38,共5页
文摘
对《左传》隐公八年所追溯周代的“因生以赐姓,制度,一般都用传统的“因所生”、“因所由生”理解“因生”,于是就有之以其人所生地的地名、其母吞食的物名、其母所践的神迹为不同实例的解说。对于“赐姓”,则认为其为新王朝建立时,对旧有族姓或新封的诸侯、卿大夫的故姓于以再次赐的制度。杨希枚先生通过对古代姓氏制度的系统研究,在分析各家解说与史实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观点。我接受杨先生对姓、氏的训义和对姓族、氏族所做的新解释,同意他关于“命姓、受氏与祚土是先秦政治封建制的三要素”的看法。但对杨先生用“因功臣生时而封建之,而不死后追封”来解释“因生以赐姓”,以及对所赐之姓的地位的估计,有不同意见。
关键词
赐姓
族姓
追封
新王朝
杨先
诸侯国
神迹
王臣
昭公
婚姻关系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初年关于祭孔问题的争议
被引量:
2
5
作者
常会营
机构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自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从此走入所谓的经学时代(以儒学为国家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而不绝。孔子也被累世追封,从汉平帝时加封"褒成宣尼公",到唐玄宗时加封的"文宣王",到宋真宗时加封"至圣文宣王",再到元武宗时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由生时自称的"从大夫之后",一直被追封到王公的待遇。
关键词
文宣王
祭孔
追封
弘治年间
汉平帝
罢黜百家
元武宗
明成
省都督
统治思想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十一世孔公墓碑(拓片)
6
作者
张茹冰(摄影)
陈东
机构
不详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此碑立于元惠宗元统三年(1335)。崔咏撰,张进书,韩镛篆,孔之强立石。现存孔林。碑高242厘米、宽94厘米、厚23厘米。曲阜师大馆藏拓本编号255,218厘米×80厘米。《金石汇目分编》《曲阜碑碣考》著录为"元追封济宁路同知孔元正墓碑"。《曲阜儒家碑刻文献辑录》第4辑收录有碑文。
关键词
碑刻文献
金石汇目分编
追封
曲阜
墓碑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宁夏”
7
作者
贺兰山人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46-47,共2页
文摘
今宁夏地区之所以得名于“夏”,与党项族崛起有关。余读辽、宋史《西夏传》及《西夏书事》、《西夏纪》等书,知唐贞观初,有党项族领袖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于静边(今陕西榆林西)等州以处之。其后该部析居夏州者号平夏部。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之白城子。党项族与“夏”字结缘者自此始。其后,党项势力渐盛,唐末有拓跋思恭者,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唐帝晋其爵为夏国公。宋初,党项势力又有扩展,其酋李彝殷卒,宋追封为夏王;辽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又封李德明为夏国王、大夏国王,封元昊为夏国王。1038年,元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奄有今宁夏、甘肃及内蒙古伊克昭盟、阿拉善盟、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地处西北,故辽、宋、金诸国人称之为“西夏”。总之,自唐末以来,随着党项势力之扩展,“夏”之名也随之扩大。
关键词
党项族
李继迁
拓跋思恭
白城子
唐贞观
追封
浑都海
平夏
陕西行省
伊克昭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8
作者
张忠
出处
《甘肃林业》
2016年第4期43-44,共2页
文摘
甘肃省成县境内的尖山子,史称太祖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生态绝伦的名山。因唐高祖之祖李虎在西魏时期任陇右节度使时,曾于此驻兵,故名。史载:李虎,字威猛,成纪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五世孙。西魏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卒封唐国公,谥襄。唐高祖受禅,追封为景皇帝,皇祖梁氏追封为景列皇后,庙号太祖。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黄泳编纂的《成县新志》称:"太祖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一名二三尖山。
关键词
省级森林公园
人间仙境
尖山子
追封
武昭
李弼
陇右
赐姓
三十里
李暠
分类号
S759.9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人”与骗子
9
作者
张安民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3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孔子,这个反动统治阶级的所谓'圣人',当他活着的时候,并无多大名气。但在死了之后,时来运转,声势日趋显赫,被权势者们'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列为必读的经典,孔子的人格被视为修养的典范。汉平帝曾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从此以后,历代帝王为孔子加谥晋级的丑剧,愈演愈烈。北魏孝文帝时,封孔子为'文宣尼父'。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汉平帝
文宣
儒家学说
罢黜百家
追封
活着
历代帝王
阳货
反动统治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清时期的封赠制度与诰敕档案浅述
王金玉
戴庞海
《档案管理》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末章太炎孔子观与鲁迅笔下的孔子形象
王小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原晋祠
陆琦
《广东园林》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周代的“赐姓”制度
辛立
《文博》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民国初年关于祭孔问题的争议
常会营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五十一世孔公墓碑(拓片)
张茹冰(摄影)
陈东
《齐鲁学刊》
CSSCI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释“宁夏”
贺兰山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人间仙境尖山子——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子游记
张忠
《甘肃林业》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圣人”与骗子
张安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