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穿越历史的精神追寻——张清华教授访谈录
- 1
-
-
作者
张清华
赵坤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5,F0002,共14页
-
文摘
一文学史:从思潮史和精神史出发赵坤:张老师好。由于种种原因,咱们这个本该完成于两年前的访谈拖延至今,但有趣的是,当时的问题清单在今天看来依然有效,大概因为您的文学研究始终在做“真问题”,关于“真问题”的问题自然也有了稳定性。自您1990年代的几部早期的著作起,《境遇与策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逻辑》(以下简称《境遇与策略》)《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等,几乎都是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深入到当代文学内部的研究框架、思潮和路径方法的研究。
-
关键词
张清华
文学思潮
精神追寻
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张老师
思潮史
路径方法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
被引量:34
- 2
-
-
作者
杨经建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0-126,共7页
-
文摘
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动力,更是一个终极性的文化命题。人类追寻精神通过艺术审美途径被转译为中外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母题模式。“流浪汉小说”是其最浅易、最显明的母题表述图式。大多数流浪汉小说的文本都呈现出两重结构:一是直接对应现实生存的表层结构,一是隐含人生哲理和诗意概括、寄寓着追寻母题的深层结构。(精神)家园叙事是追寻母题的形而上层面或哲学意味上的表达形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寻,现代人的根本性焦虑是无家可归感,文学中的追寻可以将个体性的价值选择、精神追求与特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体系相联系,并在其中被确认而得到心灵的慰籍。其二是持有既定的人生取向和明确的精神目标、旨在重建或心造一个理想“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中的“家园”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且与“诗意地栖居”等话语概念相关联,描述了人类带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漫长旅程。
-
关键词
中外文学
追寻精神
追寻母题
流浪汉小说
家园追寻叙事
-
Keywords
questing spirit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topic of questing
the novels about vagrants
narrative of homeland questing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