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道海
袁肇友
+1 位作者
杜金球
陈华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9,共8页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 ;1雄 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 ,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 3种鸣声 (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 )进行客观记录外 ,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首次将其鸣声分为 7种 ,并对这 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特征 ,传递不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卡斗蟋
鸣声
声学特征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浙江省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的遗传分化分析
2
作者
王佰秋
沈初泽
+6 位作者
武雪
谢慧聪
宗靖淞
余哲媛
白芸
李恺
何祝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2-790,共9页
【目的】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滞育型,即卵滞育和若虫滞育,而在长江流域附近两种滞育型种群存在广泛同域分布。本研究旨在探究浙江省同域分布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的情况。【方法】以浙江...
【目的】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滞育型,即卵滞育和若虫滞育,而在长江流域附近两种滞育型种群存在广泛同域分布。本研究旨在探究浙江省同域分布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的情况。【方法】以浙江省百山祖、大盘山和天童山3个地区的不同滞育型的迷卡斗蟋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为研究材料,筛选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使用筛选获得的微卫星位点对这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1对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全部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80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43,其中百山祖卵滞育种群观测杂合度最低,与其他种群间遗传分化最大。百山祖卵滞育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很低,其余种群间均显示出高水平的基因流。【结论】浙江迷卡斗蟋不同地理种群及不同滞育型特征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尚未表现出物种分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卡斗蟋
滞育型
微卫星
种群遗传学
基因流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道海
袁肇友
杜金球
陈华絮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金
湛江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资助 (2 0 0 2 0 1)
湛江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资助 (L111)
文摘
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micado (Saussure)的鸣声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迷卡斗蟋在不同性比条件下 ,鸣声的声学特征不同。雄性独处时发出召唤声 ;2只以上的雄性在一起时会发出警戒声、挑战声或胜利声 ;1雄 1雌在一起时会发出欢迎声、求爱声 ,如果雌性不理会雄性的求爱时则会发出一种催促声。利用计算机 ,除了对人们用耳辨别的 3种鸣声 (召唤声、求偶声和争斗声 )进行客观记录外 ,还可以对以前所称的“求偶声”和“争斗声”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和比较。根据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首次将其鸣声分为 7种 ,并对这 7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发现迷卡斗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特征 ,传递不同的信息。
关键词
迷卡斗蟋
鸣声
声学特征
行为
Keywords
Velarifictorus micado
sounds
acoustic property
behavior
分类号
Q965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浙江省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的遗传分化分析
2
作者
王佰秋
沈初泽
武雪
谢慧聪
宗靖淞
余哲媛
白芸
李恺
何祝清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2-79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80199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ZR1416100)。
文摘
【目的】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存在两种显著不同的滞育型,即卵滞育和若虫滞育,而在长江流域附近两种滞育型种群存在广泛同域分布。本研究旨在探究浙江省同域分布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的情况。【方法】以浙江省百山祖、大盘山和天童山3个地区的不同滞育型的迷卡斗蟋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为研究材料,筛选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并使用筛选获得的微卫星位点对这6个种群共134个个体进行种群遗传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1对具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全部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3.80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43,其中百山祖卵滞育种群观测杂合度最低,与其他种群间遗传分化最大。百山祖卵滞育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很低,其余种群间均显示出高水平的基因流。【结论】浙江迷卡斗蟋不同地理种群及不同滞育型特征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均较低,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尚未表现出物种分化的趋势。
关键词
迷卡斗蟋
滞育型
微卫星
种群遗传学
基因流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Velarifictorus micado
diapause type
microsatellite
population genetics
gene flow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陈道海
袁肇友
杜金球
陈华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浙江省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的遗传分化分析
王佰秋
沈初泽
武雪
谢慧聪
宗靖淞
余哲媛
白芸
李恺
何祝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