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时序数据周期迭代辨识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雄波 胡永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6-1719,共4页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隔在估算值区间内进行傅里叶谐波的迭代拟合;最后,基于最小拟合残差和的准则来确定最优的周期成分。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计算效能,而且还能精确地辨识出与序列样本长度无关的周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 周期成分 辨识 傅里叶谐波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调解的平台机制: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组织迭代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煜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48,共18页
多元调解的平台化是新时代“大调解”工作的主要趋势。重庆合川、荣昌两地的示范经验表明,多元调解平台既不是政策响应的“在线”技术架构,也不是在线纠纷解决(ODR)的特殊模块单元,而是涵摄以“多元共治”为目标的调解制度创新、以“多... 多元调解的平台化是新时代“大调解”工作的主要趋势。重庆合川、荣昌两地的示范经验表明,多元调解平台既不是政策响应的“在线”技术架构,也不是在线纠纷解决(ODR)的特殊模块单元,而是涵摄以“多元共治”为目标的调解制度创新、以“多元协同”为目标的调解组织再造和以“多元交互”为目标的调解技术赋能的复杂有机系统。通过“制度?组织?技术?组织”的内在机制重构,平台自身趋向演化为吸纳不同调解类型、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协调多元调解体系、衔接其他解纷形式的“多元一体”的智慧调解组织,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多元调解平台的应用推广,需要进一步优化平台机制,在制度上,制定有关多元调解的专门法律,明确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调解主体权责分配与协同配合机制、程序节点重制与场景嵌入规则;在技术上,规范格式标准、统一数据接口,尽快实现内外贯通可信协同、调解知识图谱构建与智能推理、矛盾调解过程要素抓取理解及趋势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调解 平台机制 技术赋能 制度创新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技术的网络数据加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静博 孙琼琼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传统的网络数据加密机制是通过对明文、密文的加解密来抵抗网络空间里未知的网络攻击;但面对庞大的网络数据量,特别是复杂的网络数据报结构及自相关性强烈的网络数据,传统的网络数据加解密机制由于存在密钥空间狭小与序列混乱度不高等弊... 传统的网络数据加密机制是通过对明文、密文的加解密来抵抗网络空间里未知的网络攻击;但面对庞大的网络数据量,特别是复杂的网络数据报结构及自相关性强烈的网络数据,传统的网络数据加解密机制由于存在密钥空间狭小与序列混乱度不高等弊端,难以有效保护高度冗余数据传输;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迭代技术的网络数据加密机制来改善这一问题,通过将迭代机制引入到网络数据加密机制中,从数学上验证改进后的网络加解密机制对大数据量条件下,新机制对高度冗余数据最易遭受的明文攻击有着良好的鲁棒性;然后对提出的新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最易遭受明文攻击的复杂结构网络数据的传输中,新机制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抵御明文攻击性能,而且统计学特性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加密 技术 明文攻击 自相关性 高度冗余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MapReduce的混合云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颜烨 张学文 王立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8-1035,共8页
现有混合云平台运行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存在数据迁移开销大、执行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基于迭代MapReduce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数据存储和数据迁移机制,迭代时将初始不变量从私有云迁移至公有云,无需修改MapReduce框架... 现有混合云平台运行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存在数据迁移开销大、执行时间长等问题,提出基于迭代MapReduce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数据存储和数据迁移机制,迭代时将初始不变量从私有云迁移至公有云,无需修改MapReduce框架或底层存储层;利用随机森林估计所提迭代MapReduce应用程序所需的计算时间。OpenStack混合云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案,提出方法仅增加了初始迭代的运行时间,最终完成时间比传统方法节约12.6%以上。此外,提出的性能预测方法的误差率可保持在19.5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云 数据分析 MapReduce 数据迁移 随机森林算法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信息量和迭代自组织聚类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绪钰 倪化勇 +3 位作者 李明辉 田凯 宋志 高延超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8,共8页
以三峡库区忠县-方斗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岩土体类型、坡体结构、构造、水的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8个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因子状态进行分级;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 以三峡库区忠县-方斗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坡度、坡向、坡高、岩土体类型、坡体结构、构造、水的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8个评价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因子状态进行分级;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应用加权信息量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再者,利用迭代自组织聚类模型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区划;最后,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精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发生的吻合度高、评价结果可靠、评价方法精度高、适用性强;岩土体类型、坡体结构、水的作用及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极高易发、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极低易发五个等级。建立的评价方法从权重确定和等级划分方面完善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理论体系,可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层次分析 加权信息量模型 自组织聚类算法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迭代更新的函数型数据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德青 刘晓葳 朱建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6,共6页
函数型数据的稀疏性和无穷维特性使得传统聚类分析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界定函数型数据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更新聚类分析。首先,基于数据参数信息实现无穷维函数空间向有限维多元空间的过渡;在此基础上,依据变量... 函数型数据的稀疏性和无穷维特性使得传统聚类分析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界定函数型数据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迭代更新聚类分析。首先,基于数据参数信息实现无穷维函数空间向有限维多元空间的过渡;在此基础上,依据变量信息含量的差异构建自适应赋权聚类统计量,并依此为函数型数据的相似性测度进行初始类别划分;进一步,在给定阈值限制下,对所有函数的初始类别归属进行自适应迭代更新,将收敛的优化结果作为最终的类别划分。随机模拟和实证检验表明,与现有的同类函数型聚类分析相比,文中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显著提高,体现了新方法的相对优良性和实际问题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分析 自适应权重 更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汪小飞 赵克佳 田祖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93,共3页
数据流分析在编译优化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想实现一个具有技术主动权的高性能优化编译器,对数据流分析方法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数据流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了数据流方程的一种解决方法。并结合GCC这个具体... 数据流分析在编译优化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想实现一个具有技术主动权的高性能优化编译器,对数据流分析方法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数据流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了数据流方程的一种解决方法。并结合GCC这个具体的编译器,简要分析了其中数据流分析的具体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编译优化 GCC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小波神经网络迭代的漏磁缺陷轮廓重构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超 王长龙 +2 位作者 孙世宇 陈鹏 绳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0-735,共6页
在二维漏磁缺陷重构中,建立基于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RWBF)的正演和反演模型,提出了一个反馈形式的双小波神经网络迭代模型,通过迭代使目标函数最小化,实现对缺陷轮廓的快速逼近。用仿真和实验获取的训练样本分别对正演和反演模型的RWBF... 在二维漏磁缺陷重构中,建立基于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RWBF)的正演和反演模型,提出了一个反馈形式的双小波神经网络迭代模型,通过迭代使目标函数最小化,实现对缺陷轮廓的快速逼近。用仿真和实验获取的训练样本分别对正演和反演模型的RWBF进行训练。为了提高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适应性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训练算法。首先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然后利用梯度下降法修正网络的权值。对不同分辨率和不同信噪比下的漏磁信号进行了重构,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小波神经网络迭代模型能够实现漏磁缺陷的精确逼近,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是有效的二维轮廓重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二维缺陷重构 多分辨率逼近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集和迭代自组织算法的图像分割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晓红 罗代升 +1 位作者 王正勇 陶德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6-18,28,共4页
提出了基于水平集和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的岩心砾石图像分割方法,既可克服水平集算法伴生的图像过分割问题,也可解决迭代自组织算法产生的图像边缘飘移问题。该方法首先运用水平集算法获取目标颗粒的准确边界,运用迭代自组织算法提取目... 提出了基于水平集和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的岩心砾石图像分割方法,既可克服水平集算法伴生的图像过分割问题,也可解决迭代自组织算法产生的图像边缘飘移问题。该方法首先运用水平集算法获取目标颗粒的准确边界,运用迭代自组织算法提取目标颗粒的整体;其次将两种方法提取的图像给以迭加综合处理,克服水平集算法伴生的图像过分割和迭代自组织算法产生的边缘飘移的缺陷,进而得到既完整又边界准确的目标颗粒。该方法运用于岩心砾石图像的分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 图像过分割 自组织数据分析 砾石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迭代方法求解核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卫亚 郭跃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82-1885,共4页
核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使用核方法将经典的线性算法主成分分析推广到高维空间,用来处理复杂非线性数据的一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在高维空间中计算所有样本之间的核矩阵,然后使用特征分解技术计算核矩阵的特征解,其计算的时间和... 核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使用核方法将经典的线性算法主成分分析推广到高维空间,用来处理复杂非线性数据的一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在高维空间中计算所有样本之间的核矩阵,然后使用特征分解技术计算核矩阵的特征解,其计算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别为O(m2)和O(m3).然而在大规模数据集的情况下,由于储存和计算的问题无法进行正常的求解.文中提出首先使用幂迭代方法计算核矩阵的高阶特征解,然后重复使用Schur-Weilandt收缩方法分别计算出核矩阵的其它阶特征解.文中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像传统的计算方法那样需要事先存储核矩阵,空间复杂度只有O(m).通过在模拟和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核矩阵 数据 特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多重网格与多波前技术综合并行有限元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希诚 刘信力 吴宏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格式 ,将代数多重网格、块迭代与多波前技术综合用于有限元分析 ,具有不限制节点编号顺序、编程简单、存储量小和计算时间少的优点 .并行程序是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北京 )的曙光 1 0 0 0 A上借助 PVM(Para... 提出一种新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格式 ,将代数多重网格、块迭代与多波前技术综合用于有限元分析 ,具有不限制节点编号顺序、编程简单、存储量小和计算时间少的优点 .并行程序是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北京 )的曙光 1 0 0 0 A上借助 PVM(Parallel Virtual Machine)软件系统实现的 ,PVM系统用于处理各计算节点间的通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处理 有限元法 区域分裂 数多重网格 多波前技术 有限元并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技术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菁 庄丽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51-156,共6页
基于2016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广东、广西、海南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了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5以下,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从技术效率分解结果看,纯... 基于2016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广东、广西、海南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比较了不同荔枝生产组织形式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5以下,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从技术效率分解结果看,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偏低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下,表明当前荔枝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技术贡献率较低,科技推广应用亟待提高;从生产要素投入看,在一定产出水平下,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在各要素投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情况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但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要素调整方向上存在差异;从规模收益看,荔枝生产基本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生产组织形式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面热静气动弹性的流固热交错迭代耦合分析
13
作者 常斌 黄杰 姚卫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1-936,103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超声速翼面热静气动弹性的流固热交错迭代数值耦合方法,其充分考虑了气动环境(气动力和气动热)与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气动热与结构温度场之间的耦合以及温度场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气动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结...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超声速翼面热静气动弹性的流固热交错迭代数值耦合方法,其充分考虑了气动环境(气动力和气动热)与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气动热与结构温度场之间的耦合以及温度场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气动环境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结构传热和变形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在耦合面采用基于控制面的双向映射插值方法进行壁面热流、壁面温度、气动力以及翼面变形的数据传递,并应用该耦合方法进行了高超声速翼面热静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热环境造成翼面结构刚度降低,导致热环境下翼面变形明显大于常温(300 K)时的分析结果,且马赫数越大,两者之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翼面 热静气动弹性 交错 耦合分析 数据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自组织哈希算法
14
作者 韩雪莲 田爱奎 +1 位作者 王振 卢海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6-1420,共5页
为了解决现有哈希算法的中心点不确定性和离散编码表达有限的问题,提出迭代自组织哈希算法(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hashing,ISOH)。该算法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量化空间,以提高近邻检索准确率;在聚类中心初始化方面,使用最远平均... 为了解决现有哈希算法的中心点不确定性和离散编码表达有限的问题,提出迭代自组织哈希算法(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hashing,ISOH)。该算法采用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量化空间,以提高近邻检索准确率;在聚类中心初始化方面,使用最远平均距离方法选择初始聚类中心,避免初始聚类中心的随机性;为解决固定编码长度所表示的二值编码种类有限的问题,提出建立多重编码机制;在时间复杂度方面,ISOH算法采用乘积空间,以较低的代价得到更长的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SIFT、G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与K-均值哈希和可扩展图哈希等具体化哈希算法相比,ISOH算法能有效提高近邻检索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数据分析 多重编码 乘积空间 最远平均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快速迭代软阈值算法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收敛性分析
15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961,共1页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放射性和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多对比度及软组织图像,现已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磁共振成像时间长一直是领域内的难点问题.欠采样和并行成像是加速磁共振成像的有效方法.为快速重建高质量...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放射性和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提供多对比度及软组织图像,现已成为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磁共振成像时间长一直是领域内的难点问题.欠采样和并行成像是加速磁共振成像的有效方法.为快速重建高质量图像,合适的算法和模型至关重要.借助稀疏重建方法能够从欠采样的少量数据中恢复出完整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收敛性分析 医学成像技术 快速重建 欠采样 并行成像 快速 稀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克为FB-DIMM以及第二代PCI-Express测试和验证推出专用示波器软件——泰克将其多项分析技术特长融入RT-Eye^(TM)软件当中
16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2期87-87,共1页
宣布为其示波器串行数据一致性分析软件RT-Eye^TM推出新型全面缓冲DIMM(F&DIMM)模块以及针对现有PCI—Express一致性测试的升级模块。这两个模块将对于FHDIMM以及ICI-Express这两个尖端串行数据标准的开发和验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EXPRESS 示波器 PCI 分析技术 DIMM 推出 验证 第二 泰克 特长 专用 一致性测试 数据一致性 分析软件 推动作用 数据标准 模块 串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技术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费庆国 张令弥 +1 位作者 李爱群 郭勤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i003,共5页
采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研究模型修正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基于回归分析的响应面拟合和利用响应面进行模型修正三个方面。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挑选方法根据参数在某设计点处的灵... 采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研究模型修正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基于回归分析的响应面拟合和利用响应面进行模型修正三个方面。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参数挑选方法根据参数在某设计点处的灵敏度进行挑选,而基于方差分析的参数筛选是从全局的角度,在整个设计空间上挑选对特征量有显著影响的设计参数。基于响应面的修正方法,首先在参数的整个设计空间范围内利用回归分析技术,以显式的响应面模型逼近特征量与设计参数间复杂的隐式函数关系,然后在其基础上进行迭代修正。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以应用于线性、低频等现有的模型修正方法适用的范围,而且易于推广到非线性、冲击等现有修正方法较少涉及的领域。此外,现有的方法由于每次迭代都需要调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在缺少软件接口的情况下,较难实现工程应用。这种方法只在准备样本数据时需要进行有限元分析,修正过程中无需调用,因而利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 统计分析技术 回归分析技术 有限元分析软件 方差分析 修正方法 设计参数 工程应用 灵敏度分析 响应面模型 有关问题 挑选方法 设计空间 空间范围 函数关系 修正 软件接口 样本数据 飞机模型 特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迭代最近点方法的三维心脏点云配准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宾 刘林 +1 位作者 侯榆青 贺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4-484,共11页
在医学多图谱配准中,为了改善因初始位置差异较大、形状复杂和局部残缺导致的配准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先粗配准再精配准的处理策略,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粗配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向距离比例的迭代最近点(ICP)的精配... 在医学多图谱配准中,为了改善因初始位置差异较大、形状复杂和局部残缺导致的配准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先粗配准再精配准的处理策略,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粗配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向距离比例的迭代最近点(ICP)的精配准算法。精配准算法中,首先采用KD-tree进行最近邻搜索以提高对应点对的搜索速度,然后为每个点提出了双向匹配方法并计算其双向距离和比值,为进一步提高配准精度,引入了一个指数函数判断点对正确匹配概率,最后运用奇异值分解法(SVD)计算最终变换矩阵。为了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别设计了不同缺损程度的斯坦福点云数据实验和两组CT心脏点云数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经典ICP算法的平均误差减少约21%,较TrICP算法减少约13%,在心脏点云数据配准实验中,本文方法较TrICP算法的15.5 s加快到1.77 s。因此本文方法在解决三维心脏点云数据的配准问题中具有良好的效率、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点算法 主成分分析 双向距离 多图谱配准 心脏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方程误差类系统的部分耦合迭代辨识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锋 汪菲菲 汪学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289-305,共17页
针对多变量方程误差滑动平均系统,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和迭代搜索原理,给出了增广随机梯度辨识方法、递推增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和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针对多变量方程误差滑动平均系统和多变量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系... 针对多变量方程误差滑动平均系统,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和迭代搜索原理,给出了增广随机梯度辨识方法、递推增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和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针对多变量方程误差滑动平均系统和多变量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系统,将多变量系统分解为一些子系统,利用耦合辨识概念,讨论了梯度迭代辨识方法、部分耦合(子系统)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子系统最小二乘迭代方法和部分耦合子系统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进一步结合数据滤波技术,研究了多变量方程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系统的子系统梯度迭代辨识方法、部分耦合(子系统)梯度迭代辨识方法、部分耦合子系统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文中给出了几个典型算法的计算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搜索原理 梯度搜索 最小二乘 数据滤波技术 辅助模型辨识思想 递阶辨识原理 耦合辨识概念 多变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仓库的引文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军 苏新宁 袁培国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本文讨论了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包括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数据组织以及运用星型模式进行联机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 数据仓库 引文分析 系统设计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 数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