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馈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虞忠伟 陈辉堂 王月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5-791,共7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项或干扰项的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基于反馈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器 ,其中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为高阶PD型 ,它以前馈的形式作用于对象 .在满足一定的收敛性条件下 ,证明了该控制器的跟踪误差界是系统初始状态误差界和... 针对具有不确定项或干扰项的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基于反馈控制的迭代学习控制器 ,其中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为高阶PD型 ,它以前馈的形式作用于对象 .在满足一定的收敛性条件下 ,证明了该控制器的跟踪误差界是系统初始状态误差界和系统输出干扰项界的线性函数 ,同时改变反馈增益可以调整系统的最终跟踪误差界 .仿真与实验均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控制 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迭代学习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线性系统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顺孝 杨富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0-652,共3页
推导出采用闭环动态迭代学习律的不确定线性系统收敛充分条件 ,把它转化为系统输出反馈H∞ 控制问题 ,然后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系统设计迭代学习控制器 ,控制器具有鲁棒性较强、阶次较低等优点 .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的有... 推导出采用闭环动态迭代学习律的不确定线性系统收敛充分条件 ,把它转化为系统输出反馈H∞ 控制问题 ,然后用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方法系统设计迭代学习控制器 ,控制器具有鲁棒性较强、阶次较低等优点 .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线系统 迭代学习控制器 设计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高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虞忠伟 陈辉堂 王月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1-426,共6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项或干扰项的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高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 ,给出了该控制器的收敛性条件 ,证明跟踪误差界是本次迭代学习与前次迭代学习初始值之差的界和系统输出干扰项界的线性函数 .仿真与实验均表明了... 针对具有不确定项或干扰项的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一种鲁棒高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 ,给出了该控制器的收敛性条件 ,证明跟踪误差界是本次迭代学习与前次迭代学习初始值之差的界和系统输出干扰项界的线性函数 .仿真与实验均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器 比例微分型 重复非线性时变系统 机械手 收敛性 误差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参数H_∞反馈的机器人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虞忠伟 陈辉堂 王月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2-5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变参数 (LPV)H∞ 反馈的迭代学习控制器 ,用于不确定性机器人的高精度轨迹跟踪 .此控制器包括反馈部分和前馈部分 ,其中反馈部分设计为LPVH∞ 控制 ,前馈部分设计为高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 .在满足一定的收敛条件下 ,...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变参数 (LPV)H∞ 反馈的迭代学习控制器 ,用于不确定性机器人的高精度轨迹跟踪 .此控制器包括反馈部分和前馈部分 ,其中反馈部分设计为LPVH∞ 控制 ,前馈部分设计为高阶PD型迭代学习控制 .在满足一定的收敛条件下 ,证明了该控制器的跟踪误差界正比于系统初始误差界和系统输出干扰项界 .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此控制器随机器人关节位置变化始终具有干扰衰减、鲁棒稳定的性能 ,而且还验证了此控制器具有高精度轨迹跟踪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线性变参数H∞反馈 迭代学习控制器 高阶PD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域设计迭代学习控制器抑制非重复性扰动
5
作者 徐进学 赵琦 王向东 《控制工程》 CSCD 2008年第6期623-626,共4页
为了抑制迭代方向上已知重复样式的非重复性输出扰动,提出了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的分域算法。时间域内设计传统PI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并且优化其参数;迭代域内利用内模原理抑制非重复性输出扰动,跟踪期望轨迹;... 为了抑制迭代方向上已知重复样式的非重复性输出扰动,提出了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的分域算法。时间域内设计传统PI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并且优化其参数;迭代域内利用内模原理抑制非重复性输出扰动,跟踪期望轨迹;利用加权思想将两者相结合,得到迭代学习控制器的分域设计算法。相对于已有算法,建立了针对一般扰动的设计框架,并且合理配置了算法的参数,使收敛速度及精度有所提高。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 内模原理 非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干扰的交通子区模糊迭代学习边界控制
6
作者 马甜甜 闫飞 王昆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1592,共12页
针对固定增益迭代学习控制器跟踪交通子区内期望累计车辆数n^(*)的速度较慢,迭代次数过多的问题,并考虑到实际交通子区内存在的干扰对其运行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含有干扰项的交通流模型并对其进行离散化。采用开闭环比例微分(proportion d... 针对固定增益迭代学习控制器跟踪交通子区内期望累计车辆数n^(*)的速度较慢,迭代次数过多的问题,并考虑到实际交通子区内存在的干扰对其运行状态的影响,建立了含有干扰项的交通流模型并对其进行离散化。采用开闭环比例微分(proportion differentiation,PD)型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根据研究子区实际路网内的累计车辆数与期望累计车辆数n^(*)的误差及其变化率对开闭环P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迭代学习增益和反馈增益进行调整,使交通子区内的实际累计车辆数可以较快速地跟踪期望累计车辆数n^(*),并对开闭环PD型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的收敛性进行严格证明。通过对轻度和中度干扰影响下的交通子区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对比固定增益迭代学习控制器,开闭环PD型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的误差收敛速度分别提高24%和31%,平均排队长度分别减少24.52%和16.55%,平均延误分别减少21.63%和19.23%,平均停车次数分别减少23.68%和1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控制 开闭环PD型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 宏观基本图 干扰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迭代学习轮廓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骆明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7-100,121,共5页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产生的轮廓误差对产品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对轮廓误差进行补偿,设计一种迭代学习轮廓控制器,用以提高进给系统的轮廓跟随效果。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进行分析后,获取其跟踪误差以及轮廓误差的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产生的轮廓误差对产品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对轮廓误差进行补偿,设计一种迭代学习轮廓控制器,用以提高进给系统的轮廓跟随效果。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进行分析后,获取其跟踪误差以及轮廓误差的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线性插值法和圆域插值法,用来计算轮廓误差的大小。接着对进给系统在s域的闭环传递函数进行分析,采用PID反馈补偿器,设计迭代学习轮廓控制器,利用该控制器对实际轮廓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跟踪期望轨迹时,产生的最大跟踪误差为6.57%,较PID方法减小了5.7%;在跟踪期望轮廓时,产生的最大轮廓误差为0.8 mm,较PID方法减小了0.7 mm。由此说明此方法对轮廓误差的补偿性能较好,能够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轮廓跟随准确度进行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系统 数控机床 学习轮廓控制器 轮廓跟随 轮廓误差 反馈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型离散系统迭代学习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丽丽 徐进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4期415-418,共4页
基于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针对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提出了一种PID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此算法的收敛速度快于P型和PI型学习算法,并能够用于震荡的不稳定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学习控制 优化设计 PID型迭代学习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的双轴直驱平台迭代学习轮廓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原浩 赵希梅 杜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7,共7页
双轴直驱平台在加工高进给率或存在尖角的轮廓时,由于轨迹的复杂性和系统非线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轮廓误差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AILC)和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SMO)相结合的鲁棒迭代学习轮廓控制方案。首先,建立... 双轴直驱平台在加工高进给率或存在尖角的轮廓时,由于轨迹的复杂性和系统非线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轮廓误差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AILC)和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SMO)相结合的鲁棒迭代学习轮廓控制方案。首先,建立含有参数变化、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双直线伺服系统动态方程,并在任务坐标系下建立轮廓误差模型,将跟踪误差的法向分量近似为轮廓误差。采用AILC对轮廓误差进行控制,以实时提高系统的轮廓跟踪性能;使用双边界层SMO对系统扰动进行补偿,通过改变双边界层厚度削弱抖振,并且提高观测器的鲁棒性。最后,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减小系统的轮廓误差,进而改进双轴直驱平台伺服系统的高精度轮廓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直驱平台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器 滑模观测器 轮廓控制 轮廓误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坐标机器人迭代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鸣吉 李胜 +2 位作者 陈庆伟 郭健 吴益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81,共4页
为克服机械惯性、负载扰动以及复杂的轮廓误差模型等因素对三轴直角坐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迭代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器。其中:滑模速度控制器用以抑制非周期干扰;迭代学习位置控制器用以减小跟踪误差;轴间变增益交... 为克服机械惯性、负载扰动以及复杂的轮廓误差模型等因素对三轴直角坐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迭代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器。其中:滑模速度控制器用以抑制非周期干扰;迭代学习位置控制器用以减小跟踪误差;轴间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器用以消除轮廓误差。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复合控制器的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迭代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器具有较高的轮廓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滑模速度控制器 学习位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 op era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a Dynamic Leader under Directed Top ologies 被引量:1
11
作者 PENG Zhou-Hua WANG Dan WANG Hao WANG We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95-2601,共7页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器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多智能体系统 领袖 线性 理系统 输出信息 未知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based on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浩宇 孙杰 +2 位作者 张殿华 陈树宗 张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492-3497,共6页
The performance of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AGC)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model mismatching greatly in strip rolling process. Aiming at this problem, a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 The performance of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AGC) system is influenced by model mismatching greatly in strip rolling process. Aiming at this problem, a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which learned unknown modeling error by using previous control information repeatedly, was introduced into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Firstly, conventional Smith predictor and improved Smith predictor with PI-P controller were analyzed.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of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improved Smith predictor, process control signal update law and control error were deduced, then convergence condition of this strategy was put forward and proved. Finally, after modeling the 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 system, the PI-P Smith prediction monitoring AGC system with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was researched through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system remains stable during model mismatching. The robustness and response of monitoring AGC is improved by development of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PI-P Smith predi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Smith predictor monitoring automatic gauge control (AGC) feedback-assisted iterativelearning control 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si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gradually varying references with applications in an AFM system
13
作者 方勇纯 张玉东 董晓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180-189,共10页
Learning control for gradually varying references in iteration domain was consider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 composi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enable a plant to track unknown iteration-depe... Learning control for gradually varying references in iteration domain was consider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 composi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enable a plant to track unknown iteration-dependent trajectories. Specifically, by decoupling the current reference into the desired trajectory of the last trial and a disturbance signal with small magnitude, the learning and feedback parts we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to ensure fine tracking performance. After som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judging condition on whether the composi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approach achieves better control results than pure feedback contro! was obtained for varying references. The convergence proper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was rigorously studied and the saturation problem was also addressed in the controller. The designed composit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is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system, with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ing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ATURATION feedback control feedforward control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