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集成算法分类与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强利 蒋艳凰 徐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选择性集成是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选择性集成属于NP"难"问题,人们多利用启发式方法将选择性集成转化为其他问题来求得近似最优解,因为各种算法的出发点和描述角度各不相同,现有的大量选择性集成算法显得繁... 选择性集成是当前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选择性集成属于NP"难"问题,人们多利用启发式方法将选择性集成转化为其他问题来求得近似最优解,因为各种算法的出发点和描述角度各不相同,现有的大量选择性集成算法显得繁杂而没有规律。为便于研究人员迅速了解和应用本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根据选择过程中核心策略的特征将选择性集成算法分为四类,即迭代优化法、排名法、分簇法、模式挖掘法;然后利用UCI数据库的20个常用数据集,从预测性能、选择时间、结果集成分类器大小三个方面对这些典型算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最后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选择性集成的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选择性集成 排名 分簇 迭代优化法 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阵列的集成雷达和通信波形设计
2
作者 李志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62,共6页
为了减少频谱和硬件资源对雷达发射过程的消耗,文中提出了三种用共享阵列发射雷达和通信波形的方法。利用最小范数优化法合成不同方向的雷达和通信波形,利用此方法形成的发射波束图具有低旁瓣电平和较高的峰均功率比。因此,在最小范数... 为了减少频谱和硬件资源对雷达发射过程的消耗,文中提出了三种用共享阵列发射雷达和通信波形的方法。利用最小范数优化法合成不同方向的雷达和通信波形,利用此方法形成的发射波束图具有低旁瓣电平和较高的峰均功率比。因此,在最小范数优化的基础上提出迭代优化法来设计恒模发射波形。为了进一步降低由设计的等模波形形成的发射波束图的旁瓣电平,对每个发射波形的幅度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得到幅度加权迭代优化法。数值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发射波形能同时完成雷达和通信功能,并能形成低旁瓣电平的发射波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和通信波形 最小范数优化 迭代优化法 幅度加权迭代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混合波束赋形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承浩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4期689-695,共7页
为解决无线通信与感知的性能日益强大而带来的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在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输出(Multiple Input M... 为解决无线通信与感知的性能日益强大而带来的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在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混合波束赋形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波束赋形算法。使用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衡量该系统的通信和雷达的性能,通过引入权重因子将通信与雷达的性能指标综合考虑,得到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系统的最优解。针对求解过程中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坐标迭代的交替优化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针对不同权重因子,对通信的频谱效率和雷达的波束方向图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可以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下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毫米波 多输入输出 混合波束赋形 坐标迭代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calculate station evacuation capacity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心越 刘军 +1 位作者 李海鹰 周艳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4043-4050,共8页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calculate evacuation capacity and solve the optimal routing problem in a given station topology from a network optimization perspective where station facilities were modelled as...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calculate evacuation capacity and solve the optimal routing problem in a given station topology from a network optimization perspective where station facilities were modelled as open finite queueing networks with a multi-objective set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 optimal routing problem was determined so that the number of evacuation passengers was maximized while the service level was higher than a certain criterion. An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modelling open finite queueing networks, called the iteration generalized expansion method(IGEM), was utilized to calculate the desired outputs. A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routes. As demonstrated, the design methodology which combines the optimization and analytical queueing network models provides a very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simultaneously determining the service level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evacuation passengers in the best evacuation ro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cuation capacity subway station service level optimal routing queuing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