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环扩增结合乳胶微球标记层析试纸条法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
1
作者 武敬莹 冯建军 +2 位作者 王艺磊 郭松林 林鹏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3-1438,共6页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致病菌,快速、高效且适用于现场检测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该文将滚环扩增(RCA)与层析试纸条(LFS)技术相结合,并以乳胶微球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RCA-LFS检测迟缓爱...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致病菌,快速、高效且适用于现场检测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该文将滚环扩增(RCA)与层析试纸条(LFS)技术相结合,并以乳胶微球作为标记物,建立了一种RCA-LFS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新方法。根据该菌的gyrb基因设计锁式探针以及对应的扩增引物,优化后的RCA条件确定如下:锁式探针浓度为500 pmol/L,扩增温度为61℃,扩增时间为50 min。扩增后将试纸条直接插入扩增产物溶液,裸眼观察读取结果。该法具有高特异性,与其他常见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基因组DNA的检出限为50 ng/mL。乳胶微球相较于常见的胶体金标记物,稳定且颜色多样,并有望仅通过颜色的变化实现多种菌的同时检测。利用RCA-LFS法对感染的日本鳗鲡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常规凝胶电泳结果一致,但该法简单快速,更易进行结果判定。RCA-LFS对病原菌的现场检测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环扩增 迟缓华氏 锁式探针 乳胶微球 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灭活疫苗的研制
2
作者 翟凯旋 李金香 +2 位作者 李长艳 孟凡云 夏伟 《当代水产》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又称多宝鱼,是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品种,它生长迅速并且味道十分鲜美,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20世纪90年代从欧洲引入中国后,大菱鲆的养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大菱鲆...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又称多宝鱼,是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品种,它生长迅速并且味道十分鲜美,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20世纪90年代从欧洲引入中国后,大菱鲆的养殖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然而,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大菱鲆的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华氏 性疾病 灭活疫苗 养殖品种 养殖环境 多宝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鹮源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庆保平 谢宏林 +2 位作者 段英 段文斌 王兴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2022年9月中旬,陕西省洋县一处朱鹮养殖基地内接连发现多只朱鹮、白鹭死亡。为了确定病因,通过对死亡朱鹮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鉴定、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和分离菌药敏试验,确定引起朱鹮死亡的病源为迟缓爱德华氏菌且致病性较强,... 2022年9月中旬,陕西省洋县一处朱鹮养殖基地内接连发现多只朱鹮、白鹭死亡。为了确定病因,通过对死亡朱鹮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鉴定、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和分离菌药敏试验,确定引起朱鹮死亡的病源为迟缓爱德华氏菌且致病性较强,分离菌对羧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头孢呋辛、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新霉素高度敏感。这次朱鹮死亡病例的研究,为朱鹮人工种群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迟缓华氏 16S rRNA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红头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48
4
作者 邓先余 罗文 +2 位作者 谭树华 邱山红 陈康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自湖南湘潭地区人工养殖的患"红头病"的黄颡鱼体内的2株细菌(即HN004和HN005)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的生理生化特征完全相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接触酶阳性、吲哚阳性、H2S阳性;氧化酶阴性、... 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分离自湖南湘潭地区人工养殖的患"红头病"的黄颡鱼体内的2株细菌(即HN004和HN005)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的生理生化特征完全相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接触酶阳性、吲哚阳性、H2S阳性;氧化酶阴性、V.P测定为阴性,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进一步确定2株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菌株的序列完全一致,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9.0%。综合上述结果,2菌株可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红头病 迟钝华氏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素一 池洪树 +2 位作者 陈斌 张晓佩 许斌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 目的对17株来源于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的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分离株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菌体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与hsp60部分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菌体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ETY的抗O血清可凝集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株ATCC15947的抗O血清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WY37有交叉凝集;鲶鱼爱德华氏菌EIV的抗O血清与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无交叉凝集。2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和E29L与以上3种爱德华氏菌抗O血清不发生凝集反应。基于16S rRNA及hsp60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来源于不同地区的绝大部分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进化同源性较高,在基于16S rRNA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山东地区分离自大菱鲆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聚为一支。3株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L60306NA1、E29L、GK4与人源迟缓爱德华氏菌ATCC15947及人源鲶鱼爱德华氏菌EIV有一定亲缘关系。结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普遍具有相似的血清型和较高的进化同源性,并与人源的迟缓爱德华氏菌、人源的鲶鱼爱德华氏菌有明显差异。个别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血清型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不一致,提示在防控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时,应将菌体表面抗原的免疫原性与分子聚类分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华氏 血清型 16S rRNA HSP60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海马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乐乐 邹强 +6 位作者 田雅楠 吕春晖 郑诗怡 姜广峻 高龙坤 侯玉平 王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细菌性肠炎对海马养殖业影响巨大,但病原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利用已分离的病原细菌Edwardsiella tarda YT1和海马细菌性肠炎模型,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病原细菌侵染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E.ta... 细菌性肠炎对海马养殖业影响巨大,但病原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利用已分离的病原细菌Edwardsiella tarda YT1和海马细菌性肠炎模型,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病原细菌侵染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E.tarda侵染改变了海马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多样性和丰度,并显著降低了其多样性(p<0.05);显著增加了海马肠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减少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p<0.05);导致致病菌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而肠道固有菌群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罗氏菌属(Rothia)极显著减少(p<0.01),以及球菌属(Macrococcus)与动球菌属(Planococcus)显著减少(p<0.05)。研究结果表明,E.tarda能通过改变海马肠道固有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导致菌群失调。菌群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表明,E.tarda可能通过显著提高细菌趋化性、鞭毛组装、ABC转运蛋白、磷酸转运酶系统以及脂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活性(p<0.05),抑制肠道核心菌群如嗜冷杆菌属、动球菌属和谷氨酸杆菌属的丰度及其核糖体、RNA降解、核苷酸剪切修复与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活性(p<0.05),导致肠道菌群功能失调,并诱发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肠道 肠炎 失调 迟钝华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唇鱼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敏 叶毅飞 +10 位作者 李永福 谢海燕 李鸿超 李春枝 李希国 李本旺 陈灼均 莫介化 卢伟华 朱燕秋 张险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2023年入夏以来,东莞市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出现黄唇鱼发病和死亡病例,症状主要为食欲下降,体表发红、充血,眼球突出,角膜白浊溃烂,吻部溃烂;解剖后发现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肿大呈褐色。为确定其病因,针对性制... 2023年入夏以来,东莞市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出现黄唇鱼发病和死亡病例,症状主要为食欲下降,体表发红、充血,眼球突出,角膜白浊溃烂,吻部溃烂;解剖后发现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肿大呈褐色。为确定其病因,针对性制定防治措施,采集死亡病鱼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鳃丝等组织样品。从病死鱼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DG230920,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综合分析,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肠出血、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脾淋巴细胞稀疏、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变性坏死,鳃见鳃丝脱落、出血。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为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仅≤0.25 mg·mL^(-1);其次是厄他培南,最低抑菌质量浓度≤0.5 mg·mL^(-1)。结果表明,黄唇鱼发病原因可能是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分离菌株遗传序列稳定,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敏感。研究提示,应加强黄唇鱼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治,选用敏感药物科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唇鱼 迟缓华氏 分离鉴定 病理组织切片 药物敏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宣 阳龙江 +6 位作者 李小甜 刘丹 何语奇 吕光俊 王相煊 何钊林 朱成科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8,共14页
为确定重庆市荣昌区某养殖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疾病爆发的原因,从患病黄颡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ET230818。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gyrB、rpoB、cpn60基因序列分析确定ET230818为迟缓爱德华... 为确定重庆市荣昌区某养殖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疾病爆发的原因,从患病黄颡鱼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ET230818。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gyrB、rpoB、cpn60基因序列分析确定ET230818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计算出菌株ET230818对黄颡鱼[平均体质量(17.5±2.5)g、平均体长(15.0±1.2)cm]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51×10^(6)CFU·mL^(-1)。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sodB、katB、esrB、gadB、fimA、citC和mukF毒力基因。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黄颡鱼肝细胞排列杂乱、肿胀,脾组织中含血铁黄素聚集,肾小管收缩变窄且结构松散、萎缩;肠道黏膜细胞排列杂乱、坏死脱落,肠绒毛崩解,鳃小片明显变性弯折。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中草药抑菌试验发现,菌株ET230818对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等11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丁香、五倍子等中草药对其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研究可为黄颡鱼源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诊断和药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迟缓华氏 鉴定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晓君 战文斌 +1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7,共7页
对 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 ,经对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所检病例均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独感染 ,系统归纳了该感染症的主要特点。同时 ,对所分离后做纯培养的 130株迟钝爱德华氏... 对 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 ,经对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所检病例均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独感染 ,系统归纳了该感染症的主要特点。同时 ,对所分离后做纯培养的 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主要生物学性状、血清型的测定 ,表明除在生化试验的吲哚项目中表明有株间差异 (阴性的 2 0株、阳性的 110株 )外 ,130株对其他所测内容的结果一致 ,130株均为同种血清型。从每起病例分离并鉴定的各 1个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牙鲆的人工感染试验 ,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对供试 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唑啉等 19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 5种药物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等 13种药物表现了株间差异。经以荧光抗体技术对纯培养物、人工感染病死鱼肝脏中细菌的检验 ,初步表明了荧光抗体技术在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检验中作为辅助检验手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迟钝华氏 生物学特性 症状 病理变化 荧光抗体技术 辅助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丁香、穿心莲、虎杖、夏枯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 mg/ml;而菌陈、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100 mg/ml;五倍子、地榆、野菊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表现了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迟钝华氏 最小抑浓度 最小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耿毅 汪开毓 +2 位作者 范方玲 陈德芳 黄锦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从四川眉山与新津两地患红头病的养殖黄颡鱼体内分离到2株优势菌(CHNYC001与CHNYC002),以腹腔注射与浸泡的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养殖黄颡鱼红头病的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GenBank登... 从四川眉山与新津两地患红头病的养殖黄颡鱼体内分离到2株优势菌(CHNYC001与CHNYC002),以腹腔注射与浸泡的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养殖黄颡鱼红头病的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766524、FJ766525)与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 lla ictaluri)。分离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pH为7.0,在含盐量2%以上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洛美沙星等敏感,对乙酰螺旋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和麦迪霉素等不敏感。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养殖黄颡鱼感染爱德华氏菌临床上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病变特征,慢性型表现为头顶出血,发红与溃疡的病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红头病 华氏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产迟钝爱德华氏菌快速药敏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刁菁 杨秀生 +4 位作者 叶海斌 于晓清 许拉 李天保 王勇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现场的药敏快速检测方法,以迟钝爱德华氏菌JF-1为试验菌株,在MHB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添加鱼肉蛋白胨及调节无机盐离子浓度,优选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增菌液,在此基础上利用阿尔玛蓝作为细菌生长指示剂,选择11... 为了建立一种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现场的药敏快速检测方法,以迟钝爱德华氏菌JF-1为试验菌株,在MHB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添加鱼肉蛋白胨及调节无机盐离子浓度,优选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增菌液,在此基础上利用阿尔玛蓝作为细菌生长指示剂,选择11种水产常见药物并设置了8个倍比稀释的质量浓度梯度,制备了迟钝爱德华氏菌快速药敏检测微孔板,板内设有药敏检测区、生长对照区及空白对照区。经显色法及分光光度法药敏检测试验结果比对,选定1×105个/mL菌液密度作为快速药敏检测的接菌密度,将该密度菌液接种于制备的快速药敏检测微孔板进行药敏检测,同时以分光光度法及试管稀释法检测结果作为比对,结果显示在接种12h后,显色法测定的所有药物对菌株JF-1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与分光光度法完全吻合,但与接种24h后观察的稀释法在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两种药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上存在微小偏差。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快速药敏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准确地对该菌进行药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华氏 药敏试验 阿尔玛蓝 显色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鱼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及毒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飞 邹为民 +3 位作者 谭爱萍 罗理 姜兰 陆小萏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3-408,共6页
从患病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菌株AO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致病菌。通过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和常规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测定菌株AO1的16S rRN... 从患病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菌株AO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致病菌。通过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和常规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测定菌株AO1的16S rRNA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最高,达99.9%。因此,可鉴定该菌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根据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毒力基因菌毛亚基(fim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383 bp序列,该序列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fim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0%,进一步说明菌株AO1具有fimA基因,有一定的致病力。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O1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新生霉素、氨苄西林、氨曲南、卡那霉素、头孢咪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妥布霉素、氨苄青霉素13种抗生素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鱼 迟钝华氏 16SRRNA基因 fim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秦璞 胡晓 +2 位作者 张在阳 肖婧凡 张元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0-334,共5页
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将羊抗兔IgG和纯化后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以检测样品中的迟钝... 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将羊抗兔IgG和纯化后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以检测样品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纸特异性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常见细菌或病原菌进行测试未出现交叉反应;敏感度达到105CFU/mL,反应时间仅为5~10 min,可以用于感染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腹水的现场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华氏(E.tarda) 胶体金 免疫层析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血清型及荧光抗体检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2 位作者 张晓君 巩元芳 葛慕湘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以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代表菌株(HC010907-1)为免疫原,制备免疫血清,对分离于牙鲆鱼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为同种血清型;同时以此免疫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 以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代表菌株(HC010907-1)为免疫原,制备免疫血清,对分离于牙鲆鱼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0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为同种血清型;同时以此免疫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进行了荧光抗体技术检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可行性试验,表明亦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迟钝华氏 血清型 荧光抗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钝爱德华氏菌耐药表型及4种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慕湘 靳晓敏 +2 位作者 张艳英 房海 陈翠珍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0-304,共5页
从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到130株致病菌,每个病例挑选5株共计35株,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内酰胺类TEM基因、氨基糖苷类ant(3")-Ⅰ基因、磺胺类Sul3基因和四环素类tet(A)基因,分析耐药基因... 从7起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中分离到130株致病菌,每个病例挑选5株共计35株,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内酰胺类TEM基因、氨基糖苷类ant(3")-Ⅰ基因、磺胺类Sul3基因和四环素类tet(A)基因,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间的关系,以查明牙鲆源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不同类型常见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探讨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所检的35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均携带TEM基因和ant(3")-Ⅰ基因,62.9%(22/35)携带Sul3基因,未检出tet(A)基因;所有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大部分菌株耐抗菌类药物达7~9种;耐药基因的携带与耐药表型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钝华氏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强 龚晖 杨金先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对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菌株ET81126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特征观察、人工感染试验、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rDNA测序以及属特异性PCR技术对菌株ET81126进行分析。结果人工感染试验... 目的对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菌株ET81126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特征观察、人工感染试验、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rDNA测序以及属特异性PCR技术对菌株ET81126进行分析。结果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菌株ET81126为致病菌,对欧洲鳗的半数致死量为4.55×104cfu/g。按形态特征和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初步鉴定菌株ET81126为爱德华氏菌。通过16SrDNA测序,在GenBank上经同源性序列比对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登录号EF467289)自然聚为一类,同源率达99%。属特异性PCR扩增图谱显示迟钝爱德华氏菌非典型菌株特有的230bp条带。结论综合生化指标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菌株ET81126为欧洲鳗迟钝爱德华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 迟钝华氏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与大菱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1 位作者 张晓君 战文斌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2-88,共7页
对从7起牙鲆(Bastard halibut,Paralichthys olivaceus L.)、3起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病害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较系统地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 对从7起牙鲆(Bastard halibut,Paralichthys olivaceus L.)、3起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L.)病害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较系统地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48株菌均为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 Ewing and McWhorter 1965)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其中128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E.tarda wild type)菌株,20株暂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吲哚阴性变异株.代表菌株(HC010907-1及HC010830-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均在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大菱鲆 迟钝华氏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学 系统发育学分析 16SrRNA基因序列 病原 Paralichthys GENBANK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钝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晓佩 龚晖 +2 位作者 陈如敬 杨金先 林天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迟钝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Edwardsiella Tardaflagellin,ETF),选出合适的方法提取ETF,同时制备了ETF的鼠抗血清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ETY全菌的鼠抗血清,通过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g法分析了ETF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迟钝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Edwardsiella Tardaflagellin,ETF),选出合适的方法提取ETF,同时制备了ETF的鼠抗血清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菌株ETY全菌的鼠抗血清,通过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g法分析了ETF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酸化高速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分子量约为44 kDa的ETF,该蛋白可被爱德华氏菌的全菌鼠抗血清识别,同时由ETF制备的鼠抗血清除了能特异识别该蛋白之外,也可识别爱德华菌菌体裂解产物中44 kDa的蛋白,证实爱德华氏菌鞭毛蛋白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蛋白 迟钝华氏 提取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鳃中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艺 李槿年 +4 位作者 兰云 胡秀彩 沈晓静 李雪 吕爱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0-221,共2页
以市售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从鳃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编号为Et-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征鉴定、16S rDNA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等方法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Et-1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PCR扩增Et-1菌株的... 以市售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从鳃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编号为Et-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征鉴定、16S rDNA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等方法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Et-1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PCR扩增Et-1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为1 508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t-1菌株与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为一支,序列同源性达98.7%~100%,最终确定Et-1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迟钝华氏 分离鉴定 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