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曾祥英 丁洪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30-32,共3页
对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采取液体复苏,维护各脏器功能治疗,其中4例行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病人死亡。提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前、术后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迟发性腹腔室隔综... 对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采取液体复苏,维护各脏器功能治疗,其中4例行腹腔腹膜后减压手术病人治愈出院,2例保守治疗病人死亡。提示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加强术前、术后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 腹腔腹膜后减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监护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欣然 韩斌如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8期76-78,共3页
为提高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病人抢救成功率 ,从腹腔内压力 (IAP)测定的临床意义、测定方法及测定中对循环、呼吸、肾功能、神经系统、凝血功能监护、心理支持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严密动态监测。
关键词 腹腔综合征 腹腔 压力 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76-3078,共3页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壁、盆腔、膈和后腹膜受到持续高压,引起腹腔内脏和相关的腹外系统及器官的功能损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compartment syndrome SAP)是导致腹内压增高,引发ACS的主...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壁、盆腔、膈和后腹膜受到持续高压,引起腹腔内脏和相关的腹外系统及器官的功能损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compartment syndrome SAP)是导致腹内压增高,引发ACS的主要病因之一,SAP并发ACS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并发症,其病情复杂,病死率很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SAP并发ACS的报道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综合征 重症急性胰腺炎 特殊并发症 诊治 腹内压增高 ACS 功能损害 腹腔内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斌如 冯新玮 王欣然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7期1699-1701,共3页
介绍了腹腔室隔综合征(ACS)发生的高危因素,ACS的监护应重点加强腹内压及胃肠黏膜pH值测定,严密监测循环系统、肺功能以及肾功能,预防肺栓塞、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腹腔综合征 高危因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建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04-905,92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不同类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不同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I型腹腔室隔综合征(胃肠型)以胃肠... 目的:初步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不同类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不同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I型腹腔室隔综合征(胃肠型)以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大量气液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呼吸功能;1I型(腹膜后型)以腹膜后大量渗出或组织坏死为特征,其中早期型以组织坏死为主,迟发型以液体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心、肾功能。临床和CT动态观察可以明确ACS类型和严重程度。I型ACS治疗以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胃肠减压、导泻为治疗原则;Ⅱ型ACS应选择适当的手术减压时机,其中早发型手术并发症多,而迟发型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明确重症胰腺炎并发ACS类型,针对不同类型ACS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诊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综合征 腹腔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