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别抗杨叶枯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晓华 张香华 +2 位作者 李金花 张绮纹 郑先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76,共4页
本项研究是以抗杨叶枯病 (Alternariaalternata (Fr.)Keissler)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Marsh .)(♀ )与感病的青杨 (P .cathayanaRehd .) (♂ )及它们的种间杂种F1代和F2 代为材料 ,经室内外人工接种表型抗性鉴定 ,认为美洲黑杨对... 本项研究是以抗杨叶枯病 (Alternariaalternata (Fr.)Keissler)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Marsh .)(♀ )与感病的青杨 (P .cathayanaRehd .) (♂ )及它们的种间杂种F1代和F2 代为材料 ,经室内外人工接种表型抗性鉴定 ,认为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Ala是由 1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为进一步识别与Ala抗性基因位点相连锁的标记 ,我们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与BSA(BulkedSegregantAnalysis)分群法结合 ,用 4 0 0个 1 0 mer随机引物 ,分析了大约 4 2 0 0条DNA片断 ,鉴别出与Ala位点紧密相连的分子标记 2个 (RPH1 2 6和RPH1 2 4 )。Ala抗病基因位于第 3连锁群 ,2个标记距Ala基因遗传距离均为 3 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叶枯病 分子标记 抗病基因 杨树 连锁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构建美洲黑杨×欧美杨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新叶 尹佟明 +5 位作者 诸葛强 黄敏仁 朱立煌 翟文学 邬荣领 王明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9-213,共5页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 本文利用RAPD标记和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欧美杨(P.euramericana)的F1 群体 ,构建了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实验过程中对1040个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共选出127个引物用于作图群体(包括双亲共92个无性系)的随机扩增 ,这127个引物产生229个多态基因座 ,其中符合“拟测交”1∶1分离的有214个。利用多点连锁分析 ,形成19个连锁群及6个三连体和14个连锁对。由19个连锁群构成的图谱含标记129个 ,总图距为1914 2cM ,覆盖杨树基因组约73 62 %。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4 84cM。本研究获得了中等密度的美洲黑杨×欧美杨的一个连锁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RAPD 美洲黑杨×欧美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和一些重要性状的定位 被引量:11
3
作者 倪西源 王学德 +2 位作者 程超华 王晓玲 张昭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农艺性状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DNA分子标记技术 棉花 质量性状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鱼类性别控制技术创制YY超雄和XY全雄乌苏里拟鲿
4
作者 蒋有渤 孙瑞东 +6 位作者 谢焱 程宜 陈见 李佩 王忠卫 熊阳 梅洁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5,共13页
研究探索了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的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生长、存活率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70dph期间,使用10、50和100 mg/kg E_(2)投喂乌苏里拟鲿的雌性率高达100%... 研究探索了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_(2))的不同处理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生长、存活率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70dph期间,使用10、50和100 mg/kg E_(2)投喂乌苏里拟鲿的雌性率高达100%,但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随E_(2)浓度升高而降低,投喂150 mg/kg E_(2)组乌苏里拟鲿全部死亡。利用10 mg/kg E_(2)投喂诱导乌苏里拟鲿100%雌性化的最佳时间为10—40dph。qRT-PCR结果显示雄性性别分化关键基因dmrt1、amh和cyp17a1在XY生理雌性的表达量显著低于XY雄性,雌性性别分化关键基因cyp19a1a、zar1和gdf9在XY生理雌性的表达量与XX雌性一致,显著高于XY雄性。此外,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在15尾雌性和15尾雄性乌苏里拟鲿中共筛选到3777645个SNP和1287509个Indel,其中有99601个性别连锁SNP和27614个性别连锁Indel。性别连锁的SNP主要集中在乌苏里拟鲿8号染色体6.84—23.82 Mb的位置。利用性别连锁的Indel开发了乌苏里拟鲿X和Y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适用于黑龙江野生群体、河南和湖北的养殖群体。使用性别分子标记在XY雄性与XY雌性繁殖的子一代中鉴定出了YY超雄鱼,使用YY超雄鱼为父本繁殖的乌苏里拟鲿雄性率为100%,1年龄个体的体重是两性养殖群体的1.54倍。综上所述,在10—40dph期间使用10 mg/kg E_(2)诱导乌苏里拟鲿雌性化的效果最佳,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性别连锁分子标记能有效鉴定乌苏里拟鲿的遗传性别获得YY超雄鱼。研究创制的XY全雄乌苏里拟鲿与两性群体相比,具有规格整齐和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连锁分子标记 17Β-雌二醇 性逆转 乌苏里拟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黄萎病基因的QTL定位 被引量:68
5
作者 高玉千 聂以春 张献龙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3-78,共6页
以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邯郸208"与高抗黄萎病海岛棉品种"Pima90"的136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个包括17个连锁群、标记间平均间距18.61cM、全长1842.8cM的陆海种间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该图约覆盖棉花基因组... 以高感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邯郸208"与高抗黄萎病海岛棉品种"Pima90"的136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个包括17个连锁群、标记间平均间距18.61cM、全长1842.8cM的陆海种间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该图约覆盖棉花基因组的36.8%。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复合区间作图检测到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3个QTL,分别位于第四连锁群和第七连锁群上,分别解释表型变异方差的15.39%、54.11%和57.18%。初步认为海岛棉"Pima90"对陆地棉"邯郸208"的黄萎病抗性由两个主效QTL和一个微效QTL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6
作者 田海燕 杨相昆 孙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3,共6页
利用SSR标记对(石K5×新陆早24号)F2群体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利用(石K5×新陆早24号)F2:3家系进行了纤维相关性状QTL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F2:3家系的纤维相关性状呈现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衣分、麦克隆值存在超亲... 利用SSR标记对(石K5×新陆早24号)F2群体进行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利用(石K5×新陆早24号)F2:3家系进行了纤维相关性状QTL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①F2:3家系的纤维相关性状呈现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衣分、麦克隆值存在超亲分离。衣分与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存在负相关,与麦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伸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②在两亲本间筛选了2 100对棉花SSR引物,共选出多态性明显且重复性好的50对SSR引物。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石K5×新陆早24号)F2群体,对50个标记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初步构建了一个包括12个连锁群,34个标记,标记间平均间距18.11 cm,全长615.9 cm的陆地棉和陆地棉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该图约覆盖棉花基因组的12.32%。③复合区间作图,检测到1个衣分QTL,解释衣分变异的76.93%;1个断裂比强度QTL,能解释断裂比强度变异的30.82%;1个麦克隆值QTL,能解释麦克隆值变异的1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加工型番茄抗叶霉病基因的QTL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辉玲 梁志强 +2 位作者 田丽萍 曾沂辉 薛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1,15,共4页
为挖掘与加工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加工型番茄品种TD33与TD4606组合产生的220个F2代单株为作图群体,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了一个包括6个连锁群、47个位点、标记平均间距6.972cM、全长327.668c... 为挖掘与加工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加工型番茄品种TD33与TD4606组合产生的220个F2代单株为作图群体,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了一个包括6个连锁群、47个位点、标记平均间距6.972cM、全长327.668cM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与叶霉病抗性相关的3个QTL,均位于第1连锁群上,分别解释表型变异为19.69%、19.10%和19.70%。加工番茄TD33对TD4606的叶霉病抗性由3个微效QTL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叶霉病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 QTL定位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