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的虚拟现实晕动症检测研究
1
作者 化成城 周占峰 +1 位作者 柴立宁 刘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检...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检测VRMS的有效指标。使用频域溯源、相位滞后指数(PLI)计算和图论量化脑功能网络的方法,提取20位受试者的VRMS脑电特征。PLI结果表明VRMS发生时受试者theta、alpha频段连通性强度较正常状态有显著差异(P<0.05);图论量化的结果表明VRMS发生时受试者在theta频段节点效率和传递性显著增大(P<0.01),在alpha频段聚类系数和节点效率显著增大(P<0.01)。本研究将所有受试者两种状态采集的每组数据均分为10段,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在样本数为400的数据集上验证上述特征的有效性,平均AUC为0.97,平均准确率为94.40%。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有望成为检测VRMS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晕动症 脑电信号 溯源分析 功能连通性分析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与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倪永军 吕高峰 +1 位作者 黄世敏 符圣聪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3-167,共5页
基于国产GIS软件SuperMap的Objects组件自主开发的"城市地震灾害预测信息系统"平台,考虑道路路基路面的基本烈度、路基土、场地类别、地基失效程度、路基类型、路基高度、设防烈度等7个因素;考虑桥梁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 基于国产GIS软件SuperMap的Objects组件自主开发的"城市地震灾害预测信息系统"平台,考虑道路路基路面的基本烈度、路基土、场地类别、地基失效程度、路基类型、路基高度、设防烈度等7个因素;考虑桥梁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地基失效程度、上部结构形式、墩台高度、墩台类型与材料、跨长与跨数等9个因素,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分析的通用程序,可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全部或任意局部进行震害预测分析;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并引入图论中的Warshall算法,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了震后连通可靠性分析,给出了网络的连通概率矩阵。以淮安市的道路交通系统为例,在GIS平台上实现上述过程的计算与演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震害预测 连通性分析 道路 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的数字化表征与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牛永斌 徐资璐 +3 位作者 刘圣鑫 钟建华 赵佳如 王培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5-798,共1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发育大规模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在岩心观测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观测和柱塞样品的X射线显微镜扫描与分析,实现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 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发育大规模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在岩心观测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的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观测和柱塞样品的X射线显微镜扫描与分析,实现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数字化表征与连通性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生物扰动区潜穴充填物和围岩基质的岩石组构差异大,使这类储集层呈现极强的非均质性。(2)生物潜穴充填物主要由白云石晶体组成,白云石晶体以自形、半自形晶体为主;白云石晶间孔隙发育,孔隙体积集中于10~100μm^3,喉道半径一般小于10μm,喉道长度一般小于40μm,白云石晶间孔为这类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围岩基质孔隙不发育。(3)生物潜穴充填物孔隙度介于7%~10%,孤立孔隙虽然数量多,但连通孔隙体积占比大,且连通孔隙拓扑结构复杂,孔隙连通性很好;通过表征单元体的尺度粗化升级分析发现,这类储集层的孔隙局部连通较好,而整体连通性相对较差。该研究真实、直观、准确刻画了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可为后续这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渗流模拟研究提供所需的特征参数;未来将这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数字化表征和渗流模拟结果与宏观分布规律相结合并应用到实际储集层评价中,可为这类储集层的油气资源量估算、开发方案优选、产能预测和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孔隙结构 定量表征 连通性分析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种子点与连通性分析的快速水体边界提取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万显荣 舒宁 郑建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0年第4期44-49,共6页
水体是遥感影像中重要的专题信息之一 ,水体边界的提取又是水体信息提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种子点与连通性分析的半自动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关键词 水全边界撮 种子点 连通性分析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所一次主接线电气连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2
5
作者 储俊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48,共4页
随着变电所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对一次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自动统计 ,直观地在一次模拟图上反映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都被作为需求提了出来 ,解决此类应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变电所一次主接线进行实时的电气连通性分析。正是基于这一需... 随着变电所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对一次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自动统计 ,直观地在一次模拟图上反映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都被作为需求提了出来 ,解决此类应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变电所一次主接线进行实时的电气连通性分析。正是基于这一需求 ,在网络图论的基础上 ,运用布尔矩阵理论提出了变电所一次主接线电气连通性分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的所有布尔矩阵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快速列写与运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 一次主接线 电气连通性分析 数学模型 电气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碳酸盐岩输导体系三维地震属性多尺度表征及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伟 符力耘 +1 位作者 刘军 蔡忠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000 m超深层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储层,其复杂的溶洞-裂缝系统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文分尺度精细刻画断控岩溶输导体系三维内部结构.首先采用断裂增强滤波技术,提高超深层地震数据信噪比.其...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7000 m超深层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储层,其复杂的溶洞-裂缝系统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本文分尺度精细刻画断控岩溶输导体系三维内部结构.首先采用断裂增强滤波技术,提高超深层地震数据信噪比.其次,根据断控岩溶输导结构的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划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尺度结构模式.大尺度结构包括大型走滑断裂、溶洞及伴随的岩溶塌陷,具有规则的断裂强反射和“串珠状”反射的震相特征;中尺度结构主要为走滑断裂附近横向发育的次生断层及伴随的岩溶局部塌陷,具有杂乱强反射震相特征;小尺度结构为弥漫整个输导介质的背景裂缝,具有杂乱弱反射震相特征.单一的地震属性很难全面地描述断控岩溶输导介质,通过属性分析,明确了三类结构模式的敏感地震属性群,利用贝叶斯聚类融合技术,分别对三类结构模式的敏感地震属性群进行融合.最后,将三类结构模式的融合地震属性分别采样到三维输导介质网格中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建立缝洞连通体结构模型,为后续的岩性物性预测和流体识别提供三维输导体系连通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断控岩溶输导介质 地震属性 反射震相分析 贝叶斯聚类 连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向裂隙修正的岩体三维裂隙模拟及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浩 熊自明 +1 位作者 刘一鸣 卢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74-283,共10页
隧道建设过程中,掌握隧道围岩中裂隙的分布及连通性情况,对于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案等环节至关重要。从隧道建设的需求出发,建立岩体的三维裂隙模型,并对裂隙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基于现场实测裂隙各项参数服从的分布规律,采用蒙特... 隧道建设过程中,掌握隧道围岩中裂隙的分布及连通性情况,对于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案等环节至关重要。从隧道建设的需求出发,建立岩体的三维裂隙模型,并对裂隙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基于现场实测裂隙各项参数服从的分布规律,采用蒙特卡洛算法模拟产生裂隙的三维数据,使用空间薄圆盘表示裂隙,生成裂隙的三维模型。通过与竖向钻孔数据对比,对基础模型进行修正(筛选),找到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之后,运用空间几何原理,通过圆盘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裂隙的连通性,并运用C++编程实现连通性判别计算。通过建立一种从分析任意2个圆盘之间几何关系入手的连通性分析方法,实现裂隙的连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裂隙模型 连通性分析 蒙特卡洛模拟 纵向裂隙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城市行人路网连通性分析——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8
作者 郑雪姣 杨雪 +3 位作者 余建华 赵一凡 杨鸿海 唐炉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现有行人路网连通性研究主要从机动车路网角度出发,忽略了包含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布设对行人路网连通性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行人路网连通性评价模型,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区域内行人路网... 现有行人路网连通性研究主要从机动车路网角度出发,忽略了包含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公共交通站点布设对行人路网连通性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公共交通转换自由度的行人路网连通性评价模型,并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区域内行人路网连通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市中心城区行人路网连通性呈现圈层式变化格局,公共交通明显降低了路网连通性的两极分化,显著提升了三环内及沿线区域行人步行便利性;②武侯区和金牛区的行人路网连通性高于成华区、锦江区和青羊区,行人路网整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③在考虑公共交通转换因素后,不同街区行人路网连通性差异缩小,需要进一步优化边缘地区行人路网与公共交通的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源空间数据 行人路网 连通性分析 公共交通转换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际共情偏差的脑功能网络:基于fMRI研究的元分析
9
作者 孙路闻 周月 蒋重清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6-1320,共15页
群际共情偏差(Intergroup Empathy Bias)是指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共情不平等的现象。目前,关于群际共情偏差的神经机制,尤其是其背后的脑功能网络及神经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激活似然性估计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 群际共情偏差(Intergroup Empathy Bias)是指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共情不平等的现象。目前,关于群际共情偏差的神经机制,尤其是其背后的脑功能网络及神经调控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激活似然性估计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ALE)对19篇群际共情偏差文献中报告的脑区坐标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显著激活簇,分别位于左侧前脑岛(left anterior insula, l AI)和内侧前额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 PFC)。进一步借助脑连通性元分析模型(Meta-Analytic Connectivity Modeling,MACM)与Neurosynth功能解码,研究发现两组显著激活簇不仅在群际共情偏差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所在的脑功能网络还与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 CEN)存在功能重叠。该发现不仅深化了群际共情的神经科学理论基础,还为制定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神经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这些关键脑区的具体功能特征及其神经调控机制,并致力于将神经科学发现转化为实际有效的共情偏差干预方案,以促进群际和谐,减少社会偏见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际共情偏差 ALE元分析 连通性分析模型 Neurosyn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淮南市涉矿区县为例
10
作者 徐燕飞 李兵 +3 位作者 安士凯 王瑞 晋康 张世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为解决矿业城市生态斑块破碎化和景观连通性不足等问题,构建安徽省中北部区域性生态屏障,选取淮南市涉矿区县为研究区,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系统识别生态源地,通... 为解决矿业城市生态斑块破碎化和景观连通性不足等问题,构建安徽省中北部区域性生态屏障,选取淮南市涉矿区县为研究区,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与景观连通性评估方法系统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构建生态廊道网络,并采用空间优化策略提升生态网络效能。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识别生态源地30处,潜在生态廊道63条,总面积169.33km^(2),呈现中西部集聚、南北部分散的分布特征;(2)研究区生态阻力面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高阻力区集中分布于淮河沿岸采煤沉陷区及中部城镇发展核心区;(3)通过增补6处战略生态源地、新建23条补偿廊道及修复23个关键障碍节点,实现生态网络结构优化,网络闭合指数(α)、连接度指数(β)与连通率(γ)分别提升了0.143、0.289和0.093。研究结果可为淮南市涉矿区县乃至类似矿业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优化、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生态网络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连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性分析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春光 李光华 林均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5,共8页
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有两种方式,一是物理功能失效,二是供电流功能失效。对系统供电流功能失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用模糊矩阵对受地震干扰的系统进行连通性分析,之后运用灵敏度安全法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该方法是将因地震引起... 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有两种方式,一是物理功能失效,二是供电流功能失效。对系统供电流功能失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用模糊矩阵对受地震干扰的系统进行连通性分析,之后运用灵敏度安全法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该方法是将因地震引起的电力供应系统线路开断视为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扰动,从系统供电流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式出发,得到灵敏度矩阵,以系统节点注入的功率增量来计算系统运行变量增量,为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该工作可作为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分析的理论基础,为电力系统地震防灾和工程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连通性分析 供电流功能失效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成像数据的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传鹏 邸新 +2 位作者 李佳蔚 隋洁 彭凯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8-1129,共12页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神经成像技术如f MRI和PET的普及,神经成像研究报告的数量增长迅猛。文献的积累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来验证研究结论以及提出新的假设。由于神经成像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寻求认知过...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神经成像技术如f MRI和PET的普及,神经成像研究报告的数量增长迅猛。文献的积累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者可以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来验证研究结论以及提出新的假设。由于神经成像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寻求认知过程与脑区的空间位置对应关系,基于坐标的元分析方法满足了这种需求,成为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中主导的方法。其中,激活可能性估计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由于方法上的合理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成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基于坐标的元分析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ALE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的两种主要思路:寻找多个研究的一致性以及寻找脑区激活的调节变量。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新近流行的脑连通性元分析模型(MACM),即使用元分析方法进行功能连通性分析。最后,文章讨论了当前神经成像数据元分析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成像 分析 ALE 连通性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8
13
作者 赵华 王主丁 +1 位作者 谢开贵 李文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95-3302,共8页
指出了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特点,提出了复杂配电网的定义,介绍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从网络连通性分析方面对解析法中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将其分为面向负荷点、面向元件和面向开关设备的方法以及混合算... 指出了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特点,提出了复杂配电网的定义,介绍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从网络连通性分析方面对解析法中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将其分为面向负荷点、面向元件和面向开关设备的方法以及混合算法。对于面向负荷点的方法,由于针对每个负荷点需要进行一次网络拓扑分析,系统规模大时耗时较长。对于面向元件的方法,其主要方法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原理简单,但只适用于简单辐射型网络。对于面向开关设备的方法,一般的故障扩散法可用于复杂配电网络,但由于针对每一个失效事件或分块都需要进行一次网络拓扑分析,算法复杂又耗时。基于等值的混合算法改善了计算速度,但仍有原有算法的特点。最后,展望了现阶段在可靠性评估方法上需进行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网络连通性分析 网络失负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梁油田呼图壁组多层系砂岩油藏分层注水调控 被引量:5
14
作者 党思思 孙志雄 +3 位作者 裴帅 吴丛文 牟蕾 周玉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1,共7页
陆梁油田底水油藏具有油层“薄、多、散”、层间非均质性强、油井特高含水、层系注水合格率低等特点,面临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注水调整难度大等问题。针对陆梁油田多层系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现状,利用油藏地质、测井、测试等资料,基于油... 陆梁油田底水油藏具有油层“薄、多、散”、层间非均质性强、油井特高含水、层系注水合格率低等特点,面临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注水调整难度大等问题。针对陆梁油田多层系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现状,利用油藏地质、测井、测试等资料,基于油藏模拟连通网络模型(INSIM),建立注水调控新方法,实现了不同层间级差井组分层注水的快速模拟评价及注采参数优化。能够进行多层系注水油藏的纵向和平面注水状况分析,并能模拟自然劈分情况的动态变化。对陆梁油田L9油藏典型井组进行分层注水调控后,预测累计产油量增加3.2×10^(4)m^(3),累计注水量减少3.9×10^(4)m^(3),井区含水率降低6.1%,可提高层系注水合格率和增油降水效果,亦为多层系砂岩油藏分层注水调控和深层挖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梁油田 多层系油藏 注水开发 注采优化 连通性分析 INSIM方法 历史拟合 注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CbCr的人脸检测方法
15
作者 赵怀勋 徐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在对HSV和YCbCr子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HCbCr肤色模型。通过数学形态学处理和连通性分析,实现人脸检测。实验将提出的方法与其它几种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HCbCr的人脸检测方法对于光照、表情等的鲁棒性高,具有... 在对HSV和YCbCr子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HCbCr肤色模型。通过数学形态学处理和连通性分析,实现人脸检测。实验将提出的方法与其它几种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基于HCbCr的人脸检测方法对于光照、表情等的鲁棒性高,具有较高的检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HCbCr 数学形态学处理 连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模型两点连通概率函数的快速计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浩 滕奇志 +1 位作者 卿粼波 吴运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连通性分析中,两点连通概率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参数。针对该函数由于计算复杂度过于庞大而造成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基于均匀分布的随机函数的空间随机采样法,缩小待计算数据集的规模,同时进行并行优化,... 三维数字岩心模型的连通性分析中,两点连通概率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统计参数。针对该函数由于计算复杂度过于庞大而造成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基于均匀分布的随机函数的空间随机采样法,缩小待计算数据集的规模,同时进行并行优化,达到缩短计算时间的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这种采样方法在平均相对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缩短计算时间数百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分析 随机采样 两点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需求匹配的网络连通质量控制方法
17
作者 何杏宇 王怡 +3 位作者 杨桂松 贾明权 周玥 徐心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25-3131,共7页
现有多智能体系统网络研究方法缺乏对局部网络质量与区域性任务需求之间的匹配分析,这将影响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任务需求匹配的网络连通质量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智能体移动状态分析系统网络的间歇连通性;然后,结合... 现有多智能体系统网络研究方法缺乏对局部网络质量与区域性任务需求之间的匹配分析,这将影响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任务需求匹配的网络连通质量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智能体移动状态分析系统网络的间歇连通性;然后,结合任务需求以及系统的间歇网络连通性构建基于主从模式的多智能体子网集合,进而从三个方面评估子网集合的连通质量;最后,提出基于网络连通质量控制的多智能体移动优化模型,用最大的子网集合连通质量表示多智能体网络连通质量,在智能体移动距离和网络连通质量的约束下求解任务完成率最大化的多智能体移动策略,通过该策略形成多智能体网络以执行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网络连通质量,维持任务完成率并提高智能体移动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任务需求 网络连通性分析 网络连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