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与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关系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徐园园
周菘
朱虹
耿海燕
贾竑晓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市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2,共4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2069)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51100004015061)~~
-
文摘
目的应用连续闪烁抑制实验范式,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关系。方法对2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10th Revision,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意识自我面孔识别的测查,并对患者的自知力进行评估,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症状认识得分、过去症状认识得分、目前症状归因得分和过去症状归因得分与自我面孔的反应时间比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9、0.473、0.393、0.381,P均<0.05)。结论自知力越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意识状态下能更快的识别自己的面孔。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意识
连续闪烁抑制
自知力
-
Keywords
schizophrenia
unconscious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insight
-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线索类型对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陈艾睿
董波
方颖
于长宇
张明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128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025)资助
-
文摘
实验结合连续闪烁抑制范式和线索化范式,通过操纵直视面孔和斜视面孔的呈现方式,考察了动静线索类型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线索在阈上条件都能产生注视线索效应,且动态线索诱发的效应更大;无意识条件下有且仅有动态注视线索能诱发注视线索效应。这说明眼睛运动是产生阈下注视线索效应的必要条件;眼睛运动会增强阈上注视线索效应,静态注视线索效应依赖于意识。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知觉与心理理论交互模型。
-
关键词
注视线索效应
连续闪烁抑制范式
线索类型
-
Keywords
gaze-cueing effect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cue type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情绪学习促进无意识信息进入意识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秀玲
庞兆阳
姜云鹏
张明
蒋毅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医学系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5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730)
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3T60305)
-
文摘
采用突破连续闪烁抑制范式(b-CFS),考察了经过情绪学习的刺激在无意识中是否存在加工优势。实验1使用不同朝向的光栅刺激,结果发现情绪学习条件比对照条件的刺激在CFS中突破抑制时间更短。实验2考察了更复杂的朝向和颜色整合的光栅刺激,发现情绪优势效应具有特异性,仅局限于情绪学习的整合刺激。研究表明经过情绪学习后的刺激在无意识加工中存在优势。
-
关键词
情绪学习
连续闪烁抑制范式
无意识信息加工
-
Keywords
affective learning
breaking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unconscious processing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尚俊辰
刘智慧
陈文锋
傅小兰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3-70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400869
31371031
+4 种基金
61632004
61375009)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德国基金会中德合作项目(NSFC 61621136008/DFG TRR-169)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编号:L201683685)
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
-
文摘
采用连续闪烁抑制范式(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CFS),通过比较不同美感的图片的突破抑制时间,考察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实验1使用黑白噪音图片,通过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高、中、低三种美感等级的彩色西方绘画的突破抑制时间。结果发现,美感高和美感中等的西方绘画比美感低的西方绘画能更快突破噪音图片的抑制进入意识。实验2考察在彩色噪音图片的抑制下,美感是否依然影响彩色西方绘画突破抑制的时间。结果发现,美感不影响西方绘画突破抑制时间,且突破抑制时间显著长于实验1。这些结果表明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受到双眼竞争的眼间抑制过程的限制,只有在黑白噪音图抑制的情况下,美感会影响西方绘画进入意识的速度。与黑白噪音图片相比,彩色噪音图片可能对颜色信息的抑制更强,干扰了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
关键词
美感
双眼竞争
连续闪烁抑制
西方绘画
无意识加工
-
Keywords
aesthetic judgments
binocular rivalry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western paintings
unconscious processing
-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基于伪装原理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的方法
- 5
-
-
作者
赵佳旭
鲍敏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5-735,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104,31830037)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经费(Y5CX05200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本科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资助。
-
文摘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连续闪烁抑制(CFS)范式,利用透明度混合(alpha blending)原理,使目标刺激的颜色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的颜色时刻保持一致。研究随机招募了8名被试,向其优势眼呈现Mondrian图像序列,非优势眼呈现固定速率运动的多个正方形。结果表明目标为多运动点动态刺激时,该范式依然具备掩蔽作用,且当目标刺激与相应位置的掩蔽刺激的颜色完全一致时,掩蔽效果最好,证明这种新范式比传统CFS范式对动态刺激的掩蔽作用更好。相比以往修改CFS掩蔽刺激的思路,该范式为研究无意识视觉运动加工提供了新方法,且适用性更广。
-
关键词
连续闪烁抑制
无意识加工
运动
伪装
透明度混合
-
Keywords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unconscious processing
motion
camouflage
alpha blending
-
分类号
B84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