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宇飞 石志敏 +4 位作者 梁星辉 祝杰 邹锐 柳林涛 王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介绍了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的平台架构、数据库、主要功能模块、技术特点与功能特性等。该平台面向中国地震重力站网的大网运维业务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以连续重力数据处理中的潮汐信号处理、非潮汐信号处... 介绍了连续重力观测潮汐与非潮汐信号提取与处理平台的平台架构、数据库、主要功能模块、技术特点与功能特性等。该平台面向中国地震重力站网的大网运维业务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需求,以连续重力数据处理中的潮汐信号处理、非潮汐信号处理、时频变换等科学计算为核心,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中国地震重力站网海量数据的自动清理、数据质量自动评估、数据产品自动产出,产出重力潮汐因子、时频图等24种数据产品,提升了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的应用效能和地震重力站网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重力站网 连续重力观测 重力固体潮 非潮汐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式连续重力观测非线性漂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进 刘高川 +2 位作者 李辉 申重阳 姚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142,共6页
利用姑咱地震台超过3年半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降雨数据、地下水位资料和全球陆地水模型观测资料,采用多项式拟合和相关分析研究弹簧重力仪非线性漂移特征与外界因素干扰的关系。结果表明:姑咱地震台DZW型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的漂移... 利用姑咱地震台超过3年半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降雨数据、地下水位资料和全球陆地水模型观测资料,采用多项式拟合和相关分析研究弹簧重力仪非线性漂移特征与外界因素干扰的关系。结果表明:姑咱地震台DZW型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的漂移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约1 200×10-8ms-2/a),并且在人员进洞调整仪器时还会产生非线性漂移。在考虑固体潮、气压潮和极潮的影响后,利用多项式分段进行非线性漂移改正,重力残差变化量级为±(10~15)×10-8ms-2,而且3年间4次雨季都同步有明显的重力正异常变化相对应。研究不仅揭示了弹簧重力仪的非线性漂移与外界影响因素的关系,同时也为改正漂移与排除水负荷对重力的干扰提供了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力观测 弹簧重力 漂移规律 水负荷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约束条件下的连续重力观测非线性漂移改正方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喜英 韦进 +2 位作者 王恩利 马海萍 张丽琼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1-1258,1273,共9页
连续重力观测去除固体潮后所得重力残差结果,除了受仪器故障、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供电系统干扰外,弹簧重力仪的长期漂移也成为重力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故漂移改正不可忽略。本文以高台地震台近5年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数据基础,采... 连续重力观测去除固体潮后所得重力残差结果,除了受仪器故障、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供电系统干扰外,弹簧重力仪的长期漂移也成为重力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故漂移改正不可忽略。本文以高台地震台近5年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多阶多项式拟合法,并以驰豫分析结果和流动重力场结果为约束,研究弹簧重力仪的非线性漂移特征及其漂移改正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台重力仪的线性和非线性漂移特征明显,严重影响了其他微弱重力信号的提取,而驰豫分析处理结果和流动重力场成为有效地辅助约束手段,在其双重制约下进行非线性漂移改正,使所得重力非潮汐结果更为准确可靠,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力观测 漂移特性 地球物理场 气压 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钟继茂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53-56,共4页
借助Matlab平台,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和傅里叶谱,分析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和2012年第5号台风"泰利"的卓越频率等特征。结果显示:厦门台和福州台能监测到地球自由振荡信号的基频振型;漳州台... 借助Matlab平台,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和傅里叶谱,分析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和2012年第5号台风"泰利"的卓越频率等特征。结果显示:厦门台和福州台能监测到地球自由振荡信号的基频振型;漳州台和福州台监测到的台风的卓越频率约为0.25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力观测 地球自由振荡 功率谱密度估计 卓越频率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同震信号的一种分离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依欣 王勇 +1 位作者 詹金刚 郭爱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58,181,共4页
采用正则化平滑因子方法,对重力台站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讨论,尝试分离同震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并获取同震重力效应和地震波信号,且估算的同震重力效应与理论模拟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快速反演地震参数及地震预警提... 采用正则化平滑因子方法,对重力台站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讨论,尝试分离同震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并获取同震重力效应和地震波信号,且估算的同震重力效应与理论模拟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快速反演地震参数及地震预警提供更多的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力观测 同震信号分离 同震重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连续重力台站背景噪声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周莉娟 李辉 +1 位作者 杨光亮 马未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7,12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HHT算法的背景噪声分析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小波分析更好,并研究了如何将HHT方法运用到连续重力台站背景噪声分析中。
关键词 连续重力观测 HHT 时频分析 小波分析 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台超导重力仪检测的漾濞M_(S)6.4与玛多M_(S)7.4地震同震重力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房婷婷 王振宇 +5 位作者 陈晓东 杨跃文 刘泰 佘雅文 苏小宁 付广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6-1252,共7页
基于丽江台OSG超导重力仪在2021年漾濞M_(S)6.4和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连续观测数据,使用调和分析提取重力残差时间序列与同震重力变化信号,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2次地震在丽江台引起的同震重力变化。结果表明,漾濞和玛多地... 基于丽江台OSG超导重力仪在2021年漾濞M_(S)6.4和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连续观测数据,使用调和分析提取重力残差时间序列与同震重力变化信号,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2次地震在丽江台引起的同震重力变化。结果表明,漾濞和玛多地震同震重力变化观测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观测值分别约为-4.37 nm/s^(2)和28.57 nm/s^(2),对应的理论值分别为-0.19 nm/s^(2)和0.24 nm/s^(2)。探讨地下水对重力变化的影响,发现其重力效应与地震的理论同震重力变化处于同一量级。对比丽江地区同时段GPS观测的30 s采样数据与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发现2次地震前后的同震位移突变幅度远小于重力变化幅度,表明超导重力仪受到地震脉冲信号的影响,导致其重力变化观测值在2个地震发生期间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 连续重力观测 地震位错理论 重力变化 漾濞M_(S)6.4地震 玛多M_(S)7.4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