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速度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唐震 黄茂松 袁聚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3-839,共7页
传统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上限法的变形机构在用于饱和黏土基坑时,往往不符合基坑的真实变形。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构造了饱和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的变形机构和运动许可速度场,变形机构内部的土体作为连... 传统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上限法的变形机构在用于饱和黏土基坑时,往往不符合基坑的真实变形。根据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构造了饱和黏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上限分析的变形机构和运动许可速度场,变形机构内部的土体作为连续变形体,且在边界处没有明显的破坏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上限法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变形机构更符合实际的基坑变形,而且可以考虑支护结构入土深度对基坑隆起变形的影响。结合算例与工程实例,并与基于Terzaghi机构和Prandtl机构的上限法、多块体上限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抗隆起 上限法 变形机构 连续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速度场解析平面变形正反向挤压
2
作者 张晓明 姜正义 +2 位作者 王国栋 张强 赵晓林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48-352,共5页
对平面变形的正反向挤压问题建立运动许可的连续速度场并获得上界解析解。该解与以三角形速度场得到的上界解和 Avitzur 以柱坐标系连续速度场得到的上界解进行比较表明,本文解法有时可得到更低的上界值,且可得到通解。
关键词 正反向挤压 连续速度场 平面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速度场解析圆管辊拔减径
3
作者 刘相华 王国栋 +1 位作者 张强 姜正义 《金属成形工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29,共3页
此文利用连续速度场解析了圆管辊拔减径问题的拔制力,并获得上界解析解.该解与圆管辊拔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因而,该解析解可在工程上计算圆管辊拔拔制力时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辊拔 连续速度场 上界解 无缝钢管 圆管 减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小锥孔开式冷挤压成形极限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双杰 毛浩恩 +1 位作者 韩鹏彪 李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7-49,54,共4页
通过分析深小锥孔开式冷挤压成形特点 ,描述了其成形极限 ,建立了变形区非稳态连续速度场 ;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成形极限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各主要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 ,得到了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的理论成形范围 ,通过与实验结... 通过分析深小锥孔开式冷挤压成形特点 ,描述了其成形极限 ,建立了变形区非稳态连续速度场 ;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成形极限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各主要参数对成形极限的影响 ,得到了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的理论成形范围 ,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 ,误差小于 8% ,满足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小锥孔 开式冷挤压 非稳态连续速度场 成形极限 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带轧制的上界理论解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德文 李贵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文中推导了与Avitzur不同的运动许可速度场与应变速率场,经变上限积分与参变量积分未经数学简化获得轧制功率的上界理论解.该解与Avitzur按圆柱坐标系的解析结果作了比较.
关键词 板材 带材 轧制 连续速度场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冷挤压成形深小锥孔件时极限变形程度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张双杰 毛浩恩 +3 位作者 刘玉忠 曾富铭 李军 赵军 《金属成形工艺》 2004年第2期61-63,共3页
 给出了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时极限变形程度的定义,建立了变形区非稳态连续速度场;利用上限原理得到了极限变形程度的理论判据。分析了各主要参数对极限变形程度的影响规律,对指导制定深小锥孔件开式冷挤压成形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小锥孔 开式冷挤压 非稳态连续速度场 极限变形程度 上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游动芯头拉拔的上限法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祥生 彭大暑 江勇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在管材拉拔力的上限分析中,运用Avitzur连续速度场模式求解,确定了游动芯头拉拔时的速度场和拉拔力,并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模角和芯头锥角值,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接近,这为游动芯头拉拔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管材 上限法 游动芯片 连续速度场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多模变薄拉深的上限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熊志卿 朱传祥 傅鹤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7-21,共5页
给出一种以非线性流线(除边界流线)描述的轴对称变薄拉深初始流动模型,通过总功率的极小化确定最佳动许可速度场。建立多模变薄拉深任一凹模出口拉应力的一般上限解。提出摩擦因子的试验测试方法并给出其计算公式。凹模出口拉应力和... 给出一种以非线性流线(除边界流线)描述的轴对称变薄拉深初始流动模型,通过总功率的极小化确定最佳动许可速度场。建立多模变薄拉深任一凹模出口拉应力的一般上限解。提出摩擦因子的试验测试方法并给出其计算公式。凹模出口拉应力和变薄拉深力的理论解与试验结果良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薄拉深 上限分析 连续速度场 摩擦 拉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变成形A356铝合金成形力的上界解
9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0-143,共4页
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项高效的成形新技术 ,关于其成形力的理论计算还少有报道。本文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 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项高效的成形新技术 ,关于其成形力的理论计算还少有报道。本文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一个圆环刚性区等三个区 ,计算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力为 82 2 .98kN。与实测结果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上界理论解法 连续函数速度 触变成形力 金属半固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触变力的上限解
10
作者 王平 路贵民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5-458,共4页
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一个圆环刚性区等三个区 ,计算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力为 82 2 98kN ,与实... 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一个圆环刚性区等三个区 ,计算结果表明 ,触变成形力为 82 2 98kN ,与实测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拟合良好 ;变形力与变形区的尺寸有很大关系 ,当侧壁及下部圆盘愈厚时 ,变形力愈小 ;反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触变力 上限解 金属半固态成形 液相线半连续铸造 A356铝合金 上界理论解法 连续函数速度 触变成形力 半固态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A356铝合金触变力的上限解法一
11
作者 王平 崔建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项高效的成形新技术 ,关于成形力的理论计算目前少有报道。本文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 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是一项高效的成形新技术 ,关于成形力的理论计算目前少有报道。本文采用上界理论解法 ,求解半固态A35 6铝合金触变成形力。假定变形体为质点连续分布的刚 塑性材料 ,设定连续函数速度场 ,将变形区分为圆盘和圆环两个塑性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铝合金 触变力 半固态加工技术 上界理论解法 连续函数速度 触变成形力 解变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